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向俄羅斯採購無果,西方斷言中國無法生產,殲15降落讓其改口

中國向俄羅斯採購無果,西方斷言中國無法生產,殲15降落讓其改口

航空母艦在二戰中迅速取代戰列艦成為各國海軍發展的新核心裝備,在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之後,航母技術不斷成熟且戰力也越來越強,逐漸成為了各海軍大國的專屬武器裝備。目前美國海軍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同時也是作戰能力最強的航母艦隊,而中國為了讓海軍更快且更好的走向深藍,中國也開始組建自己的航母艦隊,目前國產002型航母已經下水即將海試,其實中國航母發展之路並沒有這麼人們口中的那麼簡單。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以20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烏克蘭黑海造船廠購買了一艘還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號。該艦原本是為蘇聯北方艦隊建造的,但是因為蘇聯的解體在完成56%的建造任務之後就被迫中止。在幾經周轉之後,於2002年在拖船的牽引下抵達中國大連造船廠。據當時接受的工程師回憶:當時航母簡直就是一個廢船,銹跡斑斑,能不能順利完成改造還是一個問題。不過在造船廠工程師們的努力下,航母開始了漫長的改造計劃。

因為中國沒有建造航母的經驗,所以很多航母的設備和零部件都必須重新進行研製生產。航母除了動力系統和電子系統之外,協助艦載機降落在航母甲板上的助降系統也是非常關鍵的,其中保證艦載機安穩停留在甲板上的攔阻索成為了這套助降系統中最核心的設備。考慮瓦良格號與俄羅斯海軍裝備的庫茲列佐夫號航母屬於姊妹艦,當時中國就提出向俄羅斯採購數套攔阻索用於研究的請求,但是俄羅斯以攔阻索等設備屬於戰略武器裝備一口回絕了中國的請求。在向俄羅斯求助採購無果之後,中國就開始了國產攔阻索的研製之路。

獲悉中國攔阻索遇到了研發問題之後,西方海軍專家一致認為,中國航母基礎基本上為零,再加上中國技術儲備不足。由此西方直接斷言中國根本無法攔阻索在內的任何航母設備和武器系統。但是在受到西方的譏諷之後,中國工程師並沒有選擇大打口水仗,而是選擇去刻苦專研如何能生產性能更好的攔阻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1年央視公布的遼寧艦海試畫面中,一架國產殲-15艦載戰鬥機在航母甲板上順利降落,艦載機的尾勾牢牢勾住了國產攔阻索。在看到這一幕後,西方海軍專家紛紛改口表示,中國在航母領域的進步是非常令人吃驚的。特別是在前段時間,馬偉明院士透露,國產電磁彈射器和電子攔阻系統已經研製成功,預計會安裝在003型航母上。攔阻索和航母都證明了一件事情:外國人能做到的,中國也可以,而且還會做的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凡軍事觀察 的精彩文章:

印度稱成功研發電磁炮,技術領先中國一代?美專家直言:還差得遠

TAG:李凡軍事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