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技術」泛濫之下 真正的機器學習在改變世界

「AI技術」泛濫之下 真正的機器學習在改變世界

港媒稱,2018年消費電子展上的人工智慧不是焦點,但在消費電子展外,真正的機器學習正在改變世界。

人工智慧無處不在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4日報道,突然之間人工智慧(AI)無處不在。從手機和電視到空調、甚至馬桶,今年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展出了一些十分搶眼的新產品,它們在提醒18萬參觀者,如果一個設備沒有配備AI技術,那麼它就不值得擁有。

以日常的智能手機為例。以前你是因為一部智能手機內置AI技術才決定買它的嗎?很可能不是。但下一次你再買手機時,它可能就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了。

報道稱,華為公司數個月前發布的Mate 10系列手機開啟了AI智能手機時代。華為宣稱,這款手機的神經網路單元可以實現智能拍照和機器翻譯。在現實使用中,這只是意味著更高的效率,因為文本和圖像處理速度更快了。

有一家公司在每一年的CES上都會展出一款新型巨屏電視——一點都不令人吃驚的是,今年展出的巨屏電視號稱配備了AI技術。三星公司表示,其新款旗艦85英寸Q9S電視採用AI技術,可把低解析度的視頻畫面提升至8K解析度。

事實上,如今幾乎每一款平板電視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所謂的倍線技術,即根據每個場景的圖像質量,藉助演算法調整屏幕解析度。這種技術至少以前是叫做倍線技術。如今購買電視時,人們肯定繞不開AI:這台電視的圖像質量好嗎?是的,非常好,它使用了AI技術。那買了!

報道認為,如果一台電視把改善畫面這樣的基礎功能也說成是採用AI技術,那麼這種「新」技術就真的有些泛濫了。在如今所處的時代,任何使用某種演算法的技術都可以被人說成是AI技術。

消費電子產品分析師西蒙·布賴恩特說:「有些設備或許相當智能,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就是AI產品。這種智能可能是用於改進性能或數據處理的演算法或者邏輯推理能力,也可能是判斷趨勢後向用戶反饋信息的分析技術,但這些仍然不是AI技術。」

神經網路應用受限

那麼什麼才算AI?這屬於計算機科學範疇,有關人類是否能教會計算機思考問題。這個理念在20世紀50年代就問世了。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的演算法和數據處理能力已經達到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人類的水平,AI成為許多研發項目的對象。

報道稱,目前,人工通用智能技術——即計算機可以成功執行人類勝任的任何智力任務——還不存在,也許永遠不會出現。不過,開發出能夠識別照片中物體,或者識別人類語音指令並作出口頭或書面回復的軟體是有可能的。後者被稱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目前是消費類科技產品中最常見的AI形式。在今年的CES上,通過語音設備和虛擬助手組建的智能家居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從iDevices的語音調光開關和Vobot Halo的智能床頭燈,到摩恩智能淋浴花灑和眾多新型智能語音設備,你可以對話的產品無處不在。在CES上甚至還出現了一款語音控制的馬桶——科勒公司的Numi智能馬桶——你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讓馬桶自己沖水。

上述大部分設備都與亞馬遜的語音助手Alexa兼容。目前Alexa似乎已成為佔據統治地位的語音軟體。然而,谷歌公司在拉斯維加斯為Hey Google鋪天蓋地般打廣告,似乎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其推翻Alexa統治地位的願望。

報道稱,現在,你可以在LG和索尼電視上(通過遙控器上的話筒)與谷歌助理對話,而谷歌的免提系統Android Auto讓汽車實現類似功能。

布賴恩特說:「谷歌助理在AI技術的使用上似乎比其他語音助手更進一步。」他認為谷歌助理表現出適應和學習的能力。「並非所有配備數字語音助手的產品都是AI產品。」

一台設備具備「學習」能力(所謂的「機器學習」)是因為其程序包含識別模型、將數據分類的技術。例如在照片識別中,可能需要通過採集大量照片信息,開發出能夠分辨重複目標的軟體和演算法。

問題在於,創造一個能模仿人腦活動的計算機化的「神經網路」需要大量人力;人們需要事先給成千上萬張照片分類,然後計算機才能學會給一張新照片歸類。此外,這還需要大規模數據處理能力,因此很難把這種神經網路移植到其他設備,比如說智能手機上。

電子展外神通廣大

機器學習儘管在CES上不引人注目,但在幕後正取得很大成功。

報道稱,谷歌公司最新的AI工具叫做DeepVariant,最近被用於人類基因組測序。它把數據轉變成圖片,測序時對細節的掌控非人力所及。它發現了用其他手段無法發現的變異。

在得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谷歌的AI工具梳理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傳來的數據。他們發現了一些遙遠恆星周圍的「新增」行星,而此前天文學家用現有手段從未發現過這些行星。

布賴恩特說:「今年似乎確實會成為AI技術的轉折點。」但他指的是數據科學、分析工具、雲平台、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等技術的全面興起,而不是CES上展出的產品。

他說,電子展上的AI走偏了方向,「我認為AI無處不在的現象還要持續一年,然後人們就會感到厭倦,並換一個新詞。人們正是在『智能』和『機器學習』被濫用後才改說AI的」。

(文章來源:參考消息網)

本文來自OFweek人工智慧,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學習 的精彩文章:

TAG:機器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