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弒兄逼父,為什麼沒有大臣站在李淵這

「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弒兄逼父,為什麼沒有大臣站在李淵這

玄武門之變,將帝王之家為了爭奪帝王父子反目、兄弟成仇赤裸裸的表現出來,而作為大唐開國皇帝李淵,在繼承人的處理上是很讓人不解的。唐高祖李淵,618年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然後逐步滅掉其他諸侯割據,統一全國。李淵稱帝時,已經是52歲的高齡,自從617年太原起兵起,李淵也是51歲的高齡,古時60歲就是古來稀。作為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竟然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描述的毫無作為,只是靜靜的坐觀局勢發展,然後「心甘情願」的將皇位傳給自己最「心愛」的兒子、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那在這期間,為什麼竟然沒有一個大臣真正的站在李淵這一邊呢?

一、正史中關於玄武門之變的記載

李唐開國至於混一海內,都是秦王李世民的功勞,李淵在晉陽起兵,乃是受了李世民的「脅迫」和「引導」,其實並沒有多少創業的功勞;而李建成沉湎酒色,本無大功,不過是憑著嫡長子的身份才得以正位東宮。因此,李淵曾經多次表示要改立李世民為太子,只是李世民堅決推辭,此事才暫時作罷。齊王李元吉與太子李建成一樣,並無功勛,性格殘暴而又野心勃勃,故二人都不受李淵待見。李建成擔憂李世民會謀奪自己的太子之位,於是以將來立元吉為皇太弟為條件,與之結盟,共同對抗李世民。

李淵年老昏庸,晚年又為女色所惑。建成、元吉於是勾結李淵寵妃,逐漸獲得了其父的好感;而李世民剛正不阿,不肯討好李淵的寵妃,因此遭到她們的忌恨,也逐漸與李淵有了嫌隙。建成、元吉二人於是趁機中傷李世民,挑撥世民與李淵之間的關係。李淵於是日漸疏遠世民,並在二人的慫恿下削弱秦王府勢力,將世民的一乾親信都調出秦王府。之後,二人借突厥入寇之機,說服李淵以元吉代替世民出征。二人打算藉機削奪秦王府精兵猛徹底剪除世民羽翼,並密謀趁世民為元吉出征踐行時,以伏兵殺之,而後逼迫李淵交出政權。

李世民得知後,與長孫無忌等心腹商議對策。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都力勸世民先發制人,「行周公之事以安社稷」。世民猶豫不決,以至於要以占卜來預測吉凶,張公瑾打斷占卜,並說服世民下定了最後決心。隨後,房玄齡、杜如晦化裝進入秦王府,與世民等人謀劃發動政變。李世民隨後進宮,密告建成、元吉二人淫亂後宮。李淵聽後非常吃驚,令世民第二天進宮與建成,元吉對質。李世民回秦王府後,領兵埋伏於臨湖殿。建成、元吉第二天經玄武門進宮參加會審,不意在臨湖殿發現了伏兵。二人慾東歸宮府,被李世民和尉遲敬德殺死。建成、元吉黨羽聽聞二人被殺,集結兩千(一說三千)兵力猛攻玄武門。此時張公瑾一個人及時關閉了城門,宮府兵難以攻入。玄武門禁軍將領敬君弘、呂世衡領軍出戰,寡不敵眾,皆戰死。宮府兵眼見一時難以攻入,便鼓噪要攻打秦王府,尉遲敬德向宮府兵展示建成、元吉二人的首級,宮府兵於是潰散。隨後世民派尉遲敬德入宮,逼迫李淵交出政權。至此,玄武門之變以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二、也有人說史料可信度值得懷疑。秦王李世民繼位後,曾經違反常例,多次提出要閱覽國史,甚至給負責修史的大臣提出要按「周公誅管、蔡以安周」的思想去粉飾「玄武門之變」的前後經過,乃至於對前期征戰中,「隱太子」李建成及齊王李元吉的種種建功立業的行為予以抹殺,同時,將自己塑造成父皇李淵最為欣賞、最為中意,也是諸位重臣最為擁戴的皇位繼承人的形象,取得輿論支持,為皇位來源的合法性造勢、正名。所以現如今,冀希望於能夠在正史之中去查訪關於這段歷史事件的真相,就顯得比較困難,所以通過修史得來的結果,也一定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受到所有臣子的擁立,當然,也就不會記載有任何一位大臣站出來,替李淵說話了。

三、事出意外,準備不足。儘管後來的嫡位爭奪戰愈演愈烈,但李淵根本就沒有料到事情會進展到如此地步,當然也就沒有做任何相關的防範,能做的也只是一味的平衡皇帝、太子和秦王三方的勢力,甚至於當主管星象的太史令傅弈於「玄武門之變」前一天,密告李淵「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時,仍未引起警覺,當然也沒有採取果斷措施,這才導致後來當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握長矛來到李淵身邊執行「貼身警衛」任務的場面出現。

試想一下,在當時秦王李世民還沒有取得宮中宿衛指揮權的情況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將軍,怎麼可能貿然的、孤身出現在當朝皇帝的面前?在他的身後,一定有一支實力相當的衛隊已經牢牢控制了宮中的宿衛。面對「隱太子」和齊王血淋淋的人頭,面對秦王府那群剛剛屠戮了「隱太子」和齊王家眷的兵士,皇帝都已經被人挾持,還有幾個大臣敢冒著掉腦袋的危險,主動站出來替李淵說上一句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任意談 的精彩文章:

她被稱中國歷史第一位女詩人,她的美確立了三千年來審美標準

TAG:歷史任意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