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貴州茅台的股價究竟高不高?

貴州茅台的股價究竟高不高?

1月15日,茅台盤中市值突值終於1萬億大關,成為A股第一個市值突破萬億的消費股。1萬億市值是個什麼概念?它相當於貴州2016年GDP的85%,相當於3個五糧液或者10個瀘州老窖,力壓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帝亞吉歐(Diageo),直逼可口可樂。至此,我朝最牛奢侈品誕生,超越了大家熟悉的LVMH (路易威登)和Diageo(帝亞吉歐)。昨日,貴州茅台下調3.26%,但是其市值依然有9395億。飛天茅台,高處不勝寒,很容易讓人想到一飛衝天後又轟然下墜最後一地雞毛的鬱金香。

「鬱金香泡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16世紀中期,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不久,人們開始對這種植物產生了狂熱。到17世紀初期,一些珍品賣到了不同尋常的高價,而富人們也競相在他們的花園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種。到17世紀30年代初期,這一時尚導致了一場經典的投機狂熱。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這種總是期望有人會願意出價更高的想法,長期以來被稱為投資的博傻理論)。

1635年,一種叫Childer的鬱金香品種單株賣到了1615弗羅林(florins,荷蘭貨幣單位),相當於15頭公牛或者6噸乳酪。可是,鬱金香的價格還是繼續上漲。1636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當時的荷蘭全境只有兩株)以4600弗羅林的價格售出,除此以外,購買者還需要額外支付一輛嶄新的馬車、兩匹灰馬和一套完整的馬具。

1637年新年前後,鬱金香的期貨合同在荷蘭小酒店中被炒得熱火朝天。到了1637年2月,倒買倒賣的人逐漸意識到鬱金香交貨的時間就快要到了。一旦把鬱金香的球莖種到地里,也就很難再轉手買賣 了。人們開始懷疑,花這麼大的價錢買來的鬱金香球莖就是開出花來到底能值多少錢?前不久還奇貨可居的鬱金香合同一下子就變成了燙手的山芋。持有鬱金香合同 的人寧可少要點價錢也要拋給別人。在人們信心動搖之後,鬱金香價格立刻就開始下降。價格下降導致人們進一步喪失對鬱金香市場的信心。持有鬱金香合同的人迫不及待地要脫手,可是,在這個關頭很難找到「傻瓜」,很快,賣出的狂熱將與此前購買的狂熱不相上下。於是,價格崩潰了,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個萬劫不復的大崩潰中傾家蕩產。

目前,在中國上市公司市值TOP20當中,貴州茅台是除了美的集團外唯一的一隻消費類個股。而就白酒行業來看,貴州茅台一家公司的市值已是其他A股白酒類上市公司市值的1.1倍。與國內幾大白酒巨頭來比,1萬億的市值,大致為3個五糧液,或者5個洋河股份,或者10個瀘州老窖的市值。

蒜你狠,豆你玩

一瓶茅台酒,竟然貨比黃金價。酒是用來喝的?還是拿來炒的? 事實上,對於今天的茅台股價和茅台酒的零售價,確實讓很多人看不懂,茅台股票的價值與的價值是分不開的,那麼茅台酒的零售價究竟為何越控越高呢? 重慶的兩位渠道經銷商爆出了他們眼中的「真相」。

渝北區某酒商吐槽稱,兩年時間,飛天茅台的批發價從820元到860元一瓶,漲到了如今的1680元到1700元一瓶,零售價則從不到900元猛漲至超過1800元一瓶。在他看來,茅台的市場價格已經「失去控制」。「確實有人炒作茅台,但重慶本土不多。」1月16日,南岸區的一名酒類銷售商告訴上游新聞記者,他掌握和了解的信息是, 囤貨居奇的炒家對於茅台飛天的售價「功不可沒」。 炒作飛天茅台的以浙商、粵商為主。因為在他們眼中,飛天茅台已接近「硬通貨」。

在這位酒類渠道經銷商看來,三大因素致使飛天茅台價格居高不下。第一,房子是拿來住的,而不是拿來炒的,這斷了一些專註炒作投資人的財路,而附加值高、供應量相對有限的飛天茅台酒即成為他們的新目標。第二,春節臨近了,飛天茅台自然成為炒家、多級渠道經銷商手裡的奇貨,為此而惜售囤貨,將原本該投放到市場的產品減量。再者,大經銷商之間相互倒貨,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渠道價格。

價格賣的高,對茅台來說本來是好事。但是,買不到茅台,對茅台集團影響可就大了。茅台酒難買的背後,是赤裸裸的利益驅動:部分經銷商乃至其他炒酒客都在想方設法囤積茅台酒,死扛不出貨,意欲穿透茅台的價格防線。經銷商惜售,更多的茅台酒就會從其他不受監管的渠道流出去。而茅台自己出售的酒全被哄搶一空的情況下,最終的利潤就全進了經銷商的腰包。因此,失去產品的定價權,是貴州茅台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為了穩定茅台的價格,茅台方面也積極做出了各種嘗試。

