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春秋戰國曆時500餘年,局勢跌宕變幻,風雲人物層出。隨著長期的爭霸與兼并戰爭,社會發生大變革,社會秩序重組,為秦朝建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奠定了基礎。


春秋時期,西周建立的等級森嚴的分邦建國制日漸遭受破壞,周王室權威地位不斷受到諸侯挑戰,戰國時各國公室又受到卿大夫的挑戰,出現了「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事件,由「政在諸侯」演變為「政在家門」,各諸侯、卿大夫僭用禮樂的現象十分普遍,這就是孔子感嘆的「禮崩樂壞」時局。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盟書 春秋

1980年河南溫縣西張計村出土


據《春秋》記載,在242年內朝聘盟會多達450次,此盟書反映了春秋時期諸侯國與卿大夫之間鬥爭的事實,是當時禮崩樂壞的真實體現。


盟書上面的書寫文字,屬於春秋晉國官方文字,也是中國現今考古發現最早的毛筆字。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鄭國公的九鼎八簋 春秋

鼎高約半米,重達13公斤,屬於王室用器。


鄭國是周王近親,因鄭武公護衛周天子遷都有功,開始協理朝政。鄭莊公時成為當時最為強盛的諸侯國,開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先例。


隨著周王勢微,「春秋五霸」開始代天子征討、主持會盟。隨著戰爭由爭霸轉變為兼并,武器裝備不斷更新,兵種、戰術也發生變化,到了戰國中期,僅剩下秦、楚、韓、趙、魏、齊、燕七個大國,被稱為「戰國七雄」,這也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宋公銅簠 宋景公

長33.85cm 寬25.67cm 高11.1cm

1978年河南固始縣侯古堆一號墓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宋國,為西周初期周公封商紂王兄微子啟於商朝舊都商丘建立。春秋時期,宋襄公幫助齊公子復國,代齊作為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戰後,宋國國力受創。戰國時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聯手滅掉宋國。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曾侯之用殳銅殳 戰國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是一種打擊長兵器,殳頭作三棱矛狀,刃部鑄篆字銘文,字體細若針刺;刃下部接一個八棱形的筩,筩的頂部平,外飾浮雕的龍紋,內中空,用以裝柄。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楚高罍 戰國

通高35.6cm

泰安東更道村出土

山東博物館藏


楚國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周成王時期,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楚莊王時,任用賢臣問鼎中原,稱霸一時。


戰國時,吳起在楚國變法,初露稱雄之勢,楚威王時期國力進入最鼎盛。先後滅了越國、魯國,勢力一度到達今天的山東、安徽和江蘇等地。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楚王酓鼎 楚幽王

通高53cm 腹圍148cm

傳1933年安徽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

天津博物館藏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杜虎兵符 秦惠文王

高4.4cm 長9.5cm 厚0.7cm

1973年西安市郊區出土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此虎符鑄於秦惠文君稱王前,掌握在杜地的軍事長官手中。虎符為中國古代調兵遣將的憑證,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為把持軍權,都實行了類似的制度。虎符分為兩半,右半留京師,左半頒發給駐外軍隊。調兵時,由朝廷使者持右半與左半符合後,軍隊即可調遣。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鋼劍 春秋

通長38.4cm

長沙楊家山楚墓出土


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最早鋼製品。春秋戰國以來,鐵器登上了歷史舞台,各國競相以鐵兵器裝備自己的部隊,大大提高了殺傷力。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鳴鏑箭 戰國

長4cm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藏


也叫響箭、哨箭,具有攻擊和報警的用途,在內蒙古鮮卑墓葬中多有出現。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弩機 戰國 秦始皇

長16cm

兵馬俑一號陪葬坑出土

秦始皇陵博物院藏


楚人琴氏發明弩,使弓箭的遠射能力變為機械可控,士兵無須訓練就可操用,適於集團進攻和防禦。弩兵的出現,是車戰衰落的重要原因。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秦式銅鈹 戰國 秦始皇

長35.5cm

兵馬俑一號陪葬坑出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鈹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趙、楚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鈹莖插入積竹或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使用。


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件銅鈹,鑄造工藝極為精緻,鈹身柄同模合鑄,鈹格分鑄,格含於鈹身,並有刻銘。此種兵器,似乎當時的中下級軍官頗愛使用。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吳王夫差銅矛

長29.5cm

1995年湖北江陵馬山五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吳國,是春秋中後期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有孫武、伍子胥等名將,誕生了《孫子兵法》。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復仇吞併吳國。這件矛身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鈼」字樣,與越王勾踐劍同在楚國郢都出土,說明越滅吳及楚滅越之後,吳、越兩國王室貴重兵器同被送到了楚國。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戰車上的矛狀車軎 戰國

1978年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種鋒利的矛狀車軎,裝於戰車車軸頭上時,軎轄首朝上,矛葉與地平行,這正好便於殺傷近車旁之敵。


從夏商至春秋,車戰曾是兩軍戰鬥的主要方式,戰國時地位日減。車戰基本作戰單位是「乘」,以戰車為中心,配以一定數量的甲士和步卒(步兵),加上相應的後勤車輛與徒役編組而成。

近期熱文鏈接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館藏丨網紅湘博,青銅文物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名品丨美國大都會精彩至極的康熙五彩瓷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