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上哪個帝王最厲害?

中國歷史上哪個帝王最厲害?

1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11月14日),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出身軍人家庭,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

趙匡胤可謂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創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為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明了「大小盤龍棍」,就是後來的雙節棍。同時他還是一個勤學的皇帝。在他幼年時,其父曾一度要他棄武學文,替他請了一位很有學問的先生,給他打下紮實的文化基礎,懂得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且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據說好學已達到了「手不釋卷」的程度。

2李世民

李世民生於貴族世家,18歲隨父舉兵反隋,統領三軍,為唐王朝統一全國立下了頭號戰功。隨後成為唐朝第二代皇帝,史稱太宗。北方草原民族突厥首領一直窺視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立根未穩之時,親率二十萬鐵騎威逼長安,兵臨城下,唐朝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生性強悍善於用兵的李世民處亂不驚,親率大軍擊退強敵。隨後李世民審時度勢,力排眾議,做出了傾其府庫向強大的突厥媾和以換取國家生養發展時間的艱難抉擇,從而使國家民族避免了覆亡滅族的危險。

胸懷大志、性格堅韌的唐太宗決心儘快帶領軍臣民眾振興大唐,消滅稱雄北方多年的突厥,實現國家一統,重振大漢雄風。在以後的三年多時間裡,李世民卧薪嘗膽,勵精圖治,他一方面發展生產,增強國力,另一方面加強軍隊訓練,提高唐軍的戰鬥力,打造出了一支能夠與突厥鐵騎爭鋒的騎兵。

唐朝對荒漠梟雄的反擊戰終於打響,按照李世民的精心計劃,一支具有超強作戰能力的精銳騎兵千里迂迴到突厥大軍背後發起突襲。飽含報國熱情的大唐將士同仇敵愾,大獲全勝。唐太宗以超凡勇氣和軍事才能,統帥唐軍一舉擊退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實現了國家的大統一。

戰爭過後,太宗為了讓國家迅速走向和平建設的軌道,竭力摒棄仇恨,實行民族團結政策,大膽地將處於災荒中的數十萬游牧民族部眾遷徙到內地,將良田劃給他們耕種,讓游牧民族絕處逢生。

這次規模宏大的人口遷移拯救了草原百姓,他們深為唐太宗對各民族愛之如一的博大胸懷所感染,幾百年間兵戈相見積澱下來的矛盾得到化解,各族兒女在大唐廣闊疆域內和睦相處,共建東方強國,進一步實現了民族大融合。

3劉秀

在東漢王朝開國戰爭中,劉秀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他善於把握戰機;長於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精於避實擊虛,奇正並用,運動殲敵;勤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戰術;強調連續進擊,不給敵人以喘息和反撲的機會;重視利用人和,唯才是舉,使麾下將士能充分發揮才幹;所有這一切都說明劉秀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劉秀的統一離不開武力,但他在運用軍事打擊的同時,注重採用種種靈活手段,爭取以和平方式降服對手,可謂仁至義盡,這在古代帝王中更不多見。

劉秀的「柔」中蘊涵著「剛」的一面。「剛」是以削其力,「柔」是以籠其心,盡量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勝利,即使在力量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也力求不戰而屈人之兵。馮異出征關中,劉秀戒之曰:「今之徵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定河北,招降銅馬三十萬眾;取洛陽,降納殺兄仇人朱氏且封以高官等。在劉秀的影響下,其部將也多能以此法取勝。

4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國名將後代項羽率八千子弟兵起義,兩路分兵攻取咸陽掃滅秦國,項羽欲統一全國,與沛公劉邦決戰五年,最後不聽亞父范增之言,九里山誤中韓信大陣,楚軍全軍覆滅,項羽自刎烏江。

楚霸王項羽的一生,生逢亂世,相機而起;勇冠三軍,叱吒風雲;引兵北上,逐鹿中原,問鼎咸陽,裂土封王,最終卻因他自身性格弱點釀就了他的人生悲劇。隨著烏江渡口的那一道長劍血光,項羽的悲劇命運划上了一個令人遺憾的句號。

5秦武王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秦氏,名盪,亦稱秦武烈王,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體壯,勇武好戰,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賁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

提起秦武王,單看一個武字,那就已經能說明他的歷史作為了。有一次,秦武王觀摩周王的傳家寶貝——九龍神鼎。據說這九個鼎是當年大禹治水後收取全國的貢金,依照全國的九個州而鑄造的。秦武王向管九鼎的官員問九鼎有多重?官員們一聽,便說道:「應有千斤之重,人恐怕是拉不動的。」

武王身邊猛士孟賁覺得自己是該表現的時候了,便急忙「毛遂自薦」。可是鼎太重,孟賁擺弄了半天也只舉了半尺高,想再舉高點也不可能。孟賁不甘心,拚命的一用力,結果撕的一聲,孟賁的臉面頓時撕裂,血流不止。秦武王看見孟賁栽了跟頭,便想自己也去威風一下。也不顧其它人的阻擋,走過去抓起大鼎,就將大鼎拚命的往上舉。可是大鼎太重,秦武王也一樣只舉了半尺就沒辦法了。秦武王是個好面子的人,丟臉的事豈能做?猛士孟賁只舉了半尺,我起碼也要舉個一尺!

想著想著秦武王便向前跨了一步,結果這一跨,秦武王的身體重心頓時沒了,手一松大鼎轟的一下砸在了武王的身體上,武王頓時被疼的昏死過去。身邊的官員們見武王被砸的如此的慘,都嚇了個半死。秦武王被砸出了內傷,當時的醫術又不發達。夜晚,秦武王便倒霉的死在了驛館裡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大重刑犯 的精彩文章:

商鞅變法,為什麼縣制重要,軍功制不重要?

TAG:八大重刑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