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中的結字

書法中的結字

談結字(理論篇)

臨帖中許多人都會發現,不管自己觀察得多細緻,寫得多認真,實際寫出來的字總會跟字帖上的字有很大出入。但是看一些優秀的臨摹作品確實能臨得非常精。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臨的字不像原帖呢?

小編認為字寫不像原因不外乎兩個:

  • 筆畫的基本功差。如果寫出的基本筆畫不過關,那成字的質量不言而喻。(這個問題小編另有文章分析)

  • 結字水平欠佳。

  • 今天著重來談下結字的問題。

    所謂結字,小編認為主要有兩方面:一在筆畫,二在間架結構。

    初學筆畫與用筆,是把筆畫從字中抽出來,然後仔細分析它的所有細節以及用筆方法,如此使我們簡化分離出重點,然後通過不斷實踐最終把筆畫寫好。然而到了結字時,則要把這些抽出來的筆畫再還原到字中去。這又是一個還原複雜的過程。因為同樣的筆畫,在不同的字中會因字形不同有各種變化。比如歐楷中的長橫,在不同的字中,長短,粗細,傾斜度都會有變化。所以,這個時候各位學習者就要拋開對每個筆畫的定型認識,放開眼界,重新去認識筆畫。相比與之前學慣用筆與筆畫,此時此時的側重點和方法應有所不同。(這種分離再綜合的方法,實在是學習任何學問的不二法門。我們從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分離出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等學科,然後再用這些學科中學到的知識去重新認識世界。)

    有了合適的筆畫,接下來就把這些姿態各異的筆畫組合成字,即間架結構的問題。如左右結構的「尉」是左高還是右高,左邊是不是有斜勢呢?上中下結構的「器」是不是中間最長呢?等等。這方面有幾個專門的書可以參考,比如: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傳為歐陽詢的《結字三十六法》等。但是,這些書只能作為參考,更多的東西需要自己在不斷臨帖中體會學習。

    談理論到此為止,畢竟真的進步還有賴於有效的實踐學習方法。下篇,小編將具體分享幾個在實際臨帖中直接而高效得練習結字的方法。絕對滿滿的乾貨,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惜墨齋一 的精彩文章:

    TAG:一惜墨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