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在印度,咒罵男人的話是「但願你生個女兒。」

在印度,咒罵男人的話是「但願你生個女兒。」

文丨大腦門

二十四寸的大腦門

阿米爾汗帶著第二個《摔跤吧!爸爸》又來了!!

《神秘巨星》

講述了一名14歲的印度少女尹希婭從小熱愛唱歌,渴望逐夢音樂屆。

但因父親的阻撓,她只能在蒙上黑色罩袍的情況下,拍攝自彈自唱的原創歌曲上傳網路,希望能贏得關注度。

孰料憑藉天籟的歌喉在網上一炮而紅,同時已經在音樂屆成為老油條,備受爭議的夏克提·庫馬爾(阿米爾汗 飾)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兩人在為音樂夢想努力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重新的定義……

雖然是一樣的為女性發聲,雖然又標榜著以「我們不敢拍的電影」去爭關注度,雖然又是一樣的阿米爾汗。

但卻沒有一個人在被套路的情況下,而去故意忽視它

豆瓣評分已新鮮出爐,8.1分

典型的阿米爾汗系列電影。披著通俗、勵志的外殼,裡面卻發人深省地抨擊出印度這個社會的頑劣之處。

《三傻大鬧寶萊塢》以喜劇的形式諷刺迂腐的教育;

《我的個神》將信仰探討、宗教問題拋上檯面,引出自己的憂患意識;

《地球上的星星》以聽寫障礙的孩子為契機,引出社會的冷漠姿態;

《摔跤吧!爸爸》則直接指出全球最為關注的男女平權問題,生長在印度這樣畸形的變態社會,女性權利一直被忽視、被壓榨的千年痛苦根源。

這次,他又帶著《神秘巨星》,將《摔跤吧!爸爸》曾隱晦的父權弊端這次赤裸裸地通過鏡頭展示出來。

家暴、重男輕女、不能反抗、女性附屬……當一個個的現實暴擊在我們面前,我們才發現,這個「可以說印度壞話的男人」,是多麼地敢想敢做。

不僅如此,劇中的另外一條線是夏克提與尹希婭的夢想碰撞,在尹希婭單純不做作的鼓勵之下,夏克提終於鼓起勇氣,重又拾回了自己當初做音樂的決心。

兩條線,兩種社會弊端的揭發,在曼妙的歌聲和直白的鏡頭之下,扎心,催淚,然後便是長久的反思和無奈。

01

男權直男癌的稱霸

就在剛剛,我被一則短視頻震驚到了。

裡面是一名印度男子淡定地在割上吊繩,而上吊繩的另一端,是身體已經僵硬了的女人

刀子不急不緩地一點點在割,絲毫沒有急迫感。而周圍的圍觀男子,更是面無表情。

繩子斷掉,然後女人被人攥著勒著脖子的那一端繩子直接放在了地上。臉朝下。

男子聽勸,將屍體翻了個個。眾人離開。

很冷峻的一個場面,卻真實反映了印度的女性生存環境。

在印度,咒罵男人的話是「但願你生個女兒。」

1975年,印度每天都有新娘被燒死

到2009年,登記在冊的被燒死女性已經呈每年10.6萬的數字增長,這裡面有火災意外,但更多的是自殺自焚以及家庭暴力傷害。

印度的姑娘,按習俗一般長到10歲就要嫁人。妻子必須把丈夫奉為神明,心甘情願地順從丈夫的意願。

作為丈夫,儘管他相貌醜陋、年老體衰、舉止寒酸、性情暴躁、荒淫無恥、酗酒無度、賭博成性……總之,不管丈夫是什麼樣,妻子都不能計較,不得流露出半點不滿。

妻子只有在丈夫吃飽飯後才能吃飯;丈夫唱歌,她必須感到快樂,丈夫苦惱,妻子也應該面帶愁雲;如果丈夫對她發火,甚至打她,她應該忍氣吞聲。

這是印度流傳下來的習俗,觸目驚心:

深閨制:受伊斯蘭教影響,將婦女隔絕起來的習俗;

殉夫制:在丈夫的火葬堆上自焚,從而成為一個節婦;

娃娃親:被父母從小定下婚事;

