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旅行,有什麼古玩瓷器一定要看?

日本旅行,有什麼古玩瓷器一定要看?

日本人的審美趣味趨向深沉典雅,樸素大方,不喜歡那種炫人眼目和過分修飾的濃艷,對文物古玩的審美,鑒賞也多以此為標準。比如,茶道所使用的瓷器,竹器,漆器,陶器等從材質到造型,色澤,無一不是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精神的體現。盡在不言中,日本的古玩籠罩上了一層夢幻色彩,今天,就讓仙貝君帶大家去探訪幾個最能代表日本傳統和具有收藏價值的古玩吧。

薩摩燒瓷器

日本與中國沿海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交往頻繁,日本文化也自然深受大唐時期的文化影響。在瓷器燒造方面更是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薩摩燒磁器,也稱薩摩系瓷器。源於16世紀末,薩摩系瓷器有官窯、民窯和御用窯,分布在日本九州島南部,古代屬於薩摩國和大隅國。16世紀末,薩摩藩主率軍參加戰役,從朝鮮掠奪了大量陶工和陶瓷器,朝鮮陶工金海制瓷技藝高超,後被命令建窯燒瓷,成為薩摩御庭燒的開端。日本鹿兒島縣在鼎盛時擁有幾千個燒窯,是一個陶藝王國,經過世代發展改良,發展成有濃厚日本民族色彩的瓷器。

薩摩燒五彩描觀音像,瓷像雍容華貴,色彩富麗,形態大氣,很有大唐的艷麗風範。

薩摩燒布袋和尚

薩摩燒金蘭手開光人物紋瓶

薩摩燒醬地繪花蝶雙耳小瓶

越前漆器

在日本一個叫越前地方,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在漆樹劃痕採集漆液的「刮漆」工匠,傳說在修建日本東照宮時,德川幕府命令採集漆液,越前的漆收到高度的稱讚。

越前漆是一種日本國寶級的工藝,首先要在漆樹上砍開口子以採集樹液,從1棵漆樹上一天只能採得少量的漆,正因如此漆就成了昂貴的商品。剛自漆樹上採集的樹液稱為「原液」。「原液」經過提純就變成生漆,再經過風乾和精心提煉後才成為越前漆。當漆與空氣接觸後色質會更好,硬度也會增加。使用的漆器要先沉睡1年後才能拿出來,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沉睡,漆的性質就會變得柔和而有光澤,從而熠熠生輝。

漆器的質地也是選材多樣,除了常用的木,竹之外,布,麻,皮,金屬等都可以作為素材加工,作為日本市面最高級的漆器之一,越前漆器即使有損毀依然可以進行修補再生,泛出的優雅光芒散發出獨特美麗。

越前漆器的傳統技師會用傳統的沉金技法將名字和日期一個一個雕刻在漆器底,用金粉和漆塗抹上,無聲書寫著越前漆器的傳奇。

日本老鐵壺

老鐵壺起源於日本江戶中期,而在明治時期則更加廣為流傳。日本鐵壺一般使用的材質是生鐵,但大多數鐵壺的壺蓋是銅質所制。因為鐵蓋經蒸氣熏蒸容易生鏽,所以才用銅來製造壺的蓋子。在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7種金屬熔鑄車制而成的壺蓋,俗稱七寶銅蓋。

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採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後,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製作,所以製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

鐵壺的產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條釜座、山形鑄物、長濱的晴壽堂、京都的龍文堂與南部鐵器,其中龍文堂乃以它的銅蓋而聞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買銅蓋。

用老鐵壺煮出的水口感很軟、甘甜,用來泡茶,更是如虎添翼,而在煮茶過程中,鐵壺吸收水分中的氯離子,並釋放出二價鐵,長期飲用,可以預防貧血,補充鐵質。這也是日本地區,男女長壽的原因之一了。

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詣,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欣賞,亦或是古董收藏。鐵壺的價值因其製作者的名氣、技藝而大有不同。現在,日本老鐵壺的藏量已經越來越少,導致其價格一路飆升。

日本最高級的安之介鐵壺,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人文底蘊,簡約細膩,平時樸拙,素凈大氣,巧若天成。高級名品鐵壺一般會採用類似於中國古代青銅鑄造的純手工脫蠟法,一模一壺,絕無雷同,是鐵壺中之珍品。

九穀燒瓷器

九穀燒瓷器可以追述到1655年的江戶時代,一個藩主已在九穀村金山發現磁土礦為契機。引進技術開始在九穀建窯,生產瓷器,從此,九穀窯誕生。

九穀燒瓷器由於造型氣勢恢宏,彩繪紋樣富麗,被譽為日本彩繪瓷器的代表。

九穀燒瓷器藝術風格高雅,技藝獨特,它非常善於採用金,銀等華貴的裝飾材料進行裝飾或繪畫。裝飾技法多樣,現代九穀燒瓷器中,色彩種類的採用上也更加大膽,色彩擴展到紅,黃,綠,紫,金等。

九穀燒色繪華王瑞鳥文瓶

九穀燒人物通景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仙貝旅行 的精彩文章:

別嫌貴!這些才是日本的實力貨啊!日本也是貴的才好!

TAG:仙貝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