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月3日重溫軍人誓詞時,我以父子之名宣誓!

1月3日重溫軍人誓詞時,我以父子之名宣誓!

1月3日,中央軍委舉行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迎著獵獵的八一軍旗肅立,我忽然有種錯覺,您就在不遠處,穿著那身舊軍裝,跟我一起舉起右臂——

那天,我以父子之名宣誓

老兵:

您還好嗎?好久沒跟您彙報思想了,想跟您說說話。今天,主要是想謝謝您,謝謝您讓我收穫了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

1月3日,中央軍委舉行了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從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從西北大漠到東南沿海,從中原腹地到萬裡邊關,百萬將士威嚴佇立在4000餘個訓練場,聆聽主席訓令。

作者近照

迎著獵獵的八一軍旗肅立,我忽然有種錯覺,您就在不遠處,穿著那身舊軍裝,跟我一起舉起右臂,重溫軍人誓詞。

如果不是在您的影響下從軍,我而立之年的這個生日,怎會如此蕩氣迴腸?

「咱老張家,得有個為國家扛槍的」

「去部隊吧,咱老張家,得有個為國家扛槍的。」

這句話您還記得吧?2009年國慶節,咱爺倆坐在電視機前看國慶60周年首都閱兵,當我忍不住讚歎「太帥了」時,您忽然拍著我的手說出這句話。

您沒有看我,用餘光等待我的回答。您知道我雖然一直有軍旅情結,但讓我放棄苦心創業的公司,難。咱家沒錢給我折騰,公司的啟動資金是我全部的生活費和大學3年勤工儉學攢的錢。當時,為了省錢,我跟一起創業的同學一天就吃兩頓飯。學校附近有家「寶寶樂」快餐,米飯管夠,我們就天天去那裡吃,點一個菜,然後一個人連添3碗米飯。後來,有人要花十幾萬收購我們的公司,我們都沒賣。忽然讓我放下這一切去當兵,我哪能捨得?

我沒回答,只是點點頭。您也沒再追問。10月底,您發簡訊問我報名沒有,我不知該怎麼回答。您又說:「沒當過兵的男人不算真男人,鍛煉兩年,別留遺憾。」思前想後,我最終去報了名。2009年12月9日,在您和母親的目送下,我踏上軍列,成為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一批前出作戰的英雄部隊的一員。

「千萬別告訴你媽」

新兵連結束時,我以「老了5歲」的面容獲得全能新兵,新兵班長推薦我學技術含量高的裝備操作專業,您卻讓我申請有線通信專業。我問您:「爸,是不是您當有線兵時桿沒爬夠啊?」後來,揮汗如雨的專業訓練,讓我徹底懂了您寫在我迷彩服里的那句話:「痛苦在所難免,磨難可以選擇。」

其實,最難選擇的時刻不是面對磨難,而是面對災難。

2010年夏,由於連續暴雨,距離部隊駐地幾十公里外的伊通河接近警戒水位,部隊接到抗洪準備命令。我因為是獨生子女、不會游泳,被列為留守人員。

服從命令還是找連長爭取一下?我回想起1998年您抗洪歸來時挎包里的那張《吉林日報》,報道中寫道:在洪峰突破1140立方米/秒、堤壩已經出現裂縫,隨時可能決堤的情況下,81378部隊軍官張強帶領49名敢死隊員據守大堤。8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築起了50米長的壩中壩,最終保住了大堤和下游百姓的生命財產。他們用軍人的本色兌現了堤在人在的諾言!

我當時想,要是不去抗洪,以後都不好意思再叫您一聲「爸」。經過再三爭取,連長終於把我編入填裝組。我把可能要去抗洪的消息告訴您,您回復我:「無論國家有難還是有戰,我們都要第一時間衝上去。注意安全,務必注意安全!!」您用了兩個感嘆號,幾分鐘後又發來一條信息:「千萬別告訴你媽!」

「這身軍裝脫下來再想穿就沒那麼容易了」

當兵兩年,我一直像您常說的那樣去做: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第二年,我當了班長、入了黨。您問我:黨表上的章是不是三角形的?我說是。您笑著說:嗯,是有稜有角干出來的!我真高興,能得到您的表揚,可比立功都難。

兩年的服役期即將結束時,我感覺自己沒留什麼遺憾,所以連隊摸底時上報了退伍意願。我想回去繼續創業,可您卻勸我留下來。那段時間,連隊文書接您的電話比接上級的通知還多。他每次都笑著問我:「你爸又給你做留隊的思想工作呢?」記得離退伍還有兩周時,我依然在猶豫,直到我收到了您的快遞。快遞里有您多年的軍旅日記,還有一封家書,您說這是最後一次勸我,因為這身軍裝脫下來再想穿就沒那麼容易了,您還說,我天生就是塊當兵的料。

最後的這次留隊動員,您成功了。

2012年,由於表現突出、考核成績優異,我以集團軍總分第三的成績順利提干。2013年我軍校畢業到部隊報到前,您送給我一張字條:為官、當兵和做人一樣,要堂堂正正,乾乾淨淨!

