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感多發期,8招讓流感遠離寶寶!

流感多發期,8招讓流感遠離寶寶!

最近流感人數比較多,相信大家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有一些感冒的,尤其是抵抗力比較差的孩子生病情況更嚴重一些。面對比較嚴重的流感病毒,很多家長都有點手足無措,那麼應該如何來預防流感?

視頻:流感的預防及護理

今年的流感發病人數較多,癥狀比較重,有的全家人都患上了流感,那麼面對流感的高發和易傳染性,我們應該如何來預防呢?

問題一 :給孩子打預防流感的疫苗是否有用?

因為打了疫苗以後呢,它產生抗體是有一個過程的,一般是在三四周才會產生抗體,所以你現在打呢,對今年的預防可能是效果不太好,如果要是達到每年的一個預防的,就是提前要打,一般就在流行的高發期前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了,應該是有效的。

問題二 :抗生素可以預防和治療流感嗎?

抗生素它只針對一個細菌的一個感染,用抗生素是有效的,像今年的流感其實用抗生素是沒效的。主要是抗病毒治療,這些可能大家,我也經常接觸這樣的病人有的時候他就對抗生素可能有抵觸,但是如果說你的呼吸道感染是細菌引起的,還是建議應用抗生素的。如果不是細菌引起的你用抗病毒治療就應該是有效的。

問題三:孩子服用增強免疫力的藥物是否可以避免被感染?

比方說體質特別弱的孩子,可以適當的口服一些增強免疫力的葯。但是這個只能說你用了觀察著看,不是說你用了就不得,還有就是現在就是說流感,這個病毒現在也有流感抗體,可以早期應用,它也可以達到一定的預防效果和治療效果,特別是早期的流感早期第一天,第二天出現感冒啊,發燒啊這些可以可能早期應用效果更好一些。

提醒

大家在天好的時候外出散散步,鍛煉鍛煉身體,保持一個好的心情,也可以讓身體少生病。

8招讓流感遠離寶寶

1、打接種疫苗

這個是比較有效的手段,一般到了流感高發期的時候,都會有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地毯式的對小兒打接種疫苗。家長如果擔心寶寶也得流感的話,可以提前打好疫苗,最好預防的工作。但是家長要記得,接種疫苗只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無法預防普通的感冒。

2、養成洗手好習慣

對於寶寶來講,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是必須的。這點上,家長要注意在平時的時候,多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和習慣。尤其是飯前和便後,或者是在外面玩耍後回到家,都要先洗手,才可以拿食物。

3、避開人多處

流行性的感冒,實際上,就是人傳人的渠道。所以,在春天的時候,如果流感來臨,你一定要記得,帶寶寶遠離人多的地方,例如,商場,超市,地下場所,電影院,以及大型的餐飲部門等。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流感感染到寶寶。

4、食物來幫忙

在流感到來之際,家長最好可以大量給寶寶吃一些能抵抗流感的食物,例如,青菜類的食物有胡蘿或者是土豆等,還有水果類的例如,蘋果或者是獼猴桃等。這些蔬菜或者是水果,可以幫助寶寶增強抵抗力。

5、要加強鍛煉

寶寶的身體好,自然抵抗力就強,所以,家長不要把寶寶當成是室內花,最好是可以讓寶寶在該玩的季節,瘋狂地玩,平時的時候,也注意讓寶寶加強體育鍛煉,這樣,才能讓寶寶的身體自然好,對抗那些病毒。

6、寶寶多喝水

流感的病毒如果在寶寶的體內還沒有發作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喝水的方式把病毒排出體外,所以,在流感季節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溫開水,從而達到預防的效果。

7、開窗來透氣

在家裡的時候,一定要不要緊裝在著窗戶,最好是可以在早晨的十點左右,和下午的四點左右打開窗戶,透透氣,這樣,可以讓室內的空氣流通,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和效果。

8、及時看醫生

如果寶寶一旦感染了流感的話,不要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所以要及時帶寶寶去看醫生,讓有經驗的醫生來找到最佳的護理和治療的方案。

父母常犯的5個護理誤區

誤區1: 孩子生病,家長焦慮不安!

