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老北京的「玄學」,你知道幾個又見過幾個?

關於老北京的「玄學」,你知道幾個又見過幾個?

古時候,中國人迷信,講究風水,所以在建宅子、建墓時都有鎮邪的物品,叫鎮物。北京也有五大鎮物,雖然說是迷信之物但他們見證了北京的起起落落,記錄著這座古城的坎坷經歷,很有價值。

北京城的五個鎮物,涵蓋金木水火土五行說法。大鐘寺鈡王鎮金,廣渠門外皇材鎮木,昆明湖銅牛鎮水,永定門外煙墩鎮火,景山鎮土。

大鐘寺鈡王

大鐘寺鈡王,大鐘寺原名覺生寺,建於清雍正11年,也就是1733年。199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珍藏永樂大鐘,是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下令鑄造的,距今已有將近600年的歷史。輕擊大鐘時,方圓百餘里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鐘聲,餘音可持續3分鐘之久。

再過一個月就春節了,除夕夜,辭舊迎新之時,都會敲響大鐘寺鈡王,那悠揚鐘聲讓人蕩氣迴腸,老北京氣息一下濃厚起來。

廣渠門皇材

廣渠門是北京外城東側的一處城門曾稱大通橋門又叫沙窩門,1953年為道路暢通拆除了城樓和瓮城,皇木是廣渠門外皇木廠,有一大金絲楠木,後在附近建光華木材廠。

記得上初中時,我大爺家住在廣渠門附近大雜院里,而我經常去他家串門兒,和堂兄經常一起去附近的龍潭湖滑冰。那時聽當地老人說起皇木廠,都說,那裡的木材齁貴,也很粗大,一看就是好材料。如今早就看不到了。

昆明湖銅牛

昆明湖銅牛,建於1755年,這時是乾隆20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於此是為了永鎮悠水,給園林以及附近百姓帶來祥瑞。銅牛製造精美形象逼真。相傳,大禹治水,每治好一處水患就製造一銅牛沉入水底,因為牛識水性,可預防水患。所以後人都用銅牛鎮水患。

還記得我在小學時,母親和舅舅帶我去頤和園玩,沿著昆明湖走。那天是周日,遊人如織,我想去划船,但是媽媽不同意,於是我耍脾氣,鬥氣,自己單獨走到前邊,越走越快,回頭一看,媽媽和舅舅看不見了,我急了往回跑也不鬥氣了,可找不到家人,我急得團團轉,眼淚下來了。無助之際一個解放軍見我孤單一人可憐巴巴,問我是不是找不到家長了,我點點頭。

解放軍抬頭看看人群不知咋辦好,突然他看到銅牛,眼睛一亮,抱起我把我放到牛背上,讓我站著,這下我看的遠了,可還是看不見媽媽,我伸長脖子使勁看,20分鐘大約,我看見舅舅急急忙忙往這邊跑,我扯著我嗓子喊「舅舅我在牛背上呢。」我終於和媽媽團圓了。

現在銅牛已經被保護起來,周圍用鐵柵欄圍起來,遊人無法接近銅牛了,只能遠看銅牛。也不可能在有人站牛背上了。

永定門燕墩

永定門燕墩很有名,《日下舊聞考》說,燕墩在永定門外半里許,官道西,它始建於元代,本是個土台,是當時烽火台,叫煙墩,後來改叫燕墩。明代嘉靖年間,改為磚砌高台。清代乾隆年間,又在高台上建碑,碑體兩面有乾隆御筆。

1954年,拆除永定門,拆除的城磚用來修建倉庫。2004年,復建永定門。4000塊嘉靖年間的老城磚又背運回來,重新砌入永定門城台,於是新舊永定門血脈相連,而燕墩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有傳說,乾隆為何重視燕墩,是因為他預感大清的危機來自南方,果然太平天國運動從廣西點燃迅速燒遍南中國,差點推翻大清統治。不少清末貴族於是很是推崇燕墩,當然這是傳說,沒有史實考證。

可如今,燕墩完整的聳立在中軸線南端。

景山鎮土

景山,很有名,我們許多人都去過。景山同北海等處均為永定河故道。現在的景山所處的河道地勢較高,在永定河改道後逐漸成為土丘。金朝章宗皇帝曾在此大興土木,稱北苑。元代時稱此處為鎮山。

明崇禎17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而死,景山於是很出了一次風頭,至今都有不少遊客來景山尋找崇禎弔死的那顆大樹,可惜此樹已非彼樹。

記得上小學時,每年的春遊和秋遊都會選北海和景山,因為兩處距離比較近。那時小夥伴們總是唱著盪起雙漿,從山下一路跑到山頂,可現在走到山頂都累得呼哧帶喘。

如今,皇材是你看不見了,但是鈡王和銅牛我可是見了好多次了,景山也不知爬了多少回了只有燕墩還沒拜訪過,今後必須觀賞一下,這樣才能自詡為老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北京 的精彩文章:

在菜市口行刑,古代人都是怎麼想的?

TAG:掌上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