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奔三」了,程序員,你該怎麼選擇未來的路?

「奔三」了,程序員,你該怎麼選擇未來的路?

摘要: 古人說「三十而立」,對於類似於「奔三」的程序員而言,也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了,是繼續深耕於技術,還是轉向管理和其他。其實無論是怎樣的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叩問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才會找到一切問題的答案。

其實對於程序員這個行業到底是不是吃「青春飯」的爭論,從未停歇過,大家往往各執一詞。其實,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成為程序員,走進互聯網行業的原因以及目標都不同,很多的人簡單的就是因為熱愛,所以走進這個行業,所以喬布斯在車庫裡創辦了蘋果公司,比爾蓋茨連大學都沒來得及完成就創辦了微軟,直到今天,在美國的矽谷還有數不勝數的「大齡」程序員依然戰鬥在軟體開發的第一線,並非他們技術成長太慢,直到今天還只是程序員,而可能恰恰相反,他們卻是程序界的大牛,或許親自寫出了某種流行語世界的語言或者框架,代碼是他們一生所愛,相比於與人打交道,他們更喜歡使用機器的語言。當然也有很多的程序員,當自己在技術上走向成熟之後,選擇了轉向管理層或者技術高層,不在會去寫一行代碼了,這樣的路或許也會非常精彩。

古人說「三十而立」,對於類似於「奔三」的程序員而言,也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了,是繼續深耕於技術,還是轉向管理和其他。其實無論是怎樣的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自然也沒有對和錯,其實只有夜深人靜時,叩問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才會找到一切問題的答案。本文就為大家整理了網友們在知乎上關於程序員職業發展和轉型的一些觀點,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借鑒,當然最終還是要Follow Your Heart!

憤怒的泡麵:

遊戲人生:

本人也是30+程序猿一枚,有過5年大公司經驗,4年自主創業經驗,現在創業失敗,又回到行業數一數二的大公司蟄伏,個人感覺本人經歷比較符合你說的情況,我按照我的經歷來談談想法吧。分3個階段來看這個問題吧:1.年輕幻想期:本人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一個身處二線城市大公司工作,因為一點狗屎運吧,從實習半年到轉正就升任主程(別驚訝,只是因為新開了一個海外業務部門,外加人緣也還不差,部門老大點名要我過去),1年升任程序經理(本人遊戲行業,程序經理最多團隊人數達到15人)4年項目經理(團隊規模80+)。雖然沒有什麼大成項目,但是一步一步的過快提升還是讓人有點沖昏頭腦,我最開始是作引擎的,後來一步一步升任管理後,技術也就一點一點的放下,到了最後一個項目的時候,因為感覺到了瓶頸期,而且公司老總那邊做了一些那個時候覺得為人不齒的事情(其實就是卸磨殺驢,現在回頭看也比較釋然),毅然決然的離開選擇創業,加入互聯網大潮。

總結:1階段的時候是,選擇2,無怨無悔。2.老成磨礪期:從公司出來後和以前的同事一起四處拉投資,算是團隊實力不錯吧,拉到一份500w+的投資,開始了現在回想都是噩夢的夢想之旅。在長達4年的創業裡面,看到了太多人性的醜陋,細節我不想多說了,也許未來我會寫個總結髮到知乎上來,讓以後更多的朋友看看不要再走我犯過的錯,走我的老路,一句話帶過吧,在那個創業公司,我做過程序開發,程序經理,數值策。

朱虹:

我雖然不是一個程序員。但也有過類似這種問題的困擾。 是繼續加強學習?還是要轉到相鄰的領域?還是要自己創業?

其實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相關聯的,你要有一個目標,然後分成小階段的去實現,不是說你想創業就創業你想轉行就會一定成功。

首先,從做程序員的角度思考,如果要轉行做銷售 ,那麼我認為,IT行業 程序員對於客戶的交流能力,是薄弱點。還是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合適。可能你覺得自己的溝通能力還不錯,但是等你見了真正的業務員 公關 或者和服務行業的人打個交道 吃個飯什麼的 你就知道自己弱到什麼樣了。不過凡事沒有絕對,如果要是和一個老的銷售配合,你又懂技術 和客戶溝通起來就遊刃有餘了。

做運營,我接觸互聯網行業也有4,5年了。我真的不覺得,程序員運營很牛,懂的都是皮毛。首先他們的思維就是不同的。 做運營的人,他會去思考,做什麼東西有發展,市場現在最好做的是什麼,哪裡有推廣的突破口,然後在決定,要做一個什麼東西。 而程序員則是,我想做一個款什麼樣的產品,感覺是用戶缺少的,但實際的推廣策略,是根據產品出來之後,在慢慢制定的,但推廣結果好壞,「未知」。

所以說,在思維上,兩者就出現差異。如果你決定要做運營,還是要 早早的提前接觸這個圈,慢慢的了解深入之後,在轉吧。 自己創業,牽涉的問題就更多了,以上所有的東西不管是運營,技術,銷售,你最好通通都要了解,有自己的思路方向。 經驗豐富又善於思考,有一定領導能力的程序員 , 我覺得做PM還是蠻不錯的。 所以說,如果你想轉行,就趁早針對某一方面趕緊下工夫研究,不要只是在想啦。要去行動。祝願各位奔三的同志,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程序獵人:

