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題:「新風口」還是「新風險」
新華社上海1月15日電(記者龔雯、杜康)最近,說起2018年的第一個移動互聯網「爆款」,莫過於當下爆紅的直播答題類APP。無論是「沖頂大會」還是「百萬贏家」,其交互性、實時性、可獲利性的特點讓許多人想起了多年前曾一家人端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的益智類電視節目——「開心辭典」「幸運52」等等。
業內認為,這一類型產品目前儼然已經成為新一輪互聯網投資的風口,但短期火爆引發的種種問題已經初現,這類APP未來能走多遠尚有待觀察。
直播答題引爆全民答題狂歡
直播答題在今年年初開始興起,是一種依靠互聯網在線答題贏獎金的活動,每次活動由一名主持人出題,一般有12道選擇題,每道題通常有10秒鐘回答時間。
目前,市場上已有的直播答題類APP有沖頂大會、花椒直播、西瓜視頻、芝士超人等。不同平台在每天不同時段里提供不同獎金,比如11點、19點、20點、21點、22點,對應的獎金額分別為50萬、100萬、100萬、300萬、200萬。12道題目都答對的玩家,可平攤獎金,多則百萬元,少則數元。
記者從花椒直播獲悉,「百萬贏家」活動上線一周,共開展51場次,1.4億人次參與,獎金累計2235萬元,中獎用戶累計近250萬,最高單場單人獎金103萬元。
如何吸引新用戶?記者發現,各大平台招數類似,主要是通過「復活卡」。即玩家邀請好友註冊APP,就能獲得一張,萬一答錯也不怕,可「復活」一次繼續答題。於是,各種二維碼鏈接頻現微信群和朋友圈。
在上海工作的肖亦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次知道直播答題就是因為同學發的復活鏈接,如今自己玩得不亦樂乎。而他這名同學更投入,為了提高答題正確率,把身邊各科「大神」組進一個微信群,每次答題的時候大家一起開著語音,群策群力。
走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為何直播答題在2018年之初火了?記者採訪發現,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門檻低、獎金高、交互強。相比傳統電視節目只看別人闖關,在線直播答題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體驗,而且題型設置較為廣泛有趣,涵蓋地理、體育、常識、社會熱點、物理化學等,難度也不是很大。
「答案三選一,拿獎並非遙不可及,一天數場,很有吸引力。答題的時候,還能碰到自己喜歡的名人在直播中講解知識,代入感很強。」上海一名互聯網產品經理告訴記者,撇開娛樂性,從專業角度看,其本質就是通過有獎競答的模式集聚流量,並依託答題以及直播內容進行流量再定向再引導。
二是政策監管日益加強,直播平台尋求內容創新。艾媒諮詢首席執行官張毅表示,近兩年直播平台受到大量資本追捧,但主打秀場模式受到政策監管越來越嚴格,勢必需要新的內容和模式。直播答題,能改變公眾對於直播即「低俗」的印象,尤其是寒假和春節假期馬上來臨,節日效應可以推高熱度。
三是隨著4G網路、智能手機、WiFi的極大普及,人們在移動端個人娛樂的需求形態也逐漸從圖文音頻轉向視頻。
騰訊雲知識競技解決方案技術總監黃斌表示,作為「沖頂大會」背後的技術服務商,直播答題火了之後,公司的業務也隨之繁忙起來。目前已有十幾家公司表示想接入「直播答題」功能,包括在線教育類、聚合新聞類、電商直播類、遊戲直播類等。
是「新風口」還是曇花一現?
業內認為,直播答題作為新型的「知識變現」,短期在市場上掀起一股熱潮,「直播平台+知識問答+知識變現+品牌植入」的商業模式值得探索。但長期而言,這一新鮮事物的發展前景如何,還需一段時間觀察。
13日,花椒直播在「百萬贏家」的一道直播答題中,將香港和台灣作為國家列入了答案選項。儘管花椒直播對此發佈道歉聲明,表示將加強後續出題的審核環節和流程,但是這種錯誤依然惹怒網友,一些用戶公開表示將「卸載APP」。
14日,北京市網信辦就此依法約談花椒直播相關負責人,責令全面整改。同時,北京市網信辦要求屬地開展直播答題類互聯網服務企業立即進行全面排查,加強管理,確保健康有序發展。
張毅表示,作為具有益智性且參與度高的娛樂活動,內容監控和網路安全必須是第一道防線。知識問答「不懂常識」,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這種問題要解決不了,勢必影響長遠發展。
微影資本合伙人徐東升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直播是互聯網娛樂形式的一種變化,問答類的直播也是直播的一種形式,突然「火起來」跟直播的強互動性、強用戶黏性和直播平台對「拉新用戶」和「變現」的需求密不可分。但直播問答會不會成為一種新的普遍認可的商業模式,「投資界業內也都在看」。
微影資本創始合伙人唐肖明提出,直播答題可能會成為不少平台的「標配」,目的在於拉新、沉澱,但究其根本,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量的增長已趨於緩慢的現實壓力越來越強。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雖然直播答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企業品牌營銷方式,也為直播平台找到一個高性價比的「獲客」渠道,但是,隨著類似產品愈來愈多,用戶會產生審美疲勞,加上高額獎金是互聯網前期打開市場的慣有模式,非長久之計,其背後的可持續性以及盈利模式尚存疑問。
「另外,獎金設置是否有造假,用戶在線量是否屬實,是否使用輔助軟體甚至『外掛』等,這些不僅需要平台的規範管理,更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管。」曹磊說。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