茅台的努力1 加大供給

去年8月茅台集團曾表示,雙節前增加投放普通茅台酒5600噸,其他規格品種600噸。根據茅台公布的數據顯示,近三年茅台基酒產量分別為2015年3.2179萬噸、2016年3.9萬噸、2017年4.28萬噸,預計2020年茅台基酒產量在5.6萬噸左右。

1月8日,貴州茅台發布價格調整公告,要求貴州茅台各級子公司、茅台集團各級子公司必須按照1499元/瓶的標價銷售飛天53度500ml茅台酒。同時,宣布自2018年起適當上調茅台產品價格,平均上調幅度18%左右。

1月9日,茅台集團發布《關於茅台酒市場價格說明的公告》,稱考慮春節市場因素,為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茅台公司計劃春節前增加市場投放量,並提前對配套物流發運、主流終端渠道供貨等相關工作予以部署和安排。

除了節前放量穩定價格之外,茅台從去年開始便針對經銷商價格進行多次處理。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7年茅台集團取締1家供應商資格,停止2家供應商合作,扣減3家供應商計劃,扣除4家供應商保證金,約談並通報13家供應商,對22家供應商下發整改通知,處罰力度為歷年之最。業內人士認為,大多數被處罰的經銷商是因為觸及了茅台的價格紅線。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鋒表示,從2016年7月茅台價格一路上漲,目前市場需求旺盛,一定時間內茅台增加市場投放量,無法滿足強大的消費市場,對於虛高的茅台價格來說,起不了抑制作用。由於現在的茅台酒是按照五年前的產量來計算,現在進行投放的配額主要是從「一帶一路」、國外市場配額進行調配的。但由於目前畸形的供求關係,無論進行多少投放,都很難滿足市場需求。

2 提高市場營銷效率

有茅台人士表示「茅台不僅要加大市場投放量,還讓經銷商將40%的茅台酒通過茅台雲商出貨,茅台要讓經銷商賺到錢的同時,也讓消費者盡量花少的錢買到茅台酒。」,目前茅台做的就是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將茅台雲商與京東、阿里合作,把它們的流量引過來,讓消費者和經銷商面對面對接,要把茅台雲商打造成從酒廠、經銷商到消費者之間高鐵,茅台要做的就是把這條高速路修好,未來會有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出台。

按照茅台的設想,就是想讓酒廠和經銷商、消費者之間建立一個長久的供應的合作關係,通過茅台雲商這種新零售減少中間層級。然而,茅台也意識到,要想實現三方的無縫對接,還有一定的難題,黃牛和經銷商囤貨目前仍無法避免。「從長遠來看,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實物市場,希望保持向上發展的態勢,但階段性要的是平穩的效果。」

對於使用反黃牛軟體仍未完全杜絕黃牛搶酒一事,茅台相關人員也表示無奈,「過去,為了防止黃牛倒賣車票,國家拿出了舉國之力也未避免,如今,高鐵的快速發展,讓倒賣車票的黃牛減少了。因此,為了防止黃牛倒賣茅台酒,公司正在與相關方研究反黃牛軟體。

事實上,去年,茅台要求經銷商30%的貨物通過茅台雲商來完成,而根據茅台上述人員回答,經銷商去年下半年通過雲商均完成了銷售,但是,在電商平台上銷售的茅台酒,黃牛的「功勞不小」,還有一部分迴流到經銷商手中。

如今,茅台將經銷商手中的貨從30%上升至40%放在電商平台上銷售,而黃牛們的表現,讓媒體報道稱搶「茅台」酒堪比搶春運火車票。「網上有3個』團伙』,就是所謂的黃牛,他們通過水軍的方式,每瓶給50元和20元讓他們在茅台雲商上買酒,再傳統物流公司,將買到的茅台酒彙集到一起。」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另外,安徽,浙江、貴州等地,也有專門的組織拿巨額資金去收購茅台酒,對多的囤積5000箱,囤積3個月後就賣掉。「從法律上講,他們的行為屬於市場行為,但是,這種通過賺取差價的方式,抬高了茅台酒的市場價格,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怪象背後

茅台的終端零售價越控越高的背後其實就是中國資產荒的難題。中國的資產荒問題始終存在,資本市場一直不太給力,之前在中國能夠穩定保值增值的投資品只有房地產,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遇冷,大量的投資需求一時間投資無門。

對此,食品專家朱丹蓬指出,從產業端來說,茅台作為醬香型白酒的龍頭,其技術和工藝的稀缺性、獨特性,造就了茅台在白酒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消費端來說,茅台酒價格降不下來和消費者對茅台的追捧、青睞以及囤貨有關,這也讓茅台酒一直處於一瓶難求的狀態。從商業的本質來看,決定價格的有幾個因素,包括品牌價值、稀缺性、市場運營等,這些茅台都具備,它還集產品、情感、面子、變現、保值、儲藏等所有價值方面的屬性於一身。

