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詩詞探微:凌寒松竹更蕭騷

大寒詩詞探微:凌寒松竹更蕭騷

來到年終最後一個節氣,《授時通考》中描述說「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意味著已經進入冰冷嚴酷的最冷時節。

此時寒潮頻繁南侵,遍地冰霜雪舞,好似夢幻冰雪王國。但朔冬之隆盛,沒凍住詩人的筆尖,詩意在霜雪間飛颺靈動著。

一、楚天寥廓意陶然

當我們徜徉於朔風冰雪中,懷著溫暖舊日情,更能體會古人筆下的大寒情懷。南宋大詩人陸遊寫道:

大寒出江陵西門

平陽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莾,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銷魂。

1170年,45歲的陸遊自家鄉到四川夔州(今重慶奉節),在荊州停留十多天後趕赴蜀地。

陸遊入蜀線路圖。來源於網路

陸遊的母親是江陵人,其母是宋神宗宰相唐介的孫女。因此,他對「煙雨冥冥開橘花」的荊州美景分外鍾情。

楚天寥廓詩興足,賦到荊州意闌珊,他二十餘首荊州詩中,不乏代表作,譬如《荊州歌》、《江陵道中作》、《大寒出江陵西門》、《將離江陵》等。

地方報道截圖。來源於網路

詩中說凜冬清晨,詩人自騎瘦馬出荊州,眺望遠山的寒雲淡日,微醺不懼凜風,而更欣賞城外的蒼茫蕭索。

此時年關將近,詩人他鄉作客,卻無悲戚感傷,反而湧現出山川依舊、悠然陶醉的豪情,這是何等的人生曠達。

二、寒夜捧卷自超然

第二首大寒節氣詩的作者文同(字與可),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人,與眉山蘇家交情莫逆,蘇轍的女兒嫁給了文同的兒子,所以蘇軾稱呼文同親家翁。

他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蘇軾曾稱讚他為詩、詞、畫、草書四絕,蘇門學士晁補之也稱讚說「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成語胸有成竹的由來)。

蘇軾摹本《與文同書》局部。來源於網路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名篇:

和仲蒙夜坐

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軒外斷雁聲聲,冷風呼嘯,屋內略顯寂靜凄清。詩人獨坐案幾,身心平靜。晚茶後的輾轉少眠,凜冽尤須酒滿斟;硯台里的水凍成冰,燈心的餘燼結成灰,布袍雖破舊,不改攻讀心。

一幕讓人致佩的寒夜苦讀的優美畫卷。

三、哀憐眾黎無飽暖

白居易的詩以語言通俗聞名,接下來他這首詩也不例外。唐憲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不惑之年的白居易經歷著人生低谷。

先是母親逝世,回家居喪,退居於下邽渭村(今陝西渭南縣境)老家,期間三歲的愛女金鑾又不幸夭亡。他在悼亡詩中說,「一朝舍我去,魂影無處所」。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

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

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餘溫。

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

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

退居期間,他身體多病,生活困窘,欣慰的是元稹等友人大力接濟。在北風如劍、大雪紛飛的寒冬,目睹農戶缺衣少被,夜不能眠,愁坐夜待晨。又反思自己既能安康飽暖,又無下田勤勞之苦。

詩人把自己的生活與農民的痛苦作了對比,深深感到慚愧和內疚,以致發出「自問是何人?」的慨嘆。

四、大寒松竹更蕭騷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以龍圖閣直學士知福州,任上政績卓著,使福州呈現出「山海清謐,千里宴然,里閭相安,粟米豐羨」的繁榮景象,在福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他博學強記,下筆如有神,文風「平正周詳」,與恩師歐陽修同出一脈。曾鞏在福州賦詩存世數十首,他的詩誠如錢基博教授所云:「語質而意警,氣雄而格老,不為東坡之爛漫,亦異山谷之生僻;而跌宕昭彰,自然遒變,遠紹杜陵,近追歐公。」

他對福州的各處勝景情有獨鍾,尤愛福州荔枝,讚譽「荔枝於百果為殊絕」。公餘遊歷,賦詩遣興,洒脫自然。

本期摘選他的這首大寒詩:

元沙院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雲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台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福州聖山禪寺。來源於網路

元沙院就是今天的升山寺,坐落在福州郊區新店鎮升山,也稱「玄沙寺」,是佛教「高眼宗」的發源地。

宋代曾鞏、陳襄、李綱,明代陳亮,清代林則徐等都游過升山靈岩寺。

升山寺地理位置。來源於網路

遙想當年,曾公在升山俯瞰南山,看到凌寒無畏的松竹,帶來些許感動。置身仙山禪境,心似琉璃瓶水,消減紅塵煩亂,忘卻案牘勞形。

讀者讀罷,亦感超脫,心境恬澹,亦會流連忘返。

*本文經曹全康授權發布,部分配圖在發現中國 (ageeye.cn) 繪製,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中國知識地圖 的精彩文章:

小寒詩詞探微:千里天猶寒,但有溫如故

TAG:發現中國知識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