首先,更正一個概念,做IT這行,並不是除了程序員就是項目經理(PM)。這行業發展了這麼久,分工已經很多了。30歲以上的程序員有沒有?答案肯定是 有!我還見過將近30歲才開始改行做程序員的呢。以前是鍊鋼的還是賣服裝的記不清了。

但如果是狹義的程序員定義,你做好幾十年,估計你不會願意做的。

我這裡的狹義的程序員,指的是不做設計,按照詳細設計寫代碼的人。

如果不是狹義的程序員,走技術路線,據我所知至少有以下非PM的發展路線:

架構師:對業務諮詢師為客戶制定的技術解決方案進行分析並選擇最適合的軟體硬體實現架構及方案

計算機技術領域專家:某一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專家。比如Java專家。一旦架構師決定使用Java技術來實現產品,此人可以進行設計、並指導團隊完成技術實現。

技術研究員:對最新的技術進行了解、研究,甚至是創造最新的技術。

當然,我的見識有限,可能還有其他更多的選擇等待著你。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可能有更多的分工出現。

總之,前途一片光明。

但,切記一點,一定要讓自己保持提高,不然一切都是浮雲。

牛輝: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程序員的職業發展思考的文章,然後聽了場公司一個寫了10年代碼的程序員的培訓,工作後也和蠻多的程序員合作過,程序員的自我修養如何修鍊,才能有比較好的職業發展路徑,站在PM的角度談下自己的想法僅供參考:

1.事情做得專業的前提是能關注到細節

我覺得細心謹慎是程序員最基本的修養和素質,邏輯能力啥的倒是更為上一層的事情。整天想好的演算法和架構是沒有用的,你知道當你跟產品經理說解了半天的bug是因為少了個分號的時候,產品經理心中鄙視的是多麼的波濤洶湧么。 如果連這些代碼基本的細節都不能注意的話,談何其他呢?

2.尊敬每一個人就像尊敬代碼一樣

很多程序員是傲嬌的,覺得產品就是自己做出來的,其他的人都是輔助的。所以很多程序員心裡是看不上產品,測試的,也就造成很多溝通障礙。首先上面這種人一定一輩子只能寫代碼,哪怕技術再牛.我不太認同寫代碼只能寫到30歲,但是程序員30歲之後,要想有更大的發展,那麼做團隊管理,要麼做技術諮詢,才能讓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的經驗擴大化,那麼這個時候,卓越的溝通能力往往成為關鍵。

3.用經驗堆砌出你的產品技術全局觀

這個就涉及到架構方面,產品經理提出需求,不僅僅想聽到的是這個需求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這麼簡單,而是如果可以做,那麼開發成本是怎樣的,會對目前的系統產品模塊造成哪些影響,有哪些的risk,如果不可以做,有沒有好的替代方案或者簡化方案。

如果在需求評估的時候,PM可以得到這些答案,一定會跪舔你的。當然,另一方面,如果在前期評估中,這些都沒有想到的話,後期造成的種種後果也是需要程序員自己承擔的。

4.做好情緒管理

理論上,程序員都是冷靜的。但是現實中,情緒衝動的也是蠻多的,我不知道這樣的性格會對寫代碼有何影響,但是因為情緒影響了判斷就不好了,例如因為需求反覆修改就索性說這個代碼實現不了這種事情,終究會對自己的信譽造成很大影響的。這種事情我經常遇到。。。

5.技術要做到精益求精

編程語言那麼多,多語言的程序員雖然搶手,但是如果是半瓶水的水平,估計也是沒人願意要的。現在程序員非常多,是因為這個行業入門的門檻非常低,也就造成行業的水平參差不齊。做一個網站很難么,找個現成的框架,懂點資料庫,建個數據表,前端再找個現成的模板,修修改改一個網站就出來了。但是滿足這樣就完了?那麼水平可能永遠就是這樣了,其實這其中每一個點都是可以研究的很深的,比如網站的大數據存儲,如何提供程序並行運行的效率,未來計算機行業的技術分工會越來越細,任何一個方面的專家都是相當有用的。

6.職業規劃,其實你沒的選

聽一個前輩講,自己也對職業也很迷茫過,後來索性去創業了,但是失敗的一塌糊塗,最後才明白,自己最會的還是寫代碼,最懂的還是Java,有時候其實你沒的選。

7.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技術是永無止境的,好的程序員必須保持對於新的技術敏感度,保持學習的熱情 同時看書學習可以更多的得到思維模式,可以在最快的時間發現問題的所在 如果沒有好的思維模式,很多程序員遇到需求了,先百度,看看有沒有相似的代碼,遇到bug再去百度下,看看別人是怎麼解的,這種永遠只是碼農而已 聽說一本好的程序書籍至少要讀12遍才能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ava吧 的精彩文章:

springAOP——可以提升開發效率的神器

TAG:java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