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根據官方媒體最新發布的照片,中國的052D型驅逐艦已經進行過海紅旗-9B艦空導彈的發射。綜合該照片的信息進行判斷,海紅旗-9B艦空導彈採用冷發射方式,而之前曝光的鷹擊-18反艦導彈則使用熱垂髮方式,這意味著052D型驅逐艦採用的是冷熱兼容的共架垂直發射模式。目前052D型驅逐艦已經批量列裝,而且仍將繼續大規模建造,也就是說冷熱兼容的垂髮模式將成為我國主戰艦艇的新常態。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早在幾十年以前,美蘇等國家就已經展開了共架發射技術的研究。具體的可以追溯至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曾經研製出可同時發射艦空導彈和反潛導彈的MK10-7型發射裝置,以及可同時發射艦空導彈和反艦導彈的MK11型發射裝置,蘇聯也曾經研製出可共架發射艦空、反潛和反艦導彈的傾斜式發射裝置。傾斜的共架發射裝置存在著很大的缺點,存在著佔用空間大、反應時間長、火力相對較弱、導彈更換很麻煩和發射盲區大的缺點。

20世紀80年代後,各主流國家開始陸陸續續研製出和配備垂直發射系統,並將共架技術引入到這種裝置之上。因此,目前的共架發射技術一般是指採用這種技術的垂直發射系統。在一流海軍強國的主戰艦艇上,這種裝置已經成為標準配備,其中又以美國海軍的艦艇使用數量最多。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共架垂直發射裝置的優點在於:單艦綜合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可獨立完成防空、反艦、對陸打擊和反潛等作戰任務,並擁有很大的靈活性,可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採用不同的裝填方案;可實現導彈共庫儲存,縮小了發射裝置佔用的空間,使彈藥庫的儲存空間得到增強,單艦火力大大提高,抗飽和攻擊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系統反應時間大大縮短,艦載導彈的儲存狀態即發射狀態,無需對目標進行同步跟蹤和瞄準;可實現全方位發射,不存在發射盲區,而且導彈的最小作戰距離也小。

然而長期以來,不用說艦載導彈的共架發射了,甚至連艦載垂直發射裝置的使用,對於我國來說也是進入21世紀才有的事情。而在此之前,我國對艦載導彈的標準化,發射裝置的模塊化和通用化認識不夠,造成不同研製單位的產品在尺寸、重量和甚至是電纜接線插頭上都有著很大的差異。不僅如此,發射裝置被當作附屬產品來對待,通常一種發射架只能用於一種導彈。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歷史上,西方國家一般採用熱垂髮方式,也被稱作自力發射,蘇聯則一般使用冷垂髮方式,也被稱作外力發射或彈射。兩種方式究竟誰更優秀,在國內長期存在著很大的爭論。而在我國,由於既配備有採用冷發射的導彈,又有採用熱發射的導彈,因此為了盡最大能力發揮單艦的作戰效能,不得不採用冷熱共架的形式。有觀點認為冷熱共架是世界上兼容性最強的發射方式,並指出052D型驅逐艦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這種方式的艦艇,其實在我們之前俄羅斯已經有了。

冷熱共架發射方式適應了更多導彈,但同時也兼具熱發射和冷發射兩種形式的缺點。比如,火災、點火電路故障和誤操作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熱發射裝置中的導彈意外點火。在意外點火時,導彈被牢牢地鎖在發射箱內,發射通道和排氣裝置處於關閉狀態,這種情況會造成高溫氣體無法及時排出,極有可能導致導彈部件被燒壞,甚至發生誘爆的危險。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至於冷發射方式,導彈在出筒之後有可能出現發動機不點火,並回落到艦艇上的情況,危及到本艦的安全。因此在我國相關的技術研究文獻中,更加強調採用相同的發射動力方式,比如《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中的「艦載導彈共架發射技術的應用分析」就有詳細的表述。而冷熱共架技術的使用,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在有些報道中卻將其稱作世界上最先進的共架發射方式,實在令人費解。

中國新型導彈最新細節曝光,冷熱共架已成為主戰艦艇標配

全文完,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