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老師:人跳不出業識的作用,碰到了緣處處都在愚痴中

南懷瑾老師:人跳不出業識的作用,碰到了緣處處都在愚痴中

「業識賓士相續流」,在佛學上說,我們生命的延續,就是一個業識的作用,業識是佛經專有名辭。首先了解佛學上叫「業」,業不是罪,業是一股習慣性的力量。這股力量包括了善的,叫善業;惡的,叫惡業。就是佛經上講的業報;像造業、作業這些名辭,都出於佛經。譬如我們有些小動作,有些人喜歡抓抓耳朵呀,或者抓抓頭呀,這個習慣,沒有什麼意識,無意識自然做出這些動作,就是習慣的力量。

無意識又是什麼呢?現在心理學講的下意識,在佛學上是第六意識背後的一面;譬如現在最流行的第六感呀,靈感呀,都屬於第六意識的範圍。超過了第六意識,有一個東西,就是我們的業識。我們活著自然有觸覺的感受,這是業識。這個業識屬於第六意識的最後面,是第七八識的範圍;現在心理學就很難解釋,還在研究中。

人生壽命的長短,身體的好壞,甚至於應該生那一種病,或者環境上應該有那一種遭遇,都是這個業識的作用。業識分析起來非常麻煩,但是,我們至少有一個了解,我們坐在這裡活著的人,是身體在這裡起作用,渾身每一個細胞都是由於業識作用而存在,而活著。所以佛講身布施,身布施很難,因為業識不容易布施的原故

譬如我們在座許多青年學打坐,為什麼心靜不下來呢?因為你身體血液還在流,身上的感覺還是有,是業識靜不下來;業識茫茫,靜不下來。如果真拿智慧的力量,心理的作用,克服了這個業識茫茫,把身體的感覺放下來,當然大徹大悟;就算不大徹大悟,也可以小徹小悟吧!所以佛在前面講的以恆河沙等身布施,那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身體的感覺布施不了,越打坐病還越多。有些人,靜坐學佛,把那個業識的陳年老帳,通通翻出來了,這些非要還不可,把它還清了,了脫了以後,才能得解脫,才能夠開悟。這個生命中,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年輕、中年、老年,業識的因果連續不斷。學佛的經常有一句話,回頭是岸,岸在那裡啊?

「茫茫無岸可回頭」,苦海茫茫,回頭是岸,這一句話大家經常說,卻沒有去想岸在那裡?岸就在回頭那裡,就是因為你回不了頭。

所以我們大家做功夫,譬如打坐的人,兩個眼睛開著也好,閉著也好,你總是注視在前面,沒有辦法迴轉來,所以,回頭是岸,這句話已經告訴你岸在什麼地方了。岸是什麼呢?是廣闊是空靈,到達了回頭是岸的時候是怎麼樣的情況呢?不要忘記《金剛經》的一句話:「此法無實無虛」。你說它空的也不對,說它有也不對,到這個境界你就找到了岸。假使不曉得回頭本身就是岸,那就是「業識賓士相續流,茫茫無岸可回頭」。

「同為苦海飄零客」,所以我們有一個感嘆,我們眾生,當然我自己也在內,都在茫茫苦海裡頭翻翻滾滾。要怎麼樣才真得解脫?怎麼樣才真得道呢?

「但了無心當下休」,當下無心,無心不是沒有念頭啊!說它是念頭,把它壓下去也是不對的能記住《金剛經》上一句話,無所住心,此法無實無虛,大致上說來,對真正的修行,可以找到一點眉目了。希望大家在這裡特別注意一下。最後的結論也就是《金剛經》上這一品的原文,「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果報到達什麼不可思議?可以使你成佛,這是成佛的捷路。

《金剛經說什麼》

---------------

我們隨時在靜定中,要檢點自己。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認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麼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後一天到晚神經兮兮的,那是不相干的。我們看到多少學佛學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為什麼染污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正常呢?因為沒有嚴格地在修行。換句話說,沒有嚴格地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比如貪瞋痴三毒,你說我們哪一點不貪?我們檢查自己的心理,貪瞋痴慢疑要斷,談何容易啊!你說,你打起坐來會空,沒有用的。你在事上過不去,心事來的時候過不去,瞋心來的時候比誰都大。什麼是瞋心?怨天尤人就是瞋,這是瞋的根。對環境,對一切不滿意,有一點感覺不滿意維持著,就是瞋心的開始。至於痴,那就更不用談了,引用袁老師的詩:

業識奔如許 鄉關到幾時

五蘊明明幻 諸緣處處痴

你看學佛的人,個個都曉得談空,可是每一個人都有心理上,感情上的痴、利害上的痴、生命上的痴等等,無一而不痴。沒有智慧嘛!這些根會在哪裡發現呢?行為上沒發現,夢中都會發現的。夢中會有這樣的行為,就是因為自己永遠在貪瞋痴中。行為如果轉變不了,要想轉變氣脈,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認為氣脈轉變就是得了道,那也是荒唐。聽了多少人氣脈通了,可是現在都到黑茫茫的那個地方去了。

大家共同的問題是,明知四大皆空,但空不了,碰到了緣,處處都在愚痴中。如同我的袁老師講的:「五蘊明明幻,諸緣處處痴」,人人都犯這個毛病,口口談空,步步行有。打坐時,氣脈一來,馬上被感覺牽走了,清凈固然清凈,實際上都在玩弄這個感覺。王陽明到底高明,他說:這些都在玩弄精神。佛經上說這是「戲弄精魂」,沒有真正空得掉,感覺一來,平常的佛學都忘記了。

所以,如果大家在心行、行願方面沒有動搖,不要談四禪八定,更不要想談證果。

《如何修證佛法》

---------------

我常常想到袁老師的詩:

業識奔如許,鄉關到幾時。

慚言精進我,羞對天人師。

五蘊明明幻,諸緣處處痴。

藏珍誰可擬,之子欲何之。

他老人家的好詩很多啊!我想到他的詩,就會念他。「業識奔如許,鄉關到幾時」,我們修行人的業識,一輩子的業力,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的業力帶來的,如水一樣的奔流,如許就是無限的意思,天天打坐修道,不曉得哪一天悟道能夠見到本來面目。「慚言精進我,羞對天人師」,你不要認為自己很精進,一點進步都沒有,那麼沒有出息,自己都不敢面對佛,天人師就是佛。

「五蘊明明幻,諸緣處處痴」,明明知道五蘊皆空,可是妄念斷不了,不該想的偏要去想,像六世達賴講的「不請情人卻自來」,貪瞋痴慢一點都沒有動搖。「藏珍誰可擬,之子欲何之」,《法華經》上的故事,也是禪宗雲門祖師說的「我有一寶,秘在形山」,我們的生命裡頭本來就有一個無盡的不生不滅的寶貝,就藏在身上,你想做什麼?你還去哪裡求法求道啊?道就在你自己那裡,可是自己沒有找到。

《南禪七日》

******

讚賞

可通過識別下方二維碼轉賬支持本公眾號。

******

(年終特惠)《佛歷2018》(識別下圖二維碼進入購買頁面)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我把最要緊的方法告訴你們,懂不懂就靠你們自己了

TAG: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