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歸隱山林在小溪邊建起繼承傳統返璞歸真的住房

歸隱山林在小溪邊建起繼承傳統返璞歸真的住房

福建「小溪家」 / WEI 建築設計

「遠山一起一伏因有勢,曲檐或高或低為有情。

踏上小溪村土地的那一刻,我就被這個環境感動,這種感動主導了整個項目的設計過程。我覺的最完美的事情是大自然萬物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生機勃勃的狀態。我希望「小溪家」是一個有生命的房子,它就像一棵樹一樣,植根於這片土地,在生長的每一刻都是屬於這個環境的獨一無二的一部分。」

——魏娜

小溪村是赤溪村的一個自然村。1984年赤溪村被定義為中國首個扶貧村,被稱作「中國扶貧第一村」。這裡的祖輩可能是因為當年躲避戰亂或迫害來到這個山谷里,尋求自然的庇護,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和自然和諧共生。然而,同樣因為交通不便,環境又限制了這裡的發展,造成了現在大多數房屋被廢棄。希望能通過《漂亮的房子》節目的流量為小溪村的發展帶來更多資源,幫助這個村子健康發展,幫助當地村民在自己的家鄉過上更好的生活。

WEI 建築設計選擇了村子裡小溪崖邊一棟被遺棄的老房子和它旁邊的兩個羊圈,將它們改造為一個兩層的主房和一層的客舍,兩棟建築之間是連廊和園林,建築面積共計275平方米。改造後的這組房子成為這個村子裡的第一個民宿。我們把它命名為「小溪家」,希望它能一直給人「家」的溫情。

以意境為主導,以情感為依託

因為節目錄製的需求,整個項目從設計到施工時間都非常緊張。踏上小溪村土地的那一刻,我就被這個環境感動,這種感動主導了近乎用直覺完成的整個設計過程。我覺得最完美的事情是大自然萬物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生機勃勃的狀態。我們希望我們改造後的「小溪家」是一個有生命的房子,依然可以和諧地融合在這個已有的環境里,並能呼應自然和人的親密關係。它就像一棵樹一樣,植根於這片土地,在生長的每一刻都是屬於這個環境的獨一無二的一部分。

景觀先行,融於自然

景與觀,是我們房子所處的周邊環境的綜合情況,以及環境和建築使用者之間通過房子可能產生的各種關係。景觀先行,是指設計需要從對周邊環境的理解和感受開始。這沿襲了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建築與環境關係的傳統思想。在設計中,我們將空間設計轉化為對人的經歷的設計。人的動線、視線和遠山、近景、老房子之間的關係成為每個空間場景設計的線索。

我們完整地保留了老房子最東側的雙層磚牆,因此整個房子的層高和形狀都和原來的房子完全一致。老房子一層面向溪邊小庭院的挑檐,原結構是非常有趣的曲線斗拱。因為木結構具有柔性特性,時間久了檐口便會形成自然的弧線。因此改建的時候,我們將這種弧線延續,並和其他房檐一起做整體考慮。曲檐的高低起伏,都是被這樣的一個環境感染而自然形成的設計。低矮謙遜的屋檐,和連綿的遠山、山間的雲霧以及路邊的白茶園給人一種自然和諧的感覺,同時也繼承了中國南方常見的曲檐傳統。

回收材料,繼承傳統,被動式降溫

房屋採取了傳統的榫卯結構與木質圍護,使用的大多數材料都是從周邊地區回收的老木料、老門窗。當地工人根據材料的情況,因地制宜,手工加工,設計師也需要根據情況隨時調整設計,因此房屋的每個細節都帶著人的溫度。

進入兩層的主房需要先通過一條彎曲的碎石路,看到老磚牆以後,隨著轉彎,才能見到房屋的門。這是因為當地大厝的傳統是需要經過幾道彎才能見到家門。主門比道路要低,需要下幾步石頭台階,低下頭,才能進屋。村民說這幾步石台階是祖宗建的,一直在那裡。所以我們決定完好地保留了它們,讓這個回家的路繼續沿承。

剖面圖

我們設計了室內外地面一系列微妙的材質變化,引導流線的同時也暗示環境的變化。進入屋子可以看到壓光水泥地面上面鑲嵌著幾根曲線銅質飄帶,分別從門口引導向右側的廚房和茶室,正面的內向庭院,和左側的雙層客廳。

進門右手邊是開放式廚房。在當地習俗中爐灶是一個家的心臟,我們保留了原來爐灶的位置,用傳統做法重新修建。同時,在核心島的另一側置入了現代化的灶台、抽煙機、烤箱等廚房設備。廚房右側是茶室。廚房和茶室之間,我們採用了當地特殊的窗戶設計,既可以關上成為牆板,又可以打開成為操作檯面。

分析圖

當地的老房子有很多這樣有趣的窗和門的設計,比如門窗的隔柵有機關,下面的雙層隔板可以拉出來遮光擋風。我們保留了這些獨特的設計,並設計了「會呼吸的窗」。正如人的眼睛與鼻子為不同的功能會有不同的構造一樣,我們設計了專門用來通風或採光的窗子。即在用於採光和觀景用的通透的玻璃窗下面,加做一條通風窗帶,窗帶上設置了紗窗和木隔柵。利用當地季節性風向變化,夏季溪邊吹來的涼爽的風從這裡進來,然後熱空氣從二層屋面的自動天窗及分布的幾個排風扇排出,加強對流,從而形成節能環保的被動式降溫除濕的作用。

從一層走出後是通向小溪崖邊的內向型庭院,庭院里完好地保留了所有的原有植被,並用回收來的石磨搭建了去往溪邊的小路。

主房二層由一個健身空間,兩個卧室和兩個衛生間組成。主卧和健身空間在北側都有一個小陽台,陽台有美人靠可以坐下來看向茶園。主卧里有書房,亦可以眺望崖下川流不息的小溪。次卧暗藏一個小陽台,可以看到整個雙層客廳、客廳的攀岩牆和客廳的懶人沙發形成的一組互動遊樂區域。

主房西側是茶室。茶室分為北側的長桌就餐區,和南側崖邊的飲茶區。茶室是由曲面屋檐半圍合的灰空間,屋面形式和朝向也促進了通風。茶桌採用的是當地的石材——福鼎黑,加工製作。

客舍和茶室之間是連廊和園林,景觀設計採用了的當地的竹子和花草。園林里的地燈用的是當地竹子現場加工。

客舍是個一層的單獨建築,含有兩個卧室一個衛生間。客舍北側留有一個戶外灰空間,和客舍內的連廊直接由一組可以完全打開的摺疊木門分割。客舍面向小溪的一側是曲檐,坐在卧室,可以看到曲檐和遠山此起彼伏。

在施工工期44天,並且前13天由於暴雨影響了基礎的工作中,「小溪家」靜靜地屹立在懸崖邊斑駁錯落的竹林之間,崖下溪水潺潺,正如一幅潑墨山水畫。也像是種植一棵小樹,我們希望小溪家可以植根於這片土地,在青山綠水中與自然共同生長……

提示:文章底部可以寫評論了哦!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68號 的精彩文章:

三角形互動式的教育空間建築

TAG:16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