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名旦荀慧生

一代名旦荀慧生

荀慧生飾演的紅娘

黃少華與荀慧生先生合影

荀慧生是京劇「四大名旦」之一,號留香,河北省東光縣人,一九零零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因生活所迫,八歲被送進「義順和」這個「梆子、二黃兩下鍋」的科班,學的是「梆子花旦」。十三歲即用「白牡丹」藝名,登上了戲曲舞台,活躍在京、津一帶。

出科後,拜吳菱仙學京劇「青衣」戲,拜路三寶學京劇「花旦」戲,同時又向陳德霖請教,最後正式拜王瑤卿為師。並經楊小樓、余叔岩等指點,功底深厚,吸收梆子唱腔唱法和表演藝術,對京劇傳統技法有所發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荀派」,在京劇界影響很大。以扮演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角色見長。表演上敢於突破程式的限制,善於掌握人物身份、性格、氣度。能戲頗多,代表作有《全部玉堂春》、《大英傑烈》、《釵頭鳳》、《紅樓二尤》、《紅娘》、《金玉奴》、《荀灌娘》、《霍小玉》、《杜十娘》等。

荀慧生喜讀書,好繪畫,文學修養頗深。他做任何事情皆有韌性,從不淺嘗輒止。他從一九二五年開始寫藝術日記以來,不論酷暑嚴寒,不論在京、外出,每天必寫,堅持四十餘年從未間斷,十年浩劫中被迫告一段落。

「荀派」藝術形成後,弟子遍天下,大有十「旦」九「荀」之勢。荀慧生教學一視同仁,對童芷苓怎樣教,對李玉茹也是同樣傳授,沒有親疏厚薄之分。教學態度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對登門求藝者,皆盡心指點,傾囊相授。一九五九年,荀劇團重排《荀灌娘》,準備向國慶十周年獻禮。荀慧生借排戲之便,將此戲傳授給他的弟子孫毓敏。某日,在宣武門外山西街荀家大院里,荀慧生正向孫毓敏傳藝,有記者來訪,此時正排練荀灌娘改扮男裝「趟馬」一場,荀慧生滿頭大汗地在給孫毓敏當馬童,記者目睹荀慧生課徒嚴謹之精神,非常欽佩,提出要求,要給荀灌娘勒馬的姿勢拍一張照片。荀灌娘勒馬亮相,要把左腳蹬在馬童的右腿上,才能塑造出一個「美」的形態。孫毓敏有點躊躇,荀慧生察覺後,一拍自己的右腿,和顏悅色地說:「來吧,孩子!假戲要真做,我汗都出了,蹬一下腿有什麼呀!」此情此景,非常感人!

一九四九年以後,荀慧生歷任中國戲劇家協會藝委會副主任、北京市戲曲研究所所長、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論著編為《荀慧生舞台藝術》、《荀慧生演劇散論》等。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荀慧生被強行押到了「孔廟」,「紅衛兵」將他幾十箱珍貴的戲裝點燃後,勒令荀慧生跪在烈火旁。這位鬢髮斑白的老藝術家被火烤煙熏得汗如雨下,背後還時有皮鞭的抽打,衣服破碎,血肉模糊,繼而被押送到昌平縣沙河鎮勞動改造。

年近古稀的荀慧生,精神受盡凌辱,肉體受盡摧殘,致使患了嚴重的心臟病,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下旬病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這江南的雨,這相思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