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科學家說「電刺激」能治療上癮,還拿人做了實驗

美國科學家說「電刺激」能治療上癮,還拿人做了實驗

過度飲酒會傷身、暴飲暴食會變胖,這些誘惑很難抵擋,但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就容易上癮。如何對這些行為進行控制呢?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電刺激可能是治療上癮癥狀的方法。這個想法聽起來有些熟悉,不過和楊教授的「電擊治網癮」並不一樣。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老鼠身上發現了這種方法。在實驗中,老鼠除了每天固定吃普通食物外,還另外有一個小時的「暴食」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高熱量食物不限量供應。這樣連續了十天,老鼠就對高熱量食物上了癮,不停地進食。

研究人員在老鼠大腦里植入電極來觀察這種行為。他們發現,老鼠在吃高熱量食物前大腦活動會有明顯的變化,就發生在進食前的幾秒鐘。這種大腦活動本質上就是電信號,而且是可以預測的。這種大腦活動在老鼠吃普通食物和獲得其它獎勵時並沒有發生,這表明電信號確實和吃高熱量食物的行為有關。

研究人員對電信號進行了模擬,然後用 DBS 療法(腦深層刺激手術)將 10 秒鐘電流輸送到了伏隔核(多巴胺的投射區域之一),當電信號強度增加時,老鼠的暴食現象大大降低。而這並不影響它們的其他行為。

圖片來源:IBTimes UK

不過這在人類身上能有效嗎?在徵得本人同意後,研究人員在一個強迫症患者身上做了實驗。這個患者的大腦已經被植入了 DBS 設備,在實驗期間,患者被要求完成一些機械化的任務,完成後會得到一筆現金獎勵。就像老鼠對高能量食物上癮一樣,金錢的獎勵對人來說也是可預期的。在患者完成任務前,研究人員在他的大腦中發現了同樣的電信號。這表明人類對於伏隔核的刺激也是有反應的。

這項研究為治療上癮癥狀提供了一種可能。毒癮、酒癮、性癮等行為本質上是一種精神疾病,它們的特點就是不受控制。通過大腦植入設備,可以對伏隔核進行監測,在行為失控前發出電信號進行治療。

這類似於前面說的 DBS 療法,傳統 DBS 設備發送的電流大小、時間都不夠靈活,只是按固定的模式 24 小時不斷發射,所以只能用於帕金森病這種需要持續治療的癥狀。新一代 DBS 設備則不同,它們只在感應到特定電信號後發射,所以可以用於癲癇病這樣的突發癥狀,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就是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圖片來源:Medical Daily

用電刺激來治療一些疾病確實是可行的,比如 DBS 療法已經被美國 FDA 批准治療帕金森病,但對於酒癮、煙癮、暴食症這些不直接危及生命的「癮」,會有人願意在大腦植入設備嗎?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文章參考:Neuroscienc

編輯:雙筒獵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哥本哈根大學Maersk實驗樓,丹麥/C.F.M?ller Architects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