大人對孩子生病的焦慮,對孩子的心理和生長發育都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生病中的孩子會感到身體上的難受,但並不會恐懼,可當孩子們看到大人非常的焦慮時,會憑空增加他們對疾病的恐懼,人在恐懼和緊張的狀態下機體的免疫功能是受到抑制的,反而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因為孩子年幼,無法表達自己的難受體驗,所以作為家長的都會在孩子生病的時候方寸大亂,「兒生病疼在娘的心頭」但是一定也要多觀察,因為孩子已經無法準確描述他的感受了,這個時候需要作為時刻留意他的家長來替他講出他的難受之處,不要自己一亂,就全交給醫生來幫助你判斷了,沒有主訴,醫生也只能各個猜測,多方檢查來驗證孩子的病因了。

誤區2:咳嗽了就一味止咳

遇到咳嗽,大家經常會第一反應是用止咳藥,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吃飯嗆到也會咳嗽,這是一種自然保護的反應,有時候生病了,由於氣管支氣管有痰液產生,人體會以咳嗽這種方式讓其排出,這是疾病過程的表現,也對恢復有利。但是不分緣由的使用止咳藥,就不利於使疾病過程中的產物——痰液(包含著病毒、細菌、分泌物、壞死組織)的排出,咳嗽是停止了,但髒東西都留在體內。當然,咳嗽過度了也需要止咳,這個是需要醫務人員來幫助判斷的。

誤區3:感冒嚴重了就需要吊鹽水

就感冒來講,90%是病毒感染而不是細菌感染,抗生素對病毒感染沒有任何作用。實際就醫過程中,有些病人會主動要求醫生靜脈用藥。其實靜脈、口服抗生素都可以進入體內,只不過靜脈用的話,血峰濃度會高一些,很快就進入體內了,口服則會平緩一些,但都能起到作用。當然特殊和嚴重情況除外。

誤區4:一發燒就一定要把熱度降下去

很多人肯定很奇怪,難道不是嗎?面對正在發燒的寶寶,許多家長心急如焚,恨不得寶寶吃了葯,體溫立即回到36.5℃。

應對寶寶發燒,是每個為人父母的必修課。這門課也許你已經上了幾年,可當寶寶又一次發燒時,你仍可能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地抱著孩子往醫院跑。

其實,孩子發燒不一定是生病,也不一定是壞事。珠江醫院兒科主任李宏說,其實發燒本身只是一種癥狀,而非一種疾病,它代表著身體對抗外來病原體 侵襲所出現的正常反應,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是由感染引起。孩子比大人更容易發燒,為什麼?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比成人活躍得多,他們正處於迅速生長期,小身 體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部分就可能表現為發燒。

發燒會出現在孩子的許多重要的生長發育階段,比如說萌牙時、關節生長時、接種疫苗後,以及第一次入幼兒園後(第一次真正進入社會,大量的信息刺激會引起寶寶們的身體發生變化)等。總之,發燒並不一定就是生病。對於這些情況引起的發燒,只要體溫不超過38.5°C,且精神活躍,食慾旺盛, 寶寶哭鬧不厲害,就無需特殊處理,多給寶寶喝些開水就行了。

誤區5:小孩子感冒了一定要去醫院

一感冒就跑大醫院,這是很多家長的做法。其實有時恰恰這樣「折騰」了生病中的孩子,耽誤了孩子休養的時間。以普通的感冒發燒為例,完全康復至少需要一個星期。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遭遇,白天剛帶寶寶去過醫院,把溫度降了下來,可一到晚上寶寶再次發燒, 一家人又手忙腳亂地把寶寶送到醫院。明明吃了退燒藥,體溫為何仍會反彈?肯定是白天開的葯不管用,乾脆換個醫生看,或換家醫院看吧。有的寶寶一場感冒去了 四五家醫院看,終於在最後一家醫院給看好了。並不一定是最後這家醫院的醫生水平高,而是寶寶的病本來就該好了。

孩子的精神很重要,不管得什麼病,如果精神好一般沒有什麼大問題,精神萎靡,不管什麼病都要檢查。如果病到一定程度影響到孩子的臉色,就要非常注意,還要注意是否出現脫水。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則需要去醫院:咳嗽太深(連聲咳嗽),體溫太高,發熱時間過長,精神不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夢幻西遊59大爺不差錢,寶寶全是大海龜!1500攻資1.262成長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