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作戰中,傷亡是這樣造成的!
輪戰部隊換防期間是傷亡高發階段
濟南軍區第67軍堅守陣地一年,該軍199師炮兵團共犧牲12名戰友。在參戰初期的100天內,就犧牲了10名戰友,占犧牲總數的83%。初次參戰,經驗不足,防護措施不力,是主要原因。犧牲了9名幹部,3名戰士。幹部犧牲佔75%。幹部因工作性質走動頻繁,傷亡大。車禍犧牲7人,佔58%。
陣地管理不到位,防護措施不力
部隊換防後,大多選擇新陣地。因為換防前部隊使用的陣地方位基本被敵人掌握,繼續使用舊陣地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濟南軍區第67軍199師炮兵團從南京軍區第1軍1師炮兵團手中接收陣地後,工兵連夜挖掘新陣地。挖出的土方堆在陣地周圍,用作炮兵掩體。由於時間緊,工程器材缺乏,沒有及時加隱蔽蓋,因此,炮兵陣地基本暴露。進入陣地初期,炮兵團就有兩名官兵犧牲在暴露的炮兵陣地附近。
炮兵團1營2連,負責守衛老山主峰。陣地選在山腳的一處拐角,比較隱蔽。但陣地附近有一棵大樹,因為剛進入陣地,戰鬥激烈,竟然沒有及時消除這一隱患。大樹卻成了越軍炮火襲擊的坐標參照物。
1985年6月18日中午11時許,2連連長章克滿(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檢查炮陣地。戰友們得知章連長小孩當天100天,圍上來表示祝賀。
此時,越軍炮擊了2連陣地,數十發炮彈在陣地周圍爆炸。其中一發炮彈擊中了陣地旁邊的大樹,在空中爆炸了。大量彈片像暴雨一般傾瀉而下。
2連的陣地和7連的陣地一樣,由於時間緊,工程器材缺乏,沒有及時加隱蔽蓋,因此,炮兵陣地基本暴露。
章連長被彈片擊中腰椎和腹部,副連長和戰士朱紅衛(安徽省明光市人)等4人受傷。戰友們急忙將傷員送往師醫院救治。
章連長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犧牲。
加強工程器材防護和陣地隱蔽性
前線陣地缺乏工程器材,引起傷亡的消息傳到後方。軍工廠加班加點生產工程器材,在較短時間內,送往前線。
199師炮兵團1營、2營、3營各連在戰鬥間隙,搶修工事,將炮陣地用波紋鋼和工字鋼覆蓋,加上泥土,壘上石塊,再填上泥土,覆蓋草皮,建成厚度達一米的堡壘。
將炮陣地隱藏在雜草之中。在堡壘的前方,留下1平方至2平方的射擊孔,消除了陣地周圍的明顯標誌,改善了炮兵陣地的隱蔽性,大大提高了炮兵陣地的安全性。此後一年,炮兵陣地未再發生傷亡現象。
199師炮團傷亡中,車禍犧牲佔58%
團政委等7名官兵因車禍犧牲
1984年,昆明軍區14軍奉命收復了老山一線陣地。雲南老山前線炮火封鎖區內,我軍搶修了40餘公里的盤山公路。
由於地理和氣候的原因,盤山公路路邊瘋長各種灌木,高度超過路面1至2米,給人形成錯覺,誤認為路邊還有山體。
1986年2月8日(農曆年三十),我軍和越軍忙於過春節,雙方停止了大規模戰鬥。
2營營部組織各連司務長和給養員到麻栗坡縣縣城採購過年食物,並順便到後勤指揮所領取器材。
上午10時許,當戰友們乘坐營部老解放30越野車返回陣地時,進入炮火封鎖區2公里處,突遇對方來車。由於道路較窄,越野車向路邊讓車,沖入草叢,翻下山坡。
越野車沿著山體向下翻滾,4連司務長王洪禮(山東省淄博市人)從駕駛室中被甩出,3營通訊員仇永富(安徽省來安縣人)等幾名坐在車廂內的戰士,也被甩出車外。經過搶救,王洪禮和仇永富因車禍犧牲。
5月至11月,雲南老山前線進入雨季。幾乎天天下雨。前後方執勤道路基本上是土石路基,遇到雨季,道路十分泥濘。
下坡時,載重車裝上防滑鏈依然難以控制車輛。老山前線道路大多依山而建,盤山環繞,路邊就是懸崖,加之道路狹窄,作戰時車輛來往頻繁,車輛行車安全尤顯突出。而汽車兵遇到炮火襲擊時,要加速行駛,衝鋒陷陣。因此,行車十分危險。
1985年6月25日,炮兵團政委霍清友(山東省齊河縣人)、後勤處處長葛鳳奎(山東省臨清縣人)、後勤處副處長張萬里(山東省蒼山縣人)、後勤處戰勤參謀夏本良(安徽省馬鞍山市人)等4名軍官帶著團小車班駕駛員陳召芳(山東省滕州市人,1983年兵),開著北京212吉普車,從炮火封鎖區內的郊址城後勤指揮所到後方的文山州慰問炮團傷員。
當天下午3時許,陳召芳開車返回陣地時,在雲南省麻栗坡縣縣城北10公里一急轉彎處發生車禍,吉普車翻入了90米深的山谷,5名官兵被甩出車外,散落在山坡上,4名軍官當場犧牲。陳召芳奄奄一息,被送往14軍醫院搶救,當天23時許,搶救無效犧牲。


TAG:為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