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麻黃湯的臨床應用447期

麻黃湯的臨床應用447期

今日練習

李某某,女,患膽囊炎。

右季肋部有自發痛與壓痛感,常有微熱,並出現噁心,食欲不振,腹部膨滿,鼓腸噯氣,脈象弦大。

處方:__湯。

連服7劑,食慾見佳,鼓腸噯氣均大減。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黃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期原醫案

丁某,男,26歲。

月余前外出淋雨,回家後即發熱惡寒,頭身疼痛,腹部脹滿,噁心欲吐,呃逆。他醫以感冒治療,予APc、桑菊感冒片等,除呃逆如故外,余症悉減。又治呃一個月.呃逆反有加劇之勢。

症見患者表情痛苦,面白神疲,呃逆頻頻,聲音響亮,胃內食物常因呃逆而湧出,脘腹時痛,厚衣裹體,身困頭昏,舌淡苔薄白,脈浮稍緊。

此乃太陽表寒未解,鬱閉肺衛,經樞不利使然。

治宜發汗解表,宣肺止呃法。

方用:麻黃湯加味

麻黃12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柿蒂50克。1劑,水煎服。

葯後周身出汗少許,厚衣盡去,呢逆有減。

原方再進1劑,呃除,它症亦減。減麻黃量至6克,堅持服完3劑,呃逆痊癒。

按語

呃逆月余,屢治不效,乃傳統思維束縛之故。蓋感冒一證,雖曰易治。但當典型癥狀消失後,卻因病因末除,一些癥狀便成為主要矛盾,其治仍應辨證求因,如若對症治療,定難取效。

察患者厚衣裹身,呃聲洪亮,脈浮緊有力,仍具表實之病機。夫肺胃同主肅降,經脈相互聯屬,又手太陽經貫膈絡胃,故風寒束表,肺衛閉遏,太陽經輸不利,可致膈動呃逆,脘腹疼痛。

治以麻黃湯祛其病因治本,重加柿蒂治標,標本同治,則霍然而愈。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論》第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傷寒論》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傷寒論》第235條: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各家論述

《醫方考》:麻黃之形,中空而虛,麻黃之味,辛溫而薄;空則能通腠理,辛則能散寒邪,故令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氣;入甘草者,亦辛甘發散之謂。

《傷寒來蘇集》:麻黃色青入肝,中空外直,宛如毛竅骨節狀,故能旁通骨節,除身疼,直達皮毛,為衛分驅風散寒第一品葯。然必藉桂枝入心通血脈,出營中汗,而衛分之邪乃得盡去而不留,故桂枝湯不必用麻黃,而麻黃湯不可無桂枝也。

杏為心果,溫能散寒,苦能下氣,故為驅邪定喘之第一品葯。桂枝湯發營中汗,須啜稀熱粥者,以營行脈中,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故爾;麻黃湯發衛中汗,不須啜稀熱粥者,此汗是太陽寒水之氣,在皮膚間,腠理開而汗自出,不須假谷氣以生汗也。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大寒養生一定要看!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