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五臟易上火,吃對美食來「清火」(上)

冬季五臟易上火,吃對美食來「清火」(上)

冬季,天寒地燥,人體陽氣也相對收斂。此時,如果貪食過於辛熱之品,或長期處於乾燥暖和的室內環境中,就非常容易導致人體的五臟六腑上火。但專家強調,只要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或是辨證選用中藥,就可以防治或改善上火的現象。

實火為陽亢 虛火乃陰虛

日常生活中,一旦過於疲勞、通宵熬夜,或是不慎貪食了過於辛辣的食物後,人們常常就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如口乾、口苦、口臭、起口瘡、牙痛、多夢、胃酸、肚脹、便秘、手足心發燒、痔瘡等。其實,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上火」。而在乾燥寒冷的冬季,上火更是頻頻可見,且上火情況也會更為嚴重。

那麼,上火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呢?根據中醫基礎理論的觀點來看,火一般可分為實火和虛火。

由於外界環境及飲食不當引起的陰陽平衡失調,最終導致陽亢而引起的一系列身體五臟六腑的功能障礙。

人體本身屬於陰虛體質、陰陽失衡,導致表面現象呈現陽亢,實際上是本身陰虛造成的相對「陽亢」,從而表現出的虛熱癥狀。在虛熱的同時還會兼有氣血虛弱的表現,如臉面發燙、口唇乾燥、頭痛失眠、多夢、便秘等等。

五臟上火如何應對?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可以上火。而且,五臟六腑疾病可以相互傳變,既可以由臟及臟、由臟及腑,也可以由腑及臟、由腑及腑,所以,五臟一旦一臟上火,也可能將火勢蔓延至其他臟器,損害人體健康,故而瀉火滋陰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脾(胃)上火

1

一般來說,貪食過於辛辣、溫熱的食物,脾胃不耐受或者情緒過於激動都會使脾胃上火。這主要是因為,在陰陽五行中,肝屬木,脾胃屬土,木克土,因此肝氣常犯胃。所以,一旦情緒激動,或是長期抑鬱,就會使得肝氣橫行或是肝鬱氣結,進而侵犯脾胃、損傷脾胃,嚴重者不僅會引起脾胃上火,還可能使脾胃產生疾病。

臨床表現:脾胃上火常分虛實兩種。除了兼見胃脘灼痛、渴喜冷飲、口臭、牙齦腫痛,兒童見口腔潰瘍、大便秘結等,虛火盛者多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盛者則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結等。

食療處方:

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凈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石膏可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治療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等癥狀。而綠豆清涼解毒,熱性體質及易患瘡毒者尤為適宜。

藕汁蜜糖露。即將鮮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調勻內服,每天兩次,連服數天,有潤胃涼血降火之功效。

預防建議:

平時應少食辛辣、過熱之品。

多飲水,適當運動,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很多人喜歡在冬季吃火鍋,須知火鍋容易上火。因此,喜食火鍋者最好選用石膏、水豆腐、馬蹄等具有清熱瀉火作用的食物做火鍋底料,有助於降火。而且,火鍋不要趁熱吃,因為吃熱燙食物,更易上火。

辣椒、燒烤等驅寒食物也是直接導致胃上火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宜天天吃。

腎陰虧虛

2

五行理論中,冬季與腎相互配伍,所以冬季里腎臟上火者更為多見。俗話說,「陰虛生內火,陽虛生外寒。」腎陰虛者即生腎火,腎虛火旺者常見頭暈眼花、記憶力下降、腰膝酸軟、全身乏力、盜汗、煩熱等問題。

臨床表現: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等癥狀。

食療處方:坊間自古就有吃豬腰敗腎火的方子,即取豬腰兩隻,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熟,吃豬腰喝湯。動物腎臟具有補腎益精作用,是中醫學「以臟養臟」理論的具體體現。枸杞子、山萸肉也有補益腎陰的功效。腎陰足乃可壓制腎虛火旺,調整腎臟的陰陽平衡。

預防建議:

要預防腎虛上火,吃一些補益腎陰的中成藥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在中藥方劑中,六味地黃丸和左歸丸都是滋陰補腎的良藥,可在醫師指導下作為預防性服用,但如果出現腎陰虛的癥狀比較嚴重,就應及時到醫院找中醫師進行辨證論治、對症治療。

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一些補腎陰食物,比如鴨肉、黑魚、芝麻、黑米、木耳等。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

中醫診斷學副教授)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上海 的精彩文章:

冷空氣上線_雙腿疼痛行路難,當心「腳梗」在作怪

TAG:健康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