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l 紫砂史上聲名顯赫的陳氏家族
從五百年前的明代開始,宜興丁蜀這個江南小鎮的空氣中,到處都彌散著紫砂匠人們叮叮噹噹捶打泥片的聲音,這富於節奏的聲音從來沒有中斷過。
伴隨在這叮噹的聲音中,一門手藝就這樣生生不息地延續著,與此同時一個家族、一個姓氏在紫砂的歷史長河中聲名鵲起,光耀千秋。
丁蜀鎮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荊溪史上的望族——陳氏家族。
陳氏家族能夠流芳紫砂陶藝史,不僅僅是因為有一位聲名顯赫的陳鳴遠,而是源於由歷代陳氏名工構築的一冊「無雙譜」。
陳德卿、陳子畦、陳鳴遠、陳漢文、陳伯芳、陳礪成、陳殷尚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時代佼佼者,都在紫砂陶輝煌的發展歷程中,演奏出屬於自己、屬於家族的詠嘆調。
《荊溪紫砂器》著錄陳德卿款朱泥調砂壺
《砂壺選粹》著錄陳用卿款調砂壺
陳子畦 蓮子壺
陳子畦制紫砂盤螭龍水呈
《紫砂古調》著錄陳子畦款段泥本色堆泥長方倭角飄口花盆
陳鳴遠素帶壺
《紫砂古調》著錄陳鳴遠款竹筍型水注
紫砂陶器自古至今未設立官窯御場,紫砂陶藝人,可以縱情肆意地發揮自我創造意識,可以口口相傳家族的配泥製作秘訣,可以在器物上留下自信的烙印。
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能工巧匠獨具個性的紫砂作品,還可以透過這些作品上,可知、可考的匠人名字,去更深入了解歷史的脈絡、工藝的演進、風格的變化等。
台灣鴻禧美術館 陳天瑞款調砂四方開光壺
陳礪成制金蟾方壺
陳礪成款 段泥仿湘妃竹筆筒
陳漢文制鴛鴦形水洗
陳漢文款紫泥仿古饕餮紋簠
陳覲侯制紫砂仿古銅花觚
陳殷尚款紫砂菱花式壺
陳伯芳 風卷葵壺
陳氏家族從明末至乾隆可謂是群星閃耀、目不暇接。這樣的精彩紛呈似乎到了清中期卻戛然而止,唯有查閱到清末民初的陳光明,其他再無陳氏名手,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陳光明曾與顧景舟一起在上海仿古,後來顧景舟大師談及當時在上海仿古藝人之中,陳光明的手藝最高。
陳光明制段泥光明石瓢壺


TAG: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