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銀行業亂象持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

對銀行業亂象持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

為切實規範銀行業經營行為,持續推動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向縱深發展,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銀監會決定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記者: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背景是什麼?

答:2017年,銀監會組織開展了「三三四十」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下大力氣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銀行業經營發展呈現出積極變化,資金多層嵌套、盲目加槓桿等不規範行為有所收斂,創新業務持續回歸理性,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合規意識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初見成效,既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又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與此同時,以專項治理為契機,切實彌補監管短板,端正監管定位,嚴肅監管氛圍,專註監管主業,有力遏制了金融市場亂象和違法違規行為高發多發勢頭,監管有效性進一步增強。

當前,金融風險高發多發態勢依然複雜嚴峻,銀行業股東管理、公司治理和風險防控機制還比較薄弱,市場亂象生成的深層次原因沒有發生根本轉變,打贏銀行業風險防範化解攻堅戰的任務仍很艱巨。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強監管、治亂象、防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銀監會決定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在全面系統梳理現有監管規定的基礎上,針對銀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銀監會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和《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通過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切實鞏固前期專項治理成果,持續保持監管高壓態勢,嚴肅懲處違法違規行為,著力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註主業、做精專業、合規經營、穩健發展,促進金融與經濟的良性循環,堅決打贏銀行業風險防範化解攻堅戰。

記者: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總體思路是什麼?

答:在政策設計安排和文件起草制定上,注重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關係:

一是「穩」和「進」的關係。穩中求進是工作的總基調,也是做好銀行業監管的重要原則和方法論。穩是基礎,是大局。銀監會既保持戰略定力,落實強監管的政策導向,又充分考慮到金融市場的敏感性、脆弱性和外部性,在守住不發生系統金融風險的底線上求穩,在處置違法違規問題、重大案件和高風險事件上求進;在化解存量風險上求穩,在遏制增量風險上求進,合理把握力度和節奏,預留政策空間,實行新老劃斷。對於存量業務,給予一定的消化期和過渡期,差別化處置;對於新增業務,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規範,依法查處,堅決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

二是短期化和常態化的關係。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具有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銀行業改革發展和監管的一項常態化重點工作。銀監會既立足當前,對2018年各項工作提出一些具體的、操作性的要求,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遏制市場亂象高發勢頭;又著眼長遠,提出10條具有方向性、原則性和指導性的意見,注重長效機制建設,引導銀行業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真正回歸本源、專註主業,提升防風險的內生動力。

三是合規發展和金融創新的關係。金融創新是提升銀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也是提升防風險能力的必經之路。總的來看,當前金融創新不是過快,而是相對滯後;不是過多過度,而是相對不足。銀行業出現的一些亂象,不是創新本身導致,而是部分金融機構以創新之名行套利之實,擾亂了市場秩序。在具體的文件中,銀監會既沒有設定新的監管標準,也不對某類業務或某類機構進行限制,更不會停止合理的金融創新。鼓勵銀行業發展那些有利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有利於防範化解風險、有利於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的創新業務,同時,也列出明令禁止的負面清單。對於以套利為主要目的的「偽創新」,堅決予以整治和取締,讓違法違規者得到應有懲處,讓套利者無利可圖,著力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促進銀行業合規經營、穩健發展。

四是防範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關係。實體經濟是銀行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也是防範化解風險的根本之策。通過深化整治銀行業亂象,進一步扭轉資金脫實向虛勢頭,加快發展戰略轉型,實現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協調發展。一方面,要實現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將同業、理財、表外等業務以及影子銀行作為2018年整治重點,繼續推進金融體系內部去槓桿、去通道、去鏈條。抓住公司治理這個基礎,加強對股東穿透式監管,持續釋放銀行業發展創新的潛能和活力。另一方面,要實現金融和經濟的良性循環。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嚴查「陽奉陰違」或選擇性落實宏觀調控政策和監管要求等行為,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要。

記者: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主要從10個方面展開,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承擔主體責任,監管部門承擔監管責任,要求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整治問題多的機構、亂象多的區域、風險集中的業務領域,嚴查案件風險。明確自查自糾從寬、監管發現從嚴,對銀行主動發現、主動處置、主動作為的提高監管容忍度。堅持穩中求進,實行新老劃斷、循序漸進、分類施策,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突出「監管姓監」,將監管重心定位於防範和處置各類金融風險,而不是做大做強銀行業,強調對監管履職行為進行問責,嚴肅監管氛圍。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彌補監管短板,切實解決產生亂象的體制機制問題。

具體操作上,明確2018年重點整治8個方面22條:一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包括股東與股權、履職與考評、從業資質等三個方面。二是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違反信貸政策和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三是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包括違規開展同業業務、理財業務、表外業務、合作業務等四個要點。四是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主要是與金融消費者權益直接相關的不當銷售和不當收費。五是利益輸送,包括向股東輸送利益、向關係人員輸送利益。六是違法違規展業,包括未經審批設立機構並展業、違規開展存貸業務、違規開展票據業務、違規掩蓋或處置不良資產等四個要點。七是案件與操作風險,主要是列舉了一些案件高發多發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員工管理不到位、內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處不到位。八是行業廉潔風險,包括業務經營和信息管理兩個方面。此外,還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

同時,要求對2017年已開展的系列專項治理工作進行評估,形成「整改-評估-整改」的工作機制。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將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作為一項常態化重點工作,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各級監管機構要開展現場檢查和督導督查工作,對於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問責處罰,真正使鐵的制度、鐵的紀律得到鐵的執行。

編輯:程瑞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息百事通 的精彩文章:

TAG:消息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