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尚本來可以吃肉的,這位皇帝做了個推理,和尚從此只能吃素了

和尚本來可以吃肉的,這位皇帝做了個推理,和尚從此只能吃素了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做和尚是不能吃肉的,佛經《戒律廣本》中有記載:佛教禁止吃葷。

(佛陀講經)

然而這個「葷」,最開始卻並不是指肉食。佛經里講的葷,讀音不是「hun」,而應讀作「xun」。也就是「熏」,指氣味熏人的蔬菜。在《梵網經》中記載得更加清楚:「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是為五辛。」

但後來,葷漸漸演變成了肉食。

那麼,我國的和尚不能吃肉,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呢?

這事要說到南北朝時期兩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在建國之初,蕭衍是非常重視儒家思想的,還親自寫《春秋答問》等書,為大臣們答疑解惑,在朝中形成了學習古聖賢的良好風氣。

但他在位多年,經歷了太多事情,一時間心中升起了看破紅塵的想法。於是,他決定換種活法,從儒家轉投到了佛家門下,很快成為了佛的虔誠信徒,開始篤信佛法。

根據史料記載,蕭衍大力推行佛教文化,在各地瘋狂修建寺廟。當時全國的大小寺廟一度達到兩千多個。為了便於國民們朝聖,蕭衍還重點打造了幾個旗艦寺廟,像其中同泰寺、解脫寺、大愛敬寺,就修建得氣勢恢宏,規模之大令人咂舌。

唐朝詩人杜牧也曾在詩中感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蕭衍)

大興寺廟還不算什麼,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蕭衍自認為塵緣已盡,便親自前往同泰寺出家,與眾多僧人同吃同住。結果僅僅三天,就被大臣們請回了皇宮。不得不說,蕭衍能放下整個江山和榮華富貴,去過苦行僧一樣的清苦生活,絕對算得上是佛教的最忠實擁躉了。

雖只有短短三天,但蕭衍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回來之後他大赦天下,並將年號改為大通,比「普通」更加「通」了。

不過,大約梁武帝實在太喜歡出家了,雖然「大通」了,還是覺得不夠。於是又在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到同泰寺。這次他舉行了一個「四無遮擋大會」,脫下龍袍,換上僧衣,第二次出家。

到了第二天,他還當眾講解《大般涅槃經》,完全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

大臣們和上次一樣,不停地勸說蕭衍回宮。蕭衍當然不想回去。於是群臣開始捐錢,到了二十五日,群臣已經向寺廟捐了錢一億。蕭衍見此情景,不敢再堅持,又於二十七日還俗。

等到546年,蕭衍第三次出家,這次大臣們用了兩億才將他贖回。

次年,蕭衍又第四次出家,這一次他在同泰寺感悟了三十七天,大臣又用了一億錢才將他贖回。

(蕭衍出家)

前後算下來,武皇帝蕭衍一共出家四次,朝廷總共耗費了四億錢。

蕭衍不敢再出家了,出家可就傾家蕩產了。

雖然蕭衍最終沒有出成家,但是,他在有限的出家歲月里,卻對佛教做出了一個特別的貢獻。就是他寫了一篇《斷酒肉文》的文章。在文章,他提到一個重要觀點:僧人都必須吃素!

為什麼僧人必須吃素呢?他是這樣推理的:既然佛教是不準殺生的,那麼自然也就不準吃肉。或者說,只有不吃肉,不殺生這條清規戒律才能真正落實。

於是蕭衍規定:全國僧人從此必須吃素!

蕭衍不但如此規定,他還以身作則,不近女色,不吃葷。甚至要求以後祭祀宗廟,都不得再用豬牛羊,一律用蔬菜來替代。

結果這件事遭到了朝野上下了一陣反對:不行啊,陛下不吃葷,可不能要求神仙也不吃葷啊!如果我們祭祀的東西神仙不要,那誰來保證我們來年的吉祥順利?蕭衍迫於壓力,最終決定中和意見,允許百姓用麵糰捏成了牛羊的形狀去祭祀。

(參考資料:《梁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歷朝滅亡都有遺老遺少,為何秦朝滅亡時,全國人民都是歡呼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