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米羅諾夫著 張廣翔 王目坤 譯

米羅諾夫著 張廣翔 王目坤 譯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史學月刊」微信公眾號。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標題和內容。

馬克思主義理論

蘇聯社會科學領域被馬克思(1818-1883)、恩格斯(1820-1895)和列寧(1870-1924)的理論壟斷了長達70年之久,其影響無處不在:即使沒有任何行政命令,蘇聯史學的研究論斷還是完全遵照馬克思主義的史學觀,只是偶爾會夾雜著其他的理論論斷。即使是在現代俄羅斯史學領域,馬列主義仍然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

蘇聯大學歷史系使用的教材中所講述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非常有條理、清晰,是適合蘇聯國情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比如,1956年,由Л.В.切列普寧主編的歷史系教科書《蘇聯史》的前言部分寫道,物質資料的生產發展是歷史進程的基礎,它促進了生產力(勞動工具、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和生產關係(人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係)的統一。生產關係是社會的基礎(經濟基礎),並決定著上層建築(政治、法律、宗教、哲學、藝術等)。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在歷史進程中的意義非常明確,馬列主義史學中尤其注重生產方式在上層建築中的作用,認為在階級社會中,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階級鬥爭促成了無產階級專政,而無產階級專政最終是為了消滅階級,進入無階級社會;人類歷史進程可以分成5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其劃分依據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不同,因為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結構,決定著人的政治和精神生活。每一種社會形態都遵循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都有自己的法律體系和固有特徵,蘇聯歷史的發展就是所有社會形態的一個展現。每一個社會形態都有幾個必經階段:誕生、形成、全盛、衰落,當舊的社會形態衰落之時,新的社會形態就會應運而生。因此,研究新舊社會形態之間的鬥爭、進步與落後,就成為歷史學家們的重要任務。

社會歷史整體上是社會形態更替、不斷進步的過程,研究俄國的社會歷史形態變化同研究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變化一樣,必須探究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適應性。只要生產關係能夠促進生產力的增長,那麼社會形態就是進步的、發展的。當生產關係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時候,社會形態必將走向死亡。馬克思主義的這種理論成為了編寫教科書的準則。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才真正符合了馬克思本人思想創作的初衷。對馬克思主義思想認識升級的成果,成為我未來出版著作的指導思想,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對其進行一個簡單的定義:在人的社會生產中,會有明確的、必要的、不受意志影響的依附關係——也就是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又決定著法律、政治上層建築和相應的社會意識形態。當生產力發展到足夠高度後,就會同現有的生產關係發生矛盾,或者說當前的制度與社會所有制關係發生了矛盾,這時候生產關係就會變成生產力發展的桎梏,社會革命就會接踵而至。隨著經濟基礎的改變,上層建築也會發生大的改變。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社會生產力還有發展空間之前是不會滅亡的,在舊社會形態中物質生產條件發育成熟之前,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是不會出現的。

現代俄羅斯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蘇聯史學中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過於簡單化,實際上,馬克思主義對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都作了複雜、準確而又不同的分析論述。

馬克思本人在1877年給《祖國紀事》編輯的信中寫道:我的理論不是萬能的,而尼·康·米海洛夫斯基不斷地將我在西歐資本主義產生時所寫的歷史概述看成社會所有發展道路的歷史哲學理論,他們非要認為我所寫的理論「放之四海而皆準」……我向他道歉,他們這樣做實在是太抬舉我了,而且也是對我的一種侮辱。現在比較嚴謹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是馬克思和列寧共同奠定了現代馬克思主義的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成為蘇聯史學的準則。除此之外,新馬克思主義者也完全贊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生產關係下形成的所有體系都是客觀的、物質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的演變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一個社會形態的所有社會有機體都有自己的生產關係系統,也都必然按照既定的規律發展。現代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都是資產階級社會歷史的產物,它們的發展也都遵循資本主義發展規律,但是彼此之間又各不相同。

俄國歷史書的編寫一直遵循著馬克思主義史學觀。比如,17世紀中期——18世紀末俄國歷史特點是:一方面強調封建制度的壓迫,尖銳的階級矛盾,農奴制的形成,激烈的起義運動;另一方面強調在封建制度內部資本主義正應運而生,俄國統一大市場開始形成,工場手工業開始發展起來。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俄國歷史的特點是:封建的生產關係不再適應新生產力的發展,封建制度在19世紀20年代開始出現了危機;俄國社會開始出現了消滅封建農奴制的聲音,俄國農民開始與農奴制鬥爭。農民的反封建鬥爭是自發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形成客觀上加速了這種鬥爭的到來。19世紀50年代末,俄國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客觀上促進了俄國革命的爆發,俄國社會出現了革命的趨勢。上述社會狀況加劇了人民的貧困和不幸,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再也無法忍受了。動亂使得地主農民破產,無地農民增多,農民的現狀越來越差,農奴和僱傭工人的生活現狀越來越差。俄國人民群眾遭受著雙重壓迫:封建農奴制和資本家的剝削。1859-1861年間民族運動高漲,俄國社會的革命火種開始萌芽,但最終未形成真正的革命,糟糕的國內形勢迫使沙皇政府做出了解放農奴的決定,因此1861年改革是社會革命鬥爭的產物。

