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悲情的民間故事,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民性

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悲情的民間故事,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民性

《楢山節考》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殘酷的日本的民間傳說。相傳在古代日本的信州,某些偏遠的山村因為食物的緊缺,男性一到70歲,女性一到60歲,就要由家中的長子背到最近的山中,任其自生自滅。該片中的女主角阿玲婆眼看就要到60歲該上山的年紀,但她仍然牽掛大兒子的續弦和小兒子的婚事,不能夠安心赴死,經過重重難關,阿玲婆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最後被大兒子背上山中,這時下起了鵝毛大雪,大兒子遠遠望著自己的母親,感覺她像極了另一座大山,這肯定也是阿玲婆自己想要的結局,影片到此結束。

日本和德國一樣,是具有嚴格理性思維的國家,你可以說他們不懂得變通,或者死腦筋,他們兩個民族——大和民族與日耳曼民族充滿著殘酷的或者說是變態的理性。這也是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日本與德國兩個國家能夠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歐洲的策源地的原因之一,因為變態的理性象徵著極高的生產效率和再生產效率。同樣的透過影片,其實能夠作為一個了解日本國民性的典型窗口。

2014年《中國日報》的一份統計報告:中國人對日本的負面態度:98.2%;日本人對中國的負面態度:90.1%。問題是統計人群中只有2%的中國人去過日本,只有12%的日本人來過中國。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日本人忌諱土葬,認為你的肉體會被蟲子咬,會腐敗是罪大惡極之人才會遭遇的,偏愛火葬。這是獨特文化孕育的日本國民性,苯尼迪克特在其成名作《菊與刀》中精彩的論述了日本人的性格,好鬥又非常溫和;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方式。可以說是一針見血的表述了其國民的平均性格。

這是一個喜歡「一切都在預料之中」的民族,萬事都是主動期求,不是被動的,更不能是別人強加的。這個民族對名分有著與生俱來不可割裂的情義。在日本,作為一個專業的工作者,對其專業上「名分的情義」要求十分嚴格,但是,卻不一定靠我們所理解的高度專業水平來保持。這個民族的復仇文化恐懼「韜光養晦」,而且雪恥後世界才能恢復平衡,只要是洗刷污名的復仇,就不能說他犯了侵犯罪,他只不過是算清了舊賬。日本人認為,只要受到的侮辱、毀謗以及失敗未被雪除,「世界就不會平穩」。日本信仰神道教,而神道教中人死皆成佛。中國文化:承認因果報應,相信「死有餘辜」。日本文化:人死都可以變成佛而進入神社;一切罪惡在死後都不會受到懲罰;日本人對輪迴觀念是很陌生的。雖然日本人容易接受報恩的思想,但是樂於接受他人的恩惠在日本人心中有著更大的困難。

這是一個獨特的民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淡水魚 的精彩文章:

李湘炫富方式和她比簡直是「小兒科」,同是富豪,差距卻如此之大

TAG:娛樂淡水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