茅台酒業的特點:1、品牌壟斷,(醬香型酒中)缺少足夠競爭力的競品替代,產品高度稀缺;2、單品即爆品,拳頭產品佔大部分銷售利潤;3、毛利潤率極高,業界無出其右。這個時候,產量低、口碑好並且越放越貴的茅台酒就成了資本的寵兒。

所以,茅台上漲的邏輯就是茅台被金融化的邏輯。當茅台從酒變成藏品,再從藏品變成「金融期貨」的時候,市場價格就不是茅台集團能夠掌控的了。

然而就像當年的鬱金香、君子蘭、普洱茶乃至於比特幣一樣,這種投資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泡沫,作為一種被投資品神話的消費品,茅台再好也只是一種飲料,過分投資茅台,其風險可想而知。不管是理性的消費抉擇,還是非理性的市場波動,茅台的發展速度和生存質量在業內仍然屬於個案,與茅台鎮的生態環境不可複製一樣,「茅台熱」也有很強的不可複製性。即便市值萬億,茅台消費的「強需求」仍然存在變數。支撐茅台酒「強需求」的消費升級帶來中國高凈值人群的增長,以及海外市場對於茅台酒的喜好。但消費者的品味需求往往是多樣性的,甚至善變。喜歡茅台酒的不一定任何場合都會選擇茅台,消費茅台的頻次同樣要考慮承受能力。

飛天茅台的啟示

A股市場茅台市值不斷沖高的另一面,是被業績攔在門外的「阿里」、「騰訊」們。2016年、2017年兩年間,阿里巴巴、暴風科技等科技股也都經歷了較大的市值變動。即便風險不泯,但市場信心猶存。資本市場的靈魂是成長性,阿里巴巴出去了,騰訊出去了,小米也在躍躍欲試。對於很多追求上市的科技互聯網公司來說,需要上市融資的時候正好還在公司發展初期,盈利模式不太清晰,業務往往還在虧損。這些企業早期基本上看不出來它有多少資產、盈利,有的只有想法、對未來社會發展方向的判斷。

大型的國有企業上市,本質上沒有問題,但是僅僅有這些是不夠的,目前A股市場在審核發行上市、在制定上市企業標準的時候,基本把盈利放在第一位,盈利越豐厚越好,在上市上佔優。

相比新興產業,傳統產業會在盈利上更佔優勢,且當下利潤相對豐厚,這樣的公司在日後是否會走下坡路、是否具備足夠的成長性並不絕對。不過,應當看到的是,A股所代表的中國資本市場「機會之窗」正在開啟。隨著滬港通、深港通交易大門的打開,來自內地的投資者們能夠藉助香港這個跳板走向國際市場,而海外資本同樣可以藉此打開投資中國的大門。

在這一機會之窗的開啟過程中,監管部門應該主動適應整個產業升級趨勢。《公司法》要與時俱進,《證券法》在發行的標準上也需要變革與突破。過去的《證券法》對規範中國資本市場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未來的《證券法》則應該努力對表中國經濟結構,為各層次經濟成長鋪路。

至於普通投資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股價大漲,茅台的投資門檻已經非常高了,入市成本高,就不要瞎折騰妄作韭菜了。一手茅台股票入手已近8萬,足讓大部分投資者望而卻步。目前茅台酒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在炒作,散戶的參與率很低。而茅台股價又容易受到一些政策面的影響,2017年末的官方風險警示就曾一度讓股價大跌,甩下了不少韭菜。茅台股已經屬於「一旦賣出,就很難再買回來」的股票。

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鬱金香泡沫,我們來看看鬱金香泡沫形成的特殊理由:

在短期內,即使鬱金香的價格上升,生產者也沒有辦法迅速增加供給。供給數量不能及時增加來滿足需求,這就為投機活動提供了空間—有實力的投機者可以通過大量囤積商品或者壟斷供應渠道的方式來減少供應,哄抬價格,賺取利潤。這是投機泡沫形成的第一個條件。(眼熟嗎?)

貨幣的增加速度大大快於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人們除了進行消費和投資實業以外,還有大量的「閑錢」來從事投資活動—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流動性過剩」。這是投機泡沫形成的第二個條件。(看圖說話)

金融市場的形成,為投機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這是投機形成的第三個條件。(A股600519)

針對貴州茅台不斷刷新的股價和市值新高,在1月11日召開的茅台集團2018年度工作會上,茅台集團總經理李保芳表示,「資本市場主要是讓投資者基於自身判斷,對心理預期進行預支和兌現。希望茅台的股票是投資者分享茅台價值的載體,而不是短線博弈的籌碼;茅台的股價是茅台價值的真正體現,而不是因情緒化跟進,甚至投機性冒進而促成的走高。」送給諸位,與君共勉。

至於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茅台現在的股價究竟高不高?塔羅君的回答是:當荷蘭的鬱金香賣出1615弗羅林的時候,價格究竟高不高呢?

本文素材部分來自網路,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與後台聯繫。

本文來自塔羅市值,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這位22歲的谷歌天才,發現了英特爾晶元的驚天漏洞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