俄國社會的上述各種事件在未來又幾經出現,因為1861年改革實際上是對農民的一場掠奪,而且很多農奴制殘餘被保留了下來。因為改革不徹底,革命危機一次次降臨俄國——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社會生產關係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力需求。1879-1880年俄國出現了第二次比較嚴重的革命形勢,1904-1905年出現了第三次,1917年出現了第四次。專制制度已經成了舊生產關係的維護者和新生產關係前進的絆腳石,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剝削著農民和工人階級。沙皇政府政治上無視法律制度,對任何反抗政府的行為堅決鎮壓,對任何反抗政府的人堅決迫害。沙皇專制就是一種大國沙文主義,民族壓迫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它要防止俄國人民受到外來勢力和思想的影響與蠱惑。這也就是為什麼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是消滅沙皇專制制度和半封建土地所有制,而這樣的口號直到20世紀初才第一次被提出來。

如果說歷史的發展進程是引導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引導東方國家進行反殖民統治的民族主義革命和民主建設的民主主義革命,那麼20世紀初的俄國則是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同時進行。因此,當時的俄國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典型,它集中了帝國主義時期的各種矛盾。按照國家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當時的社會特點,俄國首要任務是進行社會經濟民主改革,而最能推動這種改革的是無產階級。正是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在世界發展史上,俄國首先具備了出現新革命運動類型的客觀前提,俄國將三種革命力量結合起來: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以及民族解放運動,世界革命運動中心由此轉移到了俄國。總之,20世紀初的帝俄社會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十月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經濟、社會、政治和思想等的前提。

用馬克思的話來說,一戰前夕的俄國正處於世界性的革命危機當中。20世紀初俄國革命最主要的、唯一的或者說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斷增長的社會生產力同社會生產關係和現有社會制度之間的衝突。而經濟、政治和其他社會矛盾,尤其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間的階級鬥爭,為革命提供了客觀基礎。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和過時的社會政治體系之間的矛盾,在戰爭時期已經不可調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僅僅是壓倒俄國腐朽封建制度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代化理論

在現代文獻著作中,「現代化」一詞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涵:1.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按照時間順序從中世紀到近現代時期);2.是由落後走向先進,實現趕超型發展的過程;3.是落後國家通過改革追趕發達國家腳步的過程;4.是廣義上的改革和推廣創新過程。

宏觀而言,現代化指的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現代化概念最早出現於19世紀下半期的社會學經典著作之中,這也是現代化概念的萌芽期:赫伯特·斯賓塞(1820-1903)、埃米爾·迪爾凱姆(1858-1917)、馬克斯·韋伯(1864-1920)滕尼斯、馬克思和恩格斯等著名的社會學家,對現代化過程中由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漸進過程認識出現了「分歧」。赫伯特·斯賓塞認為,現代化是一個多線性並列、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埃米爾·迪爾凱姆則認為,傳統社會靠「機械的團結」來維繫,近代社會是差異的社會,也是有機團結的社會。這種二分法可以被認為是現代化概念的傳統和現代社會的標準。

赫伯特·斯賓塞(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他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學說把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尤其是教育及階級鬥爭。

