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幣奇葩——雞目錢,說不定你手上那一枚也是,趕緊看看吧

古幣奇葩——雞目錢,說不定你手上那一枚也是,趕緊看看吧

鵝眼錢,古錢幣術語。或稱「雞目錢」。錢體輕小如鵝眼、雞目之類的劣錢。如從東漢末年至六朝間所出劣質特小「五銖」錢,一般被統稱為鵝眼錢或雞目錢。鵝眼錢是六朝宋前廢帝景和元年(465年)民間私鑄的一種五銖錢。此錢無輪廓,錢形大小如鵝眼。顧炬曰:「此錢入水不沉,古錢幣鑒定出手156378-47680隨手破碎,尺帛斗粟,動輒一萬。」可見鵝眼錢的輕小了。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第一百六十八卷記載道:「梁末喪亂,鐵錢不行,民間私用鵝眼錢。甲子,改鑄五銖錢,一當鵝眼之十。」南朝宋代沈慶通家私鑄的錢,一千錢長不滿三寸,被稱為鵝眼錢。

基本介紹

古代一種劣質的錢。《宋書·顏竣傳》:「景和元年,沉慶之 啟通私鑄,由是錢貨亂敗,一千錢長不盈三寸,大小稱此,謂之鵝眼錢。」徐珂《清稗類鈔·獄訟·徐福孫殺嬸案》:「且性吝嗇,覷鵝眼錢如輪軸然,鄰有緩急,未嘗拔一毛,直守財虜耳。」亦省稱「 鵝眼 」。《舊唐書·食貨志上》:「京城錢日加碎惡,鵝眼、鐵錫、古文、綖環之類,每貫重不過三四斤。」元吳萊《題毗陵承氏家藏古錢》詩:「五銖半兩日以變,榆莢鵝眼爭相緣。」清李符 《釣船笛》詞:「不識藕心鵝眼,是人間何物?」

下面帶大家看一下歷代的奇葩的鵝眼錢:

雞目五銖錢範

雞目錢和正常康熙通寶對比

歷代錢幣精品欣賞

宋元豐通寶

南宋嘉定元寶折十

南宋嘉定元寶折十(53*3.6mm),南宋寧宗嘉定年間(公元1208年-公元1224年)鑄,蒙古汗國崛起之後大肆侵擾金國,金國由此打破宋金和議開始南侵。南宋再次陷入危機,於是拋棄前期穩健的貨幣制度始鑄大錢。嘉定元寶折十鑄造極其精美,是歷代大錢中少有的足值貨幣。無論銅質及工藝均是大錢中的精粹。是如今南宋錢中熱門的收藏品種。此品完全未流通,邊道打磨痕迹猶在,通體略帶五彩包漿。難得一見的收藏佳品,極美品53*3.6mm

「同治重寶寶伊局當四黃銅錢」

「同治重寶寶伊局當四黃銅錢」鑄於新疆伊犁局,部頒「錢樣」樣錢,鑄造總數不足十枚。以此為母錢所鑄子錢皆為紅銅材質。此品為近幾年難得難得一見的黃銅大珍品。

清「嘉慶通寶」寶泉局雙點通大樣雕母

清「嘉慶通寶」寶泉局雙點通大樣雕母一枚,直徑:31.6mm,此雕母直徑大而厚重,銅質極為精良,包漿醇熟,刀法精鍊嫻熟,文字遒勁精美,存世極為罕見,為清錢中之大名譽品,極為珍貴,極美品

清咸豐 「咸豐重寶」瓷質宮錢

外圓內方傳統造型,正面款識「咸豐重寶」,背面款識漢、蒙文「當百」。當百,為古錢幣專用名詞,指古代錢幣面額的一種制式。此拍品材質特殊,釉色瑩潤,充滿質感,應是清宮特製花錢。

清 宣統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

清 宣統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直徑48.2mm,極美品。馬定祥舊藏。清代宮錢背天下太平者,乾隆以後歷朝皆有鑄用,宣統最稱珍罕,開門真品積年而難得一見。

本品系馬定祥先生寶愛之物,晚年因孫女馬向髫齡作《溥儀的吉語錢》發表(見《錢幣漫話,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第316-317頁》),欣喜之餘持以為贈,其獎掖後人傳揚泉學之心意令人讚歎。今蒙馬向女士慨然允諾,成為本專場的壓卷重器,其流傳之可征、品相之上乘,均堪稱清宮錢中絕無僅有之大珍,也是泉家收藏絕無僅有之良機。

(源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寶發現之旅 的精彩文章:

老天有時也捉弄人:父親是個東陵大盜 兒子卻為黃帝守陵

TAG:尋寶發現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