守寡:印度婦女在成為寡婦之後改嫁的機會基本沒有。

2003年獲得威尼斯影評人大獎的《沒有女人的國家》,描繪了在21世紀的今日,印度性別歧視帶來的惡果。

2017年的《摔跤吧!爸爸》更是橫空出言,

「現實生活是,女孩子一出生,就要求做飯、打掃房間、做各種家務。一旦到了14歲,就把她嫁了出去,嫁給了一個她不認識,甚至以前都沒有見過的男人。然後生孩子,養孩子。這就是她所有的用處。」

而在《神秘巨星》當中,尹希婭的父親作為典型的印度男權代表,展示了他直男癌的最蠻狠一面,霸道橫行,惟他獨尊,家暴成性。

用尹希婭的話說,家裡根本沒有母女倆呼吸的空間,全都壓抑在一種父系權力的淫威之下。

發現妻子沒有燒熱水,打;發現妻子變賣首飾,打;發現妻子沒有做好晚飯,打。

不能有人違背他的意願,也不能接受別的男人比自己強大(哪怕是自己的小舅子),所有的家庭成員都必須要以他為中心。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下,尹希婭的音樂夢想被各種男權直男癌阻攔

先是女性不能拋頭露面,尹希婭只能帶著黑色的罩袍對外演出。

再是成績不好,直接歸咎於尹希婭對吉他的迷戀,一把刀割斷了尹希婭吉他的弦。

最後又以自己的工作為主,逼迫一家人移民國外,14歲的尹希婭也要被迫嫁給他副總裁的兒子。

並且最可拍的是這種生存環境存在於每一個印度家庭。

而尹希婭作為整部劇印度女性意識覺醒的代表,她的覺醒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它建立在尹希婭母親從女性弱勢的大環境下抽離出來的一點自由意識。這種自由意識,讓尹希婭一點點開始嘗鮮這種平權的美好。

尹希婭的母親一方面被女兒的音樂夢想打動,想為她掙一片天地;另一方面她又被男權社會固化,接受男尊女卑,接受重男輕女,接受包辦婚姻。

沒有經歷過美好,就不會感受到自身的痛苦。

正是因為大多數女性都被自身的環境所固化,導致她們都憑著一種「聽天由命」的思想過活。

尹希婭受母親的影響踏出了自己音樂夢想的第一步;而尹希婭的母親則在尹希婭「獨立自主」的影響下終於敢於說「不」。

母女倆的相互成就,最後促成了對男權直男癌最大的反抗!

02

對滿口音樂道德夢想的抨擊

很意外,阿米爾汗竟然以這種油膩的程度出現。

一身噁心的膀子肌肉,一頭髮質惡劣的黃毛,緊身的塑形衣,開口的喇叭褲,紫粉色的穿衣搭配一亮眼便深入人心。

他在劇中扮演了一位風格粗糙的花心大蘿蔔

混跡娛樂圈多年,早已深諳裡面的為人處事,做音樂的最初夢想,都被蟄伏在娛樂圈裡的名利背後。

直到他遇見了當初的自己——尹希婭。

帶著對音樂最純真的熱愛和尊重,尹希婭「用心去唱」的那一霎那終於喚醒了夏克提塵封多年的小美好。

他的眼神在發光,在流淚,原來這麼多年的落魄只是因為自己失去了最初的美好。

「我無心激化矛盾,只為能改變這個時代。無論是誰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將成燎原之勢。」

這是印度男星阿米爾汗為印度電影發聲的一段話

單看這句話,你可能覺得無足輕重。但匹配上印度的現實情況以及阿米爾汗的電影反映內容。你就會發現,這句話的背後承載著多麼大的責任。

當所有人都在追逐利益去編造音樂的謊言時,「音樂人」這三個字被用作販賣人設的最理想出口。

不堪入目的歌詞配上早已被抄襲百變的調子;長時間沒練習的嗓子直愣愣地唱給觀眾;一首歌被稍微傳唱就開始朝著三棲影視發展……

這些娛樂圈的既定規則催發出一系列的口水歌販賣,但真實感人的音樂,我們卻再也鮮少聽見。

「我出生在這個國家是我的無奈,如果我的子孫後代出生後我們的國家還是這個樣子,就是我們的無能了。」

用電影來治病,這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FIN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鮮電影 的精彩文章:

伊麗莎白 大齡剩女

TAG:小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