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冬將盡春將始,回首又一年

冬將盡春將始,回首又一年

今日大寒

大寒,這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

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風大,低溫,天寒地凍,是大寒節氣的特點。可即便如此,微弱的大地生靈,也會剛毅的朝向天際。老話說: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只要大寒一過,又將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歲底慶團圓」。大寒時節,年節的氣息也愈發濃厚……即便大寒時節極有寒意,但也阻擋不了人們勞累一年後那顆需要休憩和團圓的心靈。

大寒風物

大寒是一年之中的極寒時期,古人將其分為三候:「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一候雞始乳丨大寒時節,作為家畜的雞也提前感知到了春天的氣息,開始孵小雞;

二候征鳥厲疾丨征鳥是指鷹隼之類遠飛之鳥,此時正盤旋在高空中,物色著可以御冬的獵物;

三候水澤腹堅丨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若按物極必反原理,此時節堅冰雖凍透了河心,但堅冰深處春水生,冰也要慢慢開始轉向消融了。

大寒習俗

大寒喜迎年

大寒時節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處處帶著將要來的春日氣息。由於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大寒亦是繁忙的時節,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而它們正也構成了大寒特有的味道——一種帶著歡樂與喜悅熱烈期盼團圓的味道。

年末尾牙祭

「牙」是中國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尾牙便源自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末要做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以往這一天買賣人還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而在此當中還有個趣聞,據說雞頭朝向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宅心仁厚的老闆會在宴席上主動把雞頭朝向自己,這樣員工就能安心吃飯,也能回家過個安穩年了。

驅凶迎祥

舊時,在大寒時節,人們還會爭相購買芝麻秸,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待到除夕夜時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討得新年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皇家溜冰比賽

據記載,古時皇家,尤其在清代,到了大寒,一般要舉行溜冰比賽,算是宮廷里的一項「體育運動」。當時冰上的表演類型也種類繁多,例如打冰球,還有冰上表演、雜技等。

包含大寒在內的二十四節氣,每一個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當中衍生出的各種習俗,其中蘊含的美好寓意,在如今仍值得細細品味。過了大寒,又將迎來新一年的輪迴,萬物更新,在這最後的一個節氣里,我們更應該在千年傳承下來的習俗中洗凈身心,以待來年的驚喜。

大寒養生

大寒是全年中寒氣最重的節氣,應注意防風禦寒。大寒過後,正是冬季轉春季的過渡期,日常的飲食起居也應隨之「轉軌」,由「冬藏」轉為「春生」,不僅要符合閉藏的要求,還應為生髮做準備。

養生滅掉四把火

大寒前後天氣雖冷,但已到冬季結束之際,隱隱之中已經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並不像大雪、冬至、小寒期間那樣酷寒。若是趕上降雪少、颳風多的「暖冬」,天乾物燥、室內溫度高,很容易上火。因此,「滅火」成為大寒養生的重點。

心火丨心火過旺時主要表現為心煩急躁、口舌易糜爛生瘡、舌尖紅等癥狀;防「心火」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態,防止情緒波動;避免長時間待在過熱或過涼的環境中。同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之物,少喝酒;平時要多喝生水,最好是溫開水,特別是老人和兒童。

肝火丨肝的性情最「急躁」,肝火上升時人也會變得急躁易怒,出現頭痛眩暈、目赤、耳鳴、面紅等癥狀。養肝的關鍵在於「制怒」,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悶氣、發火;同時要注意休息,防止過度疲勞,避免因身體勞累而導致情緒不穩。

肺火丨肺在五行屬金,而「火克金」,所以肺最怕火了,無論溫熱或風寒之邪,都可能侵襲肺部,轉化成肺熱,出現咳嗽、咽喉干疼、口乾而喜冷飲等癥狀。因此,在多風乾燥的寒冬季節,一定要保證每天喝足夠的水;冬季在注意保暖的同時,室內也最好每天通通風;戶外活動時避免著涼等。

胃火丨胃上火時消化道里會感覺像有一把火在燒,出現口臭、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癥狀。胃熱多由食用辛辣之物過量或不良情緒鬱積所致。平時要注意少吃辛辣、過熱的食物,如火鍋、辣椒、姜蒜等;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飲食,適當食用一些「清涼」食物,如蓮藕榨汁、配上蜂蜜一起服食,可潤胃涼血。

飲食要減咸增苦

在飲食方面,大寒節氣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咸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比如湯圓就屬於粘類的食物,不容易消化,應避免多吃。此外,還有腌菜、熏肉、香腸等食品,因含有亞硝酸鹽成分,吃的時候也要注意適可而止。

另外,應趁熱食用,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多吃;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以增加體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產生更多能量來滿足機體需要。可多吃些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或是具有健脾消食功效的食物,如山藥、蘿蔔、山楂、柚子等。

運動待日出後行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葯」。天地間陽氣漸升,人體的氣血也要適當舒展,便於春季陽氣生髮,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運動,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不過,由於大寒時節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的寒冷,運動切不可過猛,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要太早。特別是太陽沒出來之前,空氣質量和室外氣溫都不適宜運動。明代高濂的養生專著《遵生八筏》中,有一套大寒養生功很適合在這個時節練習,大家不妨從今晚開始,每晚練一遍,至立春為止。

具體方法:一腿前伸,另一腿跪在床上,前腳掌著地,臀部坐在腳後跟上,上體後仰,以兩臂分別在身後左右側撐地,指尖朝向斜後方,身體重心後移,再前移多。兩腿互相交換進行,左右各15次。然是後叩齒、咽津、吐納。經常做此功能改善舌根強痛、體不能動或不能卧、股膝內腫、足背痛、腹脹腸鳴、足踝腫等。

詩意小寒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鍾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出江陵西門》

【宋】陸遊

平明羸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

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

紛紛狐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

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

《永樂沽酒》

【宋】方回

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幣破慳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

爨仆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

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

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二十四節氣下來,

一年的光陰也轉瞬即逝,

春花秋月,九夏三冬,朝夕往複。

這一年,

我們滿懷感恩,

感恩先人們對時間的這份責任感,

感恩他們對生活的這份儀式感,

是他們用順應節令,

教會我們與自然溝通。

這一年我們更感恩每一個你們,

正是因為你們的持續關注,

讓我們始終堅信:心中有愛,四季不敗。

本文參考書目為《二十四節氣知識大全集》,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第八屆「納通儒學獎學獎教金」頒獎典禮舉行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