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洛陽老城》之一 一一老城人家

《洛陽老城》之一 一一老城人家

大凡被稱為老城的地方,都會承載一段久遠的歲月,沉澱著歷史的滄桑。

比如洛陽老城,就像一位重情念舊的故人,依依收藏著遙遠的過去,以古舊、破敗、廢墟、甚至蕩然無存、抑或修葺、重建、方言、傳說、故事等方式,留住了那些已然走遠的歲月,留住了這片土地特有的古韻、內涵和靈魂。

老城人家

老城,是古都洛陽的一處舊宅,雖是舊宅,卻不曾廢棄,縱橫交錯的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衚衕里,明清風格的古舊破敗中,或擠擠挨挨或零零散散,滿是老洛陽的煙火人家。

順著鋪地的青石路,我們來到老城的十字大街,兩邊老宅大門挑著的喜慶燈籠和紅底黃字杏黃邊的幌子,渲染成冬日的一抹暖色。

進了幾家老宅,牆壁大多風化,有的已經開裂,鏤空雕花的門窗漆色已舊,斑駁處露出木紋,房樑上落滿灰塵和煙火色,房頂上瓦松瑟瑟,坍塌廢棄的破房蛛網遍布,幽深的院落偶爾傳來恍如隔世的犬吠聲。

老宅里多有槐樹、枸樹、皂角樹、花椒樹等,年深歲久,這些年輪里記載著世間風雲的老樹彷彿修禪悟道的高僧深邃地靜默著。也有一些枯草樣的藤蔓,在黑瓦灰牆的院落間攀爬附著,卷枯萎縮的葉子間,水落石出地裸露弔掛著橙紅色的瓜蔞。

街道紛亂的電線,門口停放的摩托,院落晾曬的衣服,屋內播放的電視,遠處林立的高樓,不合時宜蠶食進來的現代文明,給人一種古今交錯,文白夾雜的彆扭和憂慮。而老宅的主人,見慣了尋古訪幽的遊客,對我們的來訪不喜不慍,不迎不送,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一邊從容回答我們的詢問,一邊忙著手裡的活計。

老城的民居中夾雜著許多保留至今的明清或民國時的深宅大院,如莊家大院、馬家大院等,規模最大的要數鼎新街那座九間寬的武家大院了,那是國民黨15軍中將軍長武庭麟的住宅。

這個武庭麟,是個性格多重頗具爭議的人物,殘忍暴虐殺人成性卻又附庸風雅,曾參加過北伐、忻口會戰等多次戰役。1944年,日軍以5萬兵力進攻國民政府行都洛陽,他率1.8萬人孤軍奮戰,堅守21天,以僅餘2千人的代價,打死打傷日軍2萬人。1947年11月,他被陳謝兵團俘虜,四年後,當這位戎馬倥傯的暴戾將軍被處決時,是否有「恨不沙場死,留作今日羞」之憾?

如今,武家大院里住有外姓人,讓人陡生「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蒼涼。他們流傳至今的故事傳說,成為老城人茶餘飯後「白頭宮女在,猶坐說玄宗」的談資。

也有幾家沒人居住的空宅,乾枯如柴的樹枝上疏落掛著一些無人採摘、因失去水分而乾癟灰暗的石榴,瓦楞牆角的荒草搖曳著「庭草無人隨意黃,落葉滿地不開門」的破敗與傷感。老式大門上,一把銹跡斑斑的鐵鎖,鎖著滿院的落葉和經年的寂寞。

心上忽然爬滿了思緒的藤蔓。現今住在這老街小巷的土著居民,他們的先祖是誰?又來自哪裡?是否還有當初商朝的遺民?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又有多少人和鮮卑族通婚?永嘉之亂、五胡亂華等戰亂頻仍中,又有多少人流離南遷?明朝前期,又有多少人從山西洪洞縣遷來?

漢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故鄉觀念,但許多事卻像石碑上漫漶不清的字跡一樣,難以辨認和釐清了。

一茬一茬的人故去了,一批一批的人遷徙了,而河洛文化卻在這片土地和這些人身上生生不息地傳承著。至今,嶺南、沿海、以及海外那些自稱「河洛郎」的客家人,他們世代沿襲的古老的中原習俗里,包含著內心深處一種濃濃的思鄉情結。

許多地方,那些包含著豐富歷史人文信息的珍貴遺存,往往在陵谷變遷中消亡殆盡,而方圓五平方公里的洛陽老城,居然能在烽火連天的亂世倖存得古色古香,能在盛世的誘惑中心如止水荊釵布衣保持著舊時風貌,真是難得和幸運。

一城巷陌一城人,一城往事如煙雲。這些留存著老洛陽記憶的街巷、人家、寺廟、古木、小吃、方言、民俗、傳說等,讓你感慨,千年帝都的一些悠悠過往,就悄然藏在老城滄桑古樸的幽深小巷裡,藏在老城人平淡庸常的塵世煙火中。

作者簡介

逯玉克:三代所都,吾之故土,出身寒門,免貴姓逯。學業不成,落魄江湖,吟風弄月,誤入歧途。忝列作協,主席曰副;謬稱作家,實為三無。諍友四五,洛都翹楚, 俱懷絕藝,魏晉風骨。 獨吾不才,喜鬥地主,天馬行空,不按套路。 煮字療飢,身無半畝,浪得浮名,為文所誤。文章千古,寸心甘苦, 倘有來世,猶為文乎?

朗讀者簡介

常鵬濤,宜陽實驗小學教師。

投稿注意事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秀師苑風 的精彩文章:

「靈秀杯」參賽作品 如果失去安全感,我拿什麼包容你

TAG:靈秀師苑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