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火了,西方嚴密封鎖的武器技術,被中國科學家成功擊破!
本期關鍵詞:巴統
您喜歡迎
點屏幕右上方的分享按鈕
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優質內容。非常感謝!
歡迎捧場照理說事!
最近法國的世界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說中國的軍事工業,突破了重重封鎖已經成功的實現了彎道超車。而且近年來在,很多領域已經實現逆襲,甚至開始進行反封鎖。文章認為這種劇情的反轉,堪稱一部精彩劇本。
其實,這篇文章一點都不誇張,中國的軍事技術發展從一開始就面對著世界上最為嚴厲的封鎖。二戰之後世界冷戰格局中,美蘇兩大陣營都對對方實施著,嚴格的技術封鎖,特別是西方陣營,成立了所謂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著嚴苛到連一顆有助於幫助軍事技術的螺絲釘都不允許流出的嚴格管制措施。
而中國所面臨的形勢比一般社會主義國家還要嚴格,因為中蘇關係破裂,中國不但要面對西方的嚴格封鎖管制,同時還要面對蘇聯的出口管制。可以毫不誇張的講,中國的軍事技術在中蘇關係破裂之後,是完全依靠自力更生髮展壯大的。
冷戰結束之後,雖然封鎖稍有放鬆,但是世界上400多種跟軍事相關的技術中,西方國家實施嚴格技術封鎖的就有350多種。即便是在剩下的50種西方國家也通過一些國內的制度安排對中國實施著變相的限制和封鎖。
比如在民用領域的航天技術上,美國國會就通過了一個所謂的沃爾夫法案,禁止中美兩國開展任何跟美國航天局有關的聯合科研活動。禁止美國航天局的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的訪問者,通過這個條款,等於完全把中國擋在了美國航天技術領域的合作之外。所以中國不能參與,美國支持的任何國際空間站合作計劃。
冷戰後的和平時期,科技領域的封鎖比冷戰中更隱蔽,因為摻雜了更多的經濟利益,甚至比冷戰中的封鎖更具有陰謀性。比如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專門採取了所謂的技術阻斷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通過民用領域,通過用一些他們認為很快就會被中國實現突破的技術,來換取中國的龐大市場。
這看起來是一項短期經濟利益驅使的純商業行為,但真實目的是通過用自己的技術獨佔中國市場,對中國進行技術控制,阻礙中國在這個技術領域的研究,最終阻斷中國技術的突破。但是,很顯然,西方人並不真正了解,中國人的民族性格,面對的形形色色的各種封鎖,中國人展現出了不屈不撓,不服輸的民族性格。
封鎖不但沒能遏制中國的進步,反而激發了中國人的創造力。從天舟飛船到量子計算,從大飛機到全電推進技術,從高超音速飛行器到隱形戰鬥機,中國軍事技術的發展速度讓世界震驚,不僅在軍事領域。在民用領域,中國的高鐵技術,無論從成本到質量都一次次的擊敗了德國,日本。
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在全世界向GPS發起了挑戰。這樣的技術逆襲還有太多,核能、雲計算、量子通訊、高溫超導、納米技術、3D列印數不勝數。如果說這些技術的逆襲,還只是逆襲的話,帶給西方的是驚訝,那麼最讓西方震驚的是中國開始了自己的反封鎖。
技術封鎖並不是西方的專利,任何一個享有技術優勢的國家都會對自己的戰略對手加以技術封鎖,這本身無可厚非。自然對於中國來說也是如此,近期中國就先後出台了技術裝備的出口禁令。中國宣布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對指定標準的耙吸式挖泥船,絞吸式挖泥船和吸沙船等等這些大型工程船舶,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出口。
快速造島是我們中國人的專利,不是誰想造就能造。原因就是我們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巨型吸沙船,我們自然不允許競爭對手擁有我們同樣的能力。中國不僅實現了軍事技術的爆發,而且實現了我們自己的技術反封鎖。
反封鎖就是一種超越的底氣,證明今天的中國已經強大到可以跟對手平起平坐。這種情況恐怕是,幾十年來一直封鎖我們的西方所沒想到的。不過我相信很快他們就會習慣一個追上、超越,甚至未來碾壓自己的中國。
節目中我提到了巴黎統籌委員會,我們特別給大家準備了一篇文章,介紹一下這個誕生於冷戰,但是卻始終陰魂不散的組織。
巴統
Winter is coming
凍成狗~
歡迎視頻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點贊 轉發支持我們!


TAG:照理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