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尋訪太子寺戰役古戰場

尋訪太子寺戰役古戰場

尋訪太子寺戰役古戰場

馬俊華

引 言

2017年11月18日下午,臨夏州文聯王曉元同志打電話說,從深圳文聯來了一位朋友,他正在寫一部反映清同治年西北回民起義的書,搞田野調查,想到廣河縣太子寺戰役古戰場去考察,也想到廣河縣齊家文化博物館參觀,約我同他們一塊去,給他們帶路並作介紹。處於對州文聯領導和學者的崇敬,我應承了此事。

11月19日上午,他們開車來接我。上了車後,王曉元同志介紹說:這位開車的就是從深圳來的李春俊同志,是我的同學,原在深圳報社工作,現在調到深圳市文聯工作。他計劃寫一部反映清同治年西北回民起義的書,搞些田野調查,已經走了很多地方,來臨夏主要是考察一下太子寺戰役的古戰場,同時考察一下齊家文化。我們互相認識後,路上李春俊同志講了他的一些想法和打算。

齊家文化博物館

到廣河縣後,首先參觀了坐落於河北新區新月廣場的齊家文化博物館,廣河縣文廣局副局長馬寶明同志接待了我們,作了認真介紹。

齊家文化是華夏文明重要源頭的文化類型之一,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博物館最早建成於2007年,位於原縣政府東面的大街,並實行免費開放,2011年被甘肅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5月,在廣河縣新月廣場動工新建「齊家文化博物館」。同年8月1至2日,「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研討會」在齊家文化發現及命名地甘肅廣河縣舉行。來自中國、瑞典、美國、德國、日本及台灣地區共計100餘位學者專家聚集於此,共同探討齊家文化在人類古代文明中的歷史和學術價值,以及其遺址保護、開發和利用議題。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連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巍等出席會議並致辭。2016年10月14日至15日,「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在廣河縣召開,來自美國、英國、日本等多國專家學者及中國各界代表「聚焦」被考古專家論證為絲綢之路奠基者的齊家文化,探究古遺產傳承保護。屆時新的「齊家文化博物館」建成開館,佔地面積14538平方米,建築面積5104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一座以齊家文化命名的專題博物館。

齊家文化博物館分「發現齊家」、「走進齊家」、「精彩齊家」、「輝煌齊家」4個展廳,分別陳列著齊家文化銅器、玉器、陶器、骨器、石器等不同等級的文物480餘件(國家一級文物16件,二級文物15件)以及輔助展品,從齊家文化的發現與研究、齊家文化的生業形態、齊家文化的手工業、齊家文化的聚落與社會和東西文化交流5個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齊家文化的總體面貌。

參觀完後,我們在一家農家院吃了午飯。午飯後,馬寶明副局長親自帶路,陪同我們一同去廣河縣水泉鄉牛康家村大豁峴考察。

石坡梁烽火台

我們從廣河縣城關鎮康家村附近上了南山,路雖然不太寬,但都用混凝土硬化了,很好走。上山後不遠看到路旁的烽火台,下車步行到烽火台參觀。

馬寶明同志介紹,廣河縣城關鎮雙泉村和十里墩村所屬石坡梁,共有三個烽火台,另外在城關鎮西關村所屬西坪山有兩個個烽火台,共五個烽火台。這個烽火台是石坡梁三個烽火台之一,名曰「五里墩」,下面還有一個叫「小墩」,相距700米。

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墩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稱「烽」,夜間點火,稱「燧」。台台相連,傳遞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自古以來沿絲綢古道、長城沿線都有烽燧線,是古代傳遞信息的土「電報」。秦時蒙恬率三十萬大軍,修築了西起隴西臨洮的萬里長城,秦長城的起點,就在臨洮縣三十里墩洮河與打碧河交匯點,沿長城及周圍構築了許多烽墩,並延伸到洮河以西,「因河為塞」,在積石關臨黃河的河關、允吾築城,在枹罕境內沿古道構築了多個「烽墩」。

我們看到的這個「五里墩」由兩層組成,斷面大體呈「凸」字形,下層為大台墩,高7米,邊長10米,上層為小台墩,高2.5米,邊長2.5米,上下兩層均平面呈正方形,為夯土築建,一層墩北面西側有通往二層的門洞,二層中央有燃放柴草的凹形土鍋。下烽火台為一層式大墩,為夯土築建,尺寸略小於上烽火台。建造者精心設計了這兩個烽火台,從山頂看並不起眼,但從古嵻?城(廣河縣城)南望,這兩個烽火台建在最為顯眼的地方。一旦發生敵情,點燃烽火,或者發出什麼信號,嵻?城和西坪烽台守軍立即可以看到,能夠起到報警的作用。

這一帶就叫石坡梁,清軍記載中誤記為「石樑坡」,是太子寺戰役的古戰場。從這裡向北鳥瞰,太子寺城(廣河縣城)盡收眼底,一目了然。宋代王韶發動的「熙河戰役」、清同治年「太子寺戰役」、民國時馬仲英部殲滅國民軍等戰役,都發生在這一帶。同治年起義軍在這一帶挖掘的「太子寺深壕」至今猶存,我們站在高處尚能看到。(連載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河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TAG:廣河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