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推子舊剃刀!濟南「四姐妹」37年共營一家理髮店

老推子舊剃刀!濟南「四姐妹」37年共營一家理髮店

「今天是濟南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1月10日早上,伴著電視里早新聞的聲音,宴吉蓮拎包出門的時候,隨手拎起了件厚外套。

下樓,步行5分鐘,宴吉蓮來到了一家名為「梁南理髮店」的門口,此時,李玉芹也來了,兩人進門,一個把剪刀、推子拿出來,一個把毛巾晾出去。這樣的行程,兩人已經做了37年,從「四朵金花」到現在的「三朵」,從舊址到新店。

四朵金花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1981年的農曆「二月二」,是俗語中龍抬頭的日子。在市中區二七新村中街的一處臨街房前,圍觀的人等著這家理髮店「揭蓋頭」。

在當時,這算是家時髦理髮店,店裡的四位女理髮師,師從「中國理髮廳」的老師傅,被稱為「四朵金花」。

洗頭髮和刮臉都用肥皂,染頭髮染黑色,燙髮只需幾塊熱毛巾一纏。這些當年「洗剪吹」的流程,被完完整整的從1981年帶到了2018年。

一把用了37年的理髮椅

襲普蘭、宴吉蓮、李玉芹、劉素華,分別出生於1953年、1955年、1955年、1955年,正是四朵金花。

「原來有四個,現在剩仨了,另一個家裡房子是一樓,自己幹了。」2017年7月初,梁南理髮店所在臨街房拆遷,四個理髮師中的劉素華選擇獨自開店,舊址東側「陽光美業」的店主李全主動向另外仨姐妹伸出橄欖枝,8月份,襲普蘭、宴吉蓮、李玉芹將梁南理髮店重新開張。

1月10日早上,記者來到梁南理髮店新址時,趕上襲普蘭休班,店裡只有宴吉蓮、李玉芹,聽說記者來採訪,兩人表示「不能拉下大姐」,宴吉蓮一個電話過去,5分鐘後,穿著紅羽絨服的襲普蘭出現在店裡,進門後就走到李玉芹身旁和她捲起杠子來。

「耽誤您休班了。」聽到記者的這句話,襲普蘭笑了笑,手上利索的卷著杠子:「這有啥,沒事就來上班吧。」

80年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上午9點半左右,梁南理髮店已經客滿。沙發上是卷著杠子,纏著毛巾的女客,椅子上是準備剃頭的男客。58歲、60歲、64歲、76歲……屋外是2018年,屋裡的話題是上世紀80年代。

「中國理髮廳、珍珠泉、奇美、小神仙,這都是當時濟南市有名的理髮店,哈哈,你們年輕人不知道。」王芸梅是「梁南理髮店」的老客,80年代初,她剛參加工作,風華正茂,是一位追逐最新髮型的時髦人。

「當時工資一月20多塊錢,我在奇美花了10來塊做了個頭髮,還得瞞著家裡人,家裡老人不讓燙。」對王芸梅在頭髮上的高消費,引起了店裡人的一片「唏噓」。「我鉸個頭才2毛來」「中國理髮廳里一個姓莫的老師傅剪得最好」「對,那個『小神仙』也不孬」……

店裡又有人推門而入,「來了啊」,李玉芹迎過去,「他家在劉長山那邊,老公安了」,店裡的人紛紛向記者介紹起了剛進門的李興章,老人今年76歲,自1984年至今,一直在梁南理髮店剃頭、刮臉。

「當時來這買菜,那時候還是市郊來,周圍一片莊稼地,進來理了一回頭,30多年了,就沒挪過地兒。」

倒兩回公交車,李興章從家到梁南理髮店需要一個小時。「這還是近的呢。」李玉芹說,雖然理髮店是當時二七街道梁南居委會為服務居民而開的,但來理髮的人,從解放橋、甸柳庄到轉山西路都有,都是幾十年的老主顧。

老手藝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梁南理髮店外的世界,「洗剪吹」的生意在飛速發展,東北人、溫州人、上海人,把一個個新潮的美髮店開到濟南的商圈裡,開到寫字樓里,但,外面的事似乎與它無關,37年,這裡保持著穩定的客源,用著上世紀80年代的技術,講述著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

「他們都是老手藝,我也去過別的理髮店,不行,洗兩次捲兒就開了。」家住世紀佳園的孫貴香慕名而來。

此時,王芸梅的卷燙好了,拆完杠子後,頭髮油亮,小卷有彈性。「你就看著吧,一年不待變形的,咱剪的時候已經把形狀定好了,你覺得高的地方就壓壓,矮的地方就抓抓。」宴吉蓮示範著頭髮的打理辦法。

1978年出生的李全,是去年7月份向拆遷後的仨姐妹伸出橄欖枝的店老闆。學過新潮理髮的他在一旁說:「他們卷頭髮,剪頭髮都有一套,這是老手藝,這幾個月,我跟她們學到了很多。」

襲普蘭告訴記者,杠子的鬆緊度、纏毛巾的溫度都會影響頭髮出來的效果。刮臉更已是當今理髮店裡已消失掉的服務:「俺感覺俺們幾個死了,這技術就失傳了。」

記者手記

相守37載

襲普蘭、宴吉蓮、李玉芹、劉素華來自章丘、仲宮、菏澤等地,因為都是「一個莊上的媳婦」,一起學美髮,從剪次頭2毛到15元,她們每人一周休一次班,其餘的時間遵循著「早八晚六」,一晃37年。

「三個女人一台戲,四個女人沒紅過臉。」這是四姐妹的相守之道。她們說「到一塊兒了就是緣」,她們說「看人要看長處」,她們說「想矛盾誰都有矛盾,能包容那麼誰都不孬」。在濟南,梁南理髮店已經成了一種標識,人們走進這個小小的理髮店,不僅是記錄將要消失的這門老手藝,還有「從前慢」的那段記憶。

開業時那把花了200多元、200多斤的椅子躺著刮臉還不錯,老客們依舊每隔一段時間就來坐坐,60多歲的姊妹幾個也沒準備退休養老,繼續著迎來送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女報 的精彩文章:

「瘋女人」的奧斯卡

TAG:都市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