馬克斯·韋伯更進一步明確了現代化的標誌,或者說明確了傳統和現代社會的屬性。他將現實業務工序指標作為社會現代化發展程度的一個評論指標:1.工業生產的發展;2.合理的權利和管理形式,透明度,職業化和合理的官僚體系;3.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有強大的組織機構能夠對政治和法律體系進行監督和批評;4.個人統治的傳統關係遭到破壞(宗教關係、家庭關係、地方風俗)。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現代化概念的形成期,出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替代者,最具代表性的是帕森斯(1902-1979)、塞繆爾·亨廷頓(1927-2008)等人的理論。根據現代化的概念(以歐洲國家發展為經驗)界定,從中世紀到近現代時期,歐洲社會的發展實際上是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馬克思主義史學認為,這是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過程)。現代化是一個複雜的、多層面的過程,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經濟領域,出現了工業革命、新技術的革新、農業經濟消費需求向商業經濟消費需求轉變;在政治領域,實現了從人治到法治的轉變;在教育領域,識字率在增加,知識和熟練勞動力價值在增加;在宗教生活領域,世俗化意識出現,家庭、社會和國家開始從宗教的束縛下解放了出來;在人口和家庭關係上,出現了性、性別和家庭革命,小民主家庭得到很大的發展,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實現了從自然發展到可控性的轉變;在社會領域,出現了城市化現象,城市生活方式得到推廣、普及,人口的縱向和橫向流動加強了;在道德觀方面,價值體系開始發生改變,個人主義、個人價值觀意識得到加強。現代化可以說是各種社會進程的集合:工業化,城市化,官僚化,職業化,法治化,社會和政治民主化,現代價值觀和獎勵機制的形成,教育和通訊革命,社會結構和功能分化。這種社會變化創新會一直持續幾個世紀,並影響著所有的社會機構和社會成員。

在現代化進程中,我們尤為關注該體系的特徵和準則。要明確現代化的推進程度,我們還要區分出現代化社會和非現代化社會的不同。

傳統社會或者說是非現代化社會的特徵有:1.社會組織專業性較低,生活方式較孤立;2.社會組織之間相互依賴性較低,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能力較高;3.社會文化規範較傳統,割據、分立,缺乏專業性;4.專業化管理程度較低;5.資本和外匯市場不發達;6.商品和服務從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7.個人、社會和國家之間混淆不清,家庭關係佔主要地位,裙帶關係成為了價值追求。

現代化社會的專屬特徵有:1.組織高度專業化;2.組織相互依存性高;3.社會文化規範形式為普世、理性、功能專業化;4.社會管理專業化程度高;5.資本和外匯市場發展程度高;6.商品和服務在城鄉之間雙向流動;7.個人、社會和國家之間界限分明。現代和傳統社會的根本區別就在於現代社會人員通過科學技術對自然和社會環境有了更多的監管控制。

古典時期(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現代化概念的形成,受進化論和功能主義的影響較大,認為現代化進程屬性包括:1.大規模革命性變化;2.綜合性;3.系統性;4.全球性;5.持久性;6.分階段性;7.不可逆性;8.漸進性。

在這之後,現代化概念逐漸地被修改和完善,新現代化的見解逐漸成型。新現代化論者認為,現代化重要的屬性特徵包括:1.最重要的標誌是民族傳統文化和制度環境發生了改變。2.現代化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形式,通往現代化的道路有很多種,但是每一個民族的現代化之路都是獨一無二的。3.現代化進程中,會加劇與外部因素的衝突,外部因素對現代化的影響也在擴大:外交政策,技術擴散,文化模式,等等。4.現代化過程中包含很多的歷史偶然因素(像戰爭、王朝更迭、外國人瓜分掠奪等)。5.現代化是一個連續的、無盡的過程,具有周期性,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6.社會活動家(社會團體、政黨或者個人)在現代化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通過強有力的干預,可以使社會局勢往其預想的方向發展。在現代化認識上,社會團體、政黨和個人之間很難達成統一:一些人可以意識到並堅持現代化之路,另一些人則視時局而定,還有一些人則拒絕邁入現代化之路(這些人仍熱衷於舊制度的各種資源)。7.現代化過程中,宗教也可以是改變社會的武器:它可以動員大眾反抗專制統治,推動改革,剝奪舊政府的合法性。8.現代化缺少一個固定的中心,也可能存在著多個中心,在數量上非常充實,現代化的中心經常轉移。9.現代化中的社會變革是沉重的、痛苦的、折磨人的;我們應該認識到,現代化建設需要大成本、大犧牲,要經歷眾多苦難和考驗,只有這樣,才能看到現代化的曙光。10.相比於現代化之前,現代化成功的標準是人民生活條件最終得到改善,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問題得到解決。11.現代化建設之路的成功要達到兩個統一:現代化建設的成果和社會追求目標的統一,文化、政治、經濟和可利用資源之間的統一。

由此可見,現代化理念的發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新現代化理論家們一直堅持著這些原則:現代化的過程具有不可逆性、先進性、延伸性、漸進性、單行性、規範性、偶然性。現代化概念認為社會是真實的、充滿活力的、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是應對歷史客觀環境挑戰的變體,我們可以用現代化概念去分析社會的種種現象。

作者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米羅諾夫,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教授,俄羅斯科學院聖彼得堡歷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譯者張廣翔,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王目坤,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

原文載《史學月刊》2017年第12期,注釋從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學月刊 的精彩文章:

「寧案」與中法外交(一)

TAG:史學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