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蛋雞生產中存在的用藥誤區

蛋雞生產中存在的用藥誤區

濫用抗菌葯的問題早已是農村養雞業中普遍性問題。抗菌葯的濫用一方面使耐葯菌株迅速增加,給傳染病的控制帶來困難,另一方面破壞了雞體內正常菌群的平衡,造成飼料消化率降低和維生素需要量的增加,農村養雞存在哪些用藥誤區呢?

一、養雞戶的誤區

1、稱量不準或比例不當。有的養雞戶用藥時不準確稱量,只是估計用藥,往往用量偏多,造成中毒。最常見用藥比例"ppm"是1:1000000,養雞戶最易搞錯.

2、不按療程,用藥時間過長或過短。不少養雞戶不按療程服藥,要麼長時間使用同一藥物,要麼用藥1-2天後不見療效就更換藥物。殊不知每一種藥物都需要一定的療程,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長時間使用同一種藥物,不僅使致病菌產生耐藥性,還使雞體慢性中毒;不到療程就更換藥物,服藥時間過短,常常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期,導致病情加重。

3、不懂藥理,任意加大劑量。一些養雞戶在用藥後不見療效時,常常治病心急,隨意加大劑量,有時竟是正常用量的3-4倍,這不僅浪費藥物,還造成藥物中毒或疾病加重。

4、給藥方法不當。給藥方法有飲水給葯、拌料給葯和注射給葯。飲水給葯和拌料給藥方便快捷,而注射給葯工作量大,一些養雞戶往往圖省事或者條件限制,所有藥物都採用飲水給葯或拌料給葯,常出現藥物無效或藥物中毒的現象。因為有些藥物需特定的給藥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如青黴素的水溶液穩定性差,不宜飲水給葯,只能肌肉注射;慶大黴素等腸道不宜吸收的藥物,採用飲水給葯也無療效;雞腹瀉時腸道機能紊亂,吸收能力減弱,藥物在腸道內停留時間縮短,藥效難以發揮,因此腹瀉時應注射給葯。

5.不懂配伍禁忌,兩種藥物一起合用,比如氨基糖苷類藥物不能與同類藥物聯用,毒性會加大。不明藥性亂配比,既增加了養雞成本,又延誤了治療時機。

二、獸醫的誤區

1、目的不明,缺乏針對性。無論雞患的是內科病、寄生蟲病、中毒,還是傳染病,一律用抗菌素。應該從飼養管理入手,無須濫用抗生素。

2、為了高額利潤,大劑量銷售藥物。一些獸醫為了追求高額利潤,配給養雞戶大劑量藥物,使雞群輕則慢性中毒,生長緩慢;重則出現急性中毒,雞群大批死亡。

3、用藥不看對象,未考慮雞的敏感性。蛋雞對有些藥物敏感,而用藥不看對象,必然導致產蛋下降,甚至死亡。雞對敵百蟲較敏感應慎用; 磺胺類藥物不僅影響腸道微生物對維生素k和維生素B的合成,還能影響蛋雞蛋殼的形成;氨茶鹼和病毒靈也可引起產蛋率下降;因此產蛋雞應盡量避免使用上述藥物。是葯都有三分毒,在用藥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盡量少用抗菌藥物。(2)預防和治療時,能用1種決不用2種或多種抗菌藥物。(3)治療時藥量要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兩眼距離窄的人,特別適合當HR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