我知道,這是您為人處世的底線。從山東農村走出來,您沒有家底,這麼多年咱家的確很清苦。打我記事起,咱們搬過6次家,甚至租過簡陋的石棉瓦庫房,但家裡再困難,您都沒拿過公家一粒米,收過別人一分錢。您當指導員時,司務長扛著一袋大米送到家裡,拔腿就跑。天黑之後,您騎著自行車拉著我和大米來到炊事班,讓司務長把大米收回去。從那時我就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要。

在基層任職4年,我也沒喝過戰士一瓶水,反而為戰士花費了近兩萬元。有一次,排里的戰士王鵬飛突發胃痙攣送醫院搶救,在救護車上想喝水。可數九寒天,葡萄糖被凍得冰涼,我就放在懷裡焐,焐熱了一點點喂他喝。

這些都是跟您學的。小時候,您常帶我去給住院的戰士叔叔們送餃子,那餃子都是我媽親手包的,肉餡的,可咱家那會兒一個月都見不上幾次葷腥。上世紀90年代末,一位戰士的父母都得了重病,咱家一共有3000多元存款,您只留了500元,剩下的都捐給他了。您常說,平時患難與共,戰時才能生死相依。

2014年我參加聯合演習,負責某分群警戒任務,人少任務重。我心疼戰士,怕他們受不了。誰知他們卻說:「排長,你怎麼安排,我們就怎麼辦!」我終於理解,為什麼每次回憶1998年抗洪時,您都會露出欣然的微笑。戰士們奮不顧身地跟您跳下洪水,也是一樣的心甘情願吧?

自那以後,我改口叫您老兵

演習那年正值甲午中日戰爭120周年。我在演習地收到您的信息:「回首甲午心猶痛,崇文尚武欲復興。何懼鬼魅再作孽,策馬揚鞭箭在弓。若有戰,召必回!」我回復說:「好,咱老張家上陣父子兵!」

自那以後,我改口叫您老兵。老爸的老,兵心的兵。

雖然您轉業了,卻一直割捨不下軍人情懷,腰帶和內衣都是清一色的軍品,咱一家三口的手機號尾號都是「81」。

工作之餘,您還像從前一樣,走進學校、工廠、社區志願宣講,從「中華崛起,我的責任」到「盛讚十八大,全面奔小康」,從「感恩工作每一天」到「耿飈之問的思考」,四季不輟,風雨無阻。2015年5月,您還應邀走進牛津、劍橋大學宣講中國夢。記得您站在大英博物館廣場前,面對外國記者的鏡頭演講:「只要有我們在,就決不允許我們的孩子在敵人的刺刀下啼哭,決不允許在中國的黃天厚土上給任何國度的軍人加官進爵的機會!」每每重溫這段演講,我都熱血澎湃。

我曾想,有朝一日,大戰在即,您申請歸隊,咱爺倆並肩作戰。但這個願望,永遠不會實現了。

2016年夏天,受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黨校邀請,您準備了一堂黨課《關於南海問題的成因與思考》。為了確保講準確講透徹,您專門請教海軍院校的學者、漁政工作的戰友,購買了6冊世界地圖,用近一個月時間寫下3萬5千餘字的教案。由於白天連續工作和宣講,夜晚撰稿到深夜,您的身體不堪重負……8月24日清晨,您倒在了前往宣講的路上。趕到搶救室時,我不相信一向剛毅的老兵就這樣倒下。我又為您做了10分鐘的心肺復甦,我想從死神的戰場把您扛回來……

聽楊大爺哭著說,您被推上救護車時,手裡還攥著講稿。或許,對您來說,那不是講稿,是可以擊中靈魂與思想的槍。那天,已經是您幾年來第4次被推進搶救室。人生的第1700場宣講,您永遠地爽約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切,我們不知道該怎樣告訴奶奶,怕年近80的老人家受不了這樣的刺激。我們把她騙到急救中心的座椅上,提前讓醫生做好醫療準備。在她的再三追問下,我不得不說出真相。得知噩耗的奶奶仰著頭,整整沉默了5分鐘。最後,這位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說:「我兒是為國家累死的。」

您走的那天,許多人自發前來送行,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握著我的手說:「你爸的課講得好啊,我聽著心裡敞亮,覺得日子有奔頭!」您當年的司務長不知怎麼得知了消息,從黑龍江連夜開車趕來。

其實,我還想再跟您道個歉。您曾說過:「要是有一天走了,就把器官捐了,一來可以救更多的人,二來軍人本就該為國捐軀。」可為了不讓奶奶難過,我沒這樣做。這事咱爺倆出個代表就行了,您的心愿我替您實現。

「宣誓人:張強父子!」

整理遺物時,您珍藏最多的是書,擦得最亮的是11枚軍功章,呵護得最好的是那身舊軍裝。在您的電腦里,我看到了您留下的人生感言,開篇第一句就是您的座右銘:「至真至美感受人生,盡心儘力報效家國」;第二句是我們的家訓:「感恩、正直、善良、自強」。

這8個字我要一代代傳下去。我會告訴您的孫子孫女,他們的爺爺是個老兵,活得堂堂正正、乾乾淨淨;走的時候,未著軍裝,依舊衝鋒!

對了,您沒講完的課,我都替您講完了。現在作為大連市理論志願者宣講團和金普新區家風家訓宣講團成員,一有時間我就會去您曾經講課的地方繼續宣講。除了替您講課,我也替您領了許多次獎。您走之後,入選2016年度「中國好人榜」。過年回老家,證書我拿給您看。

最後,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您——1月3日重溫軍人誓詞時,我最後喊的是:「宣誓人:張強父子!」

兒 子

2018年1月15日

相關鏈接

作者父親簡介

張強,1962年11月出生,1980年11月入伍,1984年3月入黨,曾被原瀋陽軍區授予「模範指導員」榮譽稱號、金質學雷鋒榮譽章和二級英雄模範獎章,2007年轉業,任遼寧省大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青島街道辦事處機關黨總支書記,大連市委「兩學一做」宣講團成員,遼寧省公務員職業道德巡講團成員,大連市理論志願者宣講團成員,2016年8月去世,入選當年「中國好人榜」。

本文刊於今日《解放軍報》07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冰上「滑行」,參加冬奧會?這是邊防官兵巡邏的日常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