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嘴裡長泡,喝水都疼,原以為是上火!老中醫卻說你這樣其實是因為……

嘴裡長泡,喝水都疼,原以為是上火!老中醫卻說你這樣其實是因為……

暖太醫:貼心細緻、幽默風趣、男閨蜜;

欲知詳情,且聽暖太醫細說!

剛過完新年,馬上又要迎來春節!

猜想作為吃貨的你們,都牟足了勁,擼起袖子準備好好吃上那麼幾頓!

但是,卻總有一些意外大煞風景!

比如正想好好吃的時候,嘴裡莫名的起了幾個泡........

只能望著美食,徒增傷悲而已!

究竟為什麼嘴裡經常會起泡呢?

年底聚會多,本想好好吃一頓,無奈........

年底了,三五朋友忙裡偷閒,一起聚聚犒勞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好朋友好不容易聚一次,不免多點了幾個菜,一不留神一大桌子好吃的。大家相互招呼,舉筷開吃。

可是同桌的劉姐卻捂著嘴巴給自己點了一份白粥。其他幾個朋友見狀就說,辛苦一年了,減肥也不急在這一時,偶爾多吃點也沒關係。

劉姐苦笑到:「你們以為我不想吃嗎?這也是沒辦法啊!嘴裡左邊起了好幾個小泡,疼得難受,喝水都困難。這幾天吃不下去東西,一張口都覺得疼。再好吃的東西,也只能看著姐姐饞。」

朋友小馬說:「劉姐,你這是上火吧,吃點下火藥就好了。」

劉姐說:「我開始也以為是上火,吃了一些黃連上清片之類葯,卻都沒什麼效果。今天我本來不想來的,又怕掃了大家的興,但想著大家很久沒聚了,就還是來了。」

最後劉姐扭過頭問我:「你是御醫,幫我看看,這是怎麼回事啊?」

我看了看劉姐的長泡情況,就問她:「你之前是不是吃很多油膩、辣的的東西?」

劉姐忙說:「對的,前段時間連續加班,持續大概有一個月了,公司為了方便就統一訂外賣,怕大家沒胃口,時常點一些辛辣開胃的食物。」

「這就對了!你吃了那些油膩食物導致的脾胃內火下不去,只能向上從嘴巴、面部排出,所以嘴裡會起泡,長痘等。」

其實,嘴裡面出現水泡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狀況,很多人都有過潰瘍、水泡的經歷。多數是因為飲食不當,吃了刺激性較重的食物,造成舌頭、軟齶或者唇內側出現潰瘍,甚至一些水泡。

中醫對於任何癥狀,都要追根溯源。《素問·五臟生成篇》中提到:「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唇為脾之華,是脾胃健康的晴雨表。由此可見,嘴巴里的病變多與脾胃有關,像劉姐這種情況就是因為脾胃積熱引起。

何為「脾胃積熱」?

胃有何作用,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這裡我就不贅述了。至於脾的作用,對於五臟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它是主運化水谷和水濕,相當於我們人體的「中轉站」。

胃在接收食物後,脾來消化食物並吸收其中的營養,然後將營養運送到身體的其他器官。

寒冷季節人們經常喜歡吃一些肥厚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加上冬天天冷懶得運動,這樣很容易積食。

一旦積食,食物消化速度慢產生的津液自然就少了,同時食物代謝也會消耗津液,更使得津液不足,從而引起了脾胃積熱,導致口舌生瘡、起泡。

有的人還會出現便秘、口氣等癥狀。

如何快速的消除嘴裡長泡呢?我想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內容。

生理鹽水漱口:首先推薦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便宜。

先用清水漱口後,再用生理鹽水漱口3分鐘,漱口後30分鐘內不進食不喝水,一天3-5次。鹽水有具有消炎殺菌作用,有利於治癒。不過,在使用這種方法之前,你要忍受疼痛的心裡準備。

生薑汁漱口:這個跟鹽水漱口一樣,漱口後30分鐘內不進食不喝水,一天3-5次。

《滇南本草》記載:「口瘡,用生薑自然汁漱口,涎出即效。」說明生薑汁能直達病所,發揮收濕斂瘡,生肌定痛的作用。

蛋黃油:當然如果你忍受不了疼痛或是生薑汁的味道,也可以用它塗搽。準備10來顆雞蛋煮熟,不要蛋白只取出蛋黃搗碎,放到鍋里文火翻炒,一直炒到焦黑色,等到褐色的蛋黃油慢慢滲出,一直出盡為止,裝瓶備用。

用的時候,用棉簽塗搽到起泡的位置,同樣用藥後30分鐘不能進食喝水,每天塗3-4次,基本兩三天就好。

中醫調理脾胃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再來聊聊中醫如何調理脾胃,要想徹底治癒嘴裡長泡的癥狀,健脾除積熱是關鍵!

建議大家從飲食入手!

首先推薦:麥芽山楂蛋羹

做法:把山楂、麥芽、山藥洗凈加清水煮一個小時,濾掉渣只要煮出來的水,然後加入打散的雞蛋液和用水調好澱粉糊,一邊加一遍攪拌,最後加一點鹽調味。

山楂可以起到消積食、助消化的作用;麥芽的主要功效也是消食,而山藥對脾胃好。

當然,如果你患有懶癌或是廚房殺手,也沒有關係。我還可以推薦大家一個好物:山楂六物膏,這款膏子用山楂、麥芽、山藥、大棗、茯苓、雞內金一起熬制,每天喝一杯可以有效的改善因忙碌、壓力大、飲食失調導致的脾胃積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喝水 的精彩文章:

散文二卷心似流水《「牛不喝水」強按頭》《輕慢:中國人文的病垢》《文化道統的缺失與重建》

TAG:喝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