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響人類 VS 病毒疫苗反擊戰

打響人類 VS 病毒疫苗反擊戰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科學中心在最新一期《Science》報道,一種強悍的新疫苗可能有助於降低病毒感染事件。

2014-2015年流感季節期間,超過70萬美國人因季節性流感相關疾病住院,遺憾的是面對致命病毒感染,很多人即使接種疫苗也無法形成有效免疫。

「由於季節性流感病毒的變化不可預知,很多疫苗無法提供有效保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分子和醫學藥理學教授Ren Sun說。

於是,他們利用前沿基因組學鑒定和失活病毒防禦機制,開發了一種候選疫苗,雖未通過FDA批准,但已經在動物身上證明了其對抗流感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這項發表在《Science》的研究中,這種工程流感「病毒」可誘導動物產生強烈免疫反應。科學家們還試圖改變疫苗接種繁瑣程序,通過設計鼻腔噴霧疫苗,無需尋求專業人士注射,使更多普通人在家就能獲得免疫。

新疫苗的關鍵基礎是理解病毒和干擾素(人體免疫反應關鍵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

干擾素(Interferon,IFN)有兩大主要功能:一是組成首道防禦防線,直接迅速殺死入侵病毒;二是協助適應性免疫應答,形成更持久的病毒防禦。後者是疫苗接種的生物學基礎。

「如果病毒不能誘導干擾素生產,它們就不會在第一道防線陣亡,缺乏干擾素後續的適應性免疫反應也會受限,」同時也在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任職的Ren Sun教授說。「因此,病毒進化出了逃避識別和限制宿主生產干擾素的機制。」

過去4年里Sun教授團隊一直在搜查流感病毒的基因組,以了解它們抵禦干擾素的機制。在定義了基因組中每個氨基酸的功能後,他們通過失活病毒的抗干擾素誘導序列,使動物被病毒感染後的干擾素生產得到高度刺激。

「禁用干擾素逃避功能,這種工程病毒就無力招架宿主免疫,」文章一作,剛在UCLA取得博士學位的Yushen Du說。「與此同時,在干擾素的刺激下,工程病毒能讓機體產生非常強的免疫反應。」

Sun教授補充說:「這種方法可以兼得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求,相對傳統疫苗開發,通常只能犧牲其中之一。」

本文通過系統性排查,首次在單氨基酸解析度水平鑒定並消除了病毒的多個干擾素逃避位點。「其他研究人員曾報道過敲除1個抗干擾素序列,而我們通過依次變化1個氨基酸,首次敲除了8個位點,」Du說。

Sun和他的同事們計劃先在動物身上測試兩株流感病毒,然後推廣到人類臨床試驗。他認為,該策略也適用於其他RNA病毒疫苗研發。

原文標題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of interferon-sensitive mutations enables influenza vaccine desig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通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們懷疑病毒可能來自外太空

TAG:生物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