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賠給日本的2億白銀,日本到底怎麼花的?

晚清賠給日本的2億白銀,日本到底怎麼花的?

原標題:晚清賠給日本的2億白銀,日本到底怎麼花的?


作者:張海鵬,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歷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曾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會長。季我努學社演講嘉賓。


《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中國的寶島台灣以及澎湖列島在《馬關條約》中割讓給日本。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苦心經營的台灣模範省一舉被日本攫走,台灣人民失去祖國庇護,遭受長達半個世紀的苦難。為了反抗日本佔領,台灣人民開展了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的鬥爭。半個世紀犧牲60萬人的生命,台灣人民的愛國情懷,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烈。


按照條約規定,清政府被迫付出2億3千萬兩白銀戰爭賠款,三年還清,還清以前日軍駐在威海衛,清政府承擔三年軍費150萬兩白銀。清政府平均每年需付出8000萬兩賠款,相當於一年財政收入。這是清政府無法承擔的。清政府只得忍痛向法俄、英德銀行團,發起三次大借款,共借得外幣摺合約3億兩白銀,扣除折扣、傭金,實得2.6億兩白銀。此銀交還日本外,所剩無幾。三次大借款,中國除忍受苛刻的政治條件外,經濟上遭受重大損失,36-45年內,中國要付出本息遠遠超過3億兩白銀的數額,可能在6-8億之間。加上幾年後《辛丑條約》本息差不多10億兩白銀賠款,中國被牢牢捆綁在歐美和日本債務單上,國家的貧窮落後是不可解開的結了。


日本從一個不怎麼被人看得起的亞洲國家變成亞洲巨人,變成軍國主義-帝國主義國家。通過《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牢牢地把琉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也把本來屬於台灣的釣魚島群島控制在自己手中,霸佔台灣成為他的第一塊殖民地,還在中國承認朝鮮獨立的名義下實際控制了朝鮮半島,為1910年吞併朝鮮打下了基礎。中國付給日本的賠款,摺合成3.58億日元。這是當時日本想都想不到的一筆巨大收入。日本內閣大臣井上馨說,看到這樣大的財富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頓覺無比地富裕」。這筆巨款中近2.7億日元轉入臨時軍費和擴軍支出,用作擴充海陸軍等軍事費用以及擴大軍事產業基礎。其中建立八幡制鐵所(今天屬於「全日鐵」)這樣的大型鋼鐵廠,只用了58萬日元。同時它還提出5000萬日元作為儲備金,建立了金本位制,打下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礎。可以說,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軍事工業基礎以及教育基礎,都是靠甲午戰爭中攫取的不義之財。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日本在1905年取得了對俄戰爭的勝利。也就是這個基礎,成為此後日本制定大陸政策,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企圖一舉滅亡中國的奠基石。第一次中日戰爭(甲午戰爭)和第二次中日戰爭,帶給中國人民無盡的苦難。



歐美列強看見東方剛剛崛起的小國日本打敗了中國,便認為這個東方巨人已經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這個巨人的「遺產」的時機已經到來,便紛紛在中國佔領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搶佔路礦權利,控制中國經濟命脈,中國名義上保持著獨立的地位,實際上處在半瓜分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日本NHK採訪張學良:九一八事變當晚,你在做什麼?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