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焦慮情緒從何而來?3點好習慣緩解焦慮

焦慮情緒從何而來?3點好習慣緩解焦慮

很多人都會有過焦慮的情緒,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發現自身處於一種焦慮狀態,也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焦慮。長期焦慮還有可能引發焦慮症。

焦慮症,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癥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產生焦慮情緒的5大原因

1、久坐不動

研究表明,缺乏運動會給人的生理和心理帶來挫敗感,鍛煉能很好地剋制焦慮情緒。移動身體能讓大腦釋放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低強度的鍛煉能降低人體內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含量。體育鍛煉還能提高認知功能。

2、壓抑感情

刻意迴避煩惱反而會讓人焦慮不安,壓制情緒會讓壓力內生化,從而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斯坦福大學精神病和行為科學系副主任大衛·施皮格爾說:「迴避並不是最佳策略,越是迴避,事情就會變得越糟糕。對造成壓力的事件採用積極的方法應對,就能增強對它的掌控能力。」

3、購物成癮

據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顯示,傾向於物質至上的參與者出現創傷後應激癥狀的可能性較高,他們強制性或衝動性購物行為的幾率會增加。研究人員還發現,物質至上主義者會增強壓力的不良效應。

4、照鏡子時間太長

其實,照一會兒鏡子,有利於發現自身優點、增添自信,但隨著照鏡子時間的延長,人們的自我滿意度反而下降。因此此事你更容易發現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滋生焦慮、抑鬱等情緒,進而影響自信心和判斷力。有研究表明,當對著鏡子反覆端詳超過10分鐘後,人們的焦慮感和煩躁感非常明顯。

5、沉迷網路

由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到2015年,普通人平均每天會花16個小時來接觸數字媒體。這種行為會導致用戶產生孤獨感、工作倦怠感和技術上癮。最好定期遠離數字媒體。

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1、多交朋友

擴大交際,不僅有利於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更有利於保持心理健康。在與朋友的交流中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走出封閉的自我小圈子,讓心靈汲取更多的營養。

2、培養業餘愛好

很多人的生活往往很單調,心理也因此而變的壓抑,主要是因為缺乏好的業餘愛好。因此,不妨讓自己多多接觸琴棋書畫、花鳥魚蟲、音樂舞蹈、旅遊垂釣等,在興趣盎然的境界里消除疲勞、緩解緊張。

3、運動健身

缺乏鍛煉是危害現代人健康的禍根,是一切身心疾病主要病因。適當的運動健身對於維持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運動健身不僅能夠強健體魄、增強機體功能,還可以放鬆身心,緩解心理緊張狀態。

無須獨自承受,讓我為你

迎關注哈爾濱嵩山醫院精神科官方微信,我們免費為您提供失眠、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等疾病的預防方法,醫療常識和新聞資訊!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爾濱嵩山醫院精神科 的精彩文章:

科普 植物神經紊亂

TAG:哈爾濱嵩山醫院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