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打羽毛球,要通過手去握住拍柄才能擊球,用手去控制球拍,所以這個控制的銜接是最基本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握拍的規範與否決定著你後面擊球動作。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規範的握拍,符合拍柄的設計和手掌結構,有利於技術的提高;不規範的握拍,會使技術的增長受到限制。

業餘球友對於規範握拍的手法有時不太在意,認為只要把球打過去了就可以了,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正常的人使用不規範的握拍方式肯定會限制你的羽毛球水平。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基本的正反手握拍很簡單,但是一旦在擊球當中就變握拍方式了,這才是我們需要重點的改變的地方,而且隨著水平的提高不同技術的握拍方式會有不同,這是需要在熟練掌握握拍之後去細分的,所以看似簡單的握拍也會變的比較複雜。

簡單的握拍:

握拍主要靠的是拇指與食指,其他三指輔助。把拇指和食指的位置擺放正確了,其他三指順勢握住就是正確的握拍。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拍柄是一個八面體(兩個寬面,兩個窄面,四個側面),先用拇指與食指捏住拍柄的兩個寬面,虎口對準側棱,其他三指順勢、依次貼在食指一側的寬面上,就形成了握拍。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區分正反手的握拍:

正手握拍:食指在拇指上面的,拇指與寬面是不平行的,此時依靠食指發力,拇指控制和輔助發力。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注意拇指的走向,與寬面不平行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注意拇指的相對位置,拇指側面貼在寬面上

反手握拍:在正手握拍的基礎上順時針稍微轉一下,食指在拇指下面或與拇指相等的位置,拇指與寬面平行,拇指頂在寬面上發力,食指輔助。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注意拇指食指的位置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反手擊球

以上是最基本的正反手握拍法,使用時區分正反手的區別,這樣才能發揮好握拍時的控制了。

這個練習方式在家沒事的時候就能進行,熟練掌握兩種握拍方式的切換,因為打球時要經常用到這兩種握拍方式。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分割線---------------------------------------

複雜的、不同方式的握拍

1、在網前擊球,要體會鉗住拍柄的握拍方式,因為網前發力要小而細膩,尤其是搓放勾技術時;當使用撲推挑技術時,發力要握緊拍柄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2、在中場擊球時,正手靠食指(按過去)發力,反手靠拇指(頂過去)發力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看握拍的位置食指彎曲平抽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反手頂過去

3、在後場擊球時,略有不同

1)利用正手位擊球時,通常採用正手擊球,但是在擊球瞬間變成拳式握拍,因為拳式握拍有利於發力。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準備階段放鬆握拍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準備發力階段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握拳發力擊球

2)利用反手擊球時,通常採用拇指食指分別按窄面或側面的方式,兩種方式都沒有錯,要根據個人習慣和擊球線路選擇。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國寶老師的反手握拍,拍面與地面垂直,揮拍時有利於減小風阻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李宗偉採用握窄面(④⑧)的方式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陶菲克採用握側面(③⑦)的方式,同時也可以採用握①⑤窄面的方式,有利於吊對角或者向後抽底線

4、短握打網前,長握擊後場。在網前握拍要靠近拍錐(短握),便於控制更為直接;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在後場握拍要靠近拍底(長握),便於把力量「甩」出來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注意


①握拍時多數處於放鬆狀態,掌心留空,只有在發力時才手指收緊,形成屈指發力。

②如果虎口磨出水泡來說明握拍有問題,可能是一直緊握,忽略放鬆了。

③如果手腕不舒服,也可能是握拍方式的不正確導致手腕機能受損產生疼痛。

④拍面的朝向和拍柄上寬面是一致的,所以想要模仿球星的握拍時觀察其拍面的朝向,模仿時擺出拍面同樣的動作,握住拍柄基本上就是當時的握拍方式。

當然還有錯誤的握拍: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蒼蠅式」握拍除了撲球時使用,其他時候使用這種握拍方式都是錯誤的;其他兩種方式也是初學者常犯的錯誤,手指的擺放位置要對。

昨日戰況(1/4決賽)

男雙

彼德森/科爾丁(丹麥)21-16 21-16李俊慧/劉雨辰(中國)

吳蔚昇/陳蔚強(馬來西亞)12-21 21-18 21-18張楠/劉成(中國)

阿爾弗蘭/阿利安托(印尼)21-18 21-13吉丁奴蓬/德差波(泰國)

陳宏麟/王齊麟(中國台北)21-19 21-19廖敏竣/蘇敬恆(中國台北)

男單

安賽龍(丹麥)21-15 19-21 21-12喬納坦·克里斯蒂(印尼)

西本拳太(日本)18-21 21-19 21-16伍家朗(中國香港)

漢斯·克里斯蒂安·維廷胡斯(丹麥)21-19 21-16安東尼·金延(印尼)

劉國倫(馬來西亞)21-18 21-17蘇龐余(泰國)

女雙

李紹希/申昇瓚(韓國)22-24 22-20 21-14松友美佐紀/高橋禮華(日本)

陳清晨/賈一凡(中國)19-21 21-17 21-9蔡侑玎/金慧麟(韓國)

福島由紀/廣田採花(日本)21-17 21-16黃東萍/李汶妹(中國)

卡米拉·尤爾/彼德森(丹麥)21-16 21-11燙金華/於小含(中國)

女單

馬琳(西班牙)21-17 21-16李盈盈(馬來西亞)

戴資穎(中國台北)21-18 21-15陳雨菲(中國)

因達農(泰國)21-14 21-12吳瑾微(馬來西亞)

山口茜(日本)21-15 21-14何冰嬌(中國)

混雙

鄧俊文/謝影雪(中國香港)21-13 21-16陳柄順/吳柳螢(馬來西亞)

吳順發/賴潔敏(馬來西亞)21-14 21-15陳健銘/賴沛君(馬來西亞)

鄭思維/黃雅瓊(中國)21-12 21-19王懿律/黃東萍(中國)

哈菲茲·費薩爾/格洛瑞亞(印尼)18-21 21-15 21-18徐承宰/金荷娜(韓國)

今日賽況(半決賽)

男單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女單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男雙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女雙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混雙

握拍靈活,擊球才有力度(附大馬賽賽況)

本內容首發於羽毛球微信公眾號

敬請關注閱讀第一手羽毛球資訊

如需轉載請關注公眾號聯繫小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毛球必讀 的精彩文章:

一篇說盡雙打中路的那「一線天」

TAG:羽毛球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