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饰|从「水田衣」到「百衲衣 」看传统服饰里的拼布艺术
「吴缝天
衣」
植根苏
州文化的本土品牌,专注打造高端中式服饰。喜欢旗袍知识,吴文化,苏州手工艺,苏州名人轶事等趣事的亲们,点击上方蓝字“吴缝天衣”关注我们!
【香奈儿2016早春秀场】
【杜嘉班纳2016 秋冬秀场】
拼接是时尚秀场中永不落伍的主题,呈现拼接效果的服装,
总能
在每年层出不穷的时尚盛宴中,凭其
丰富的面料语言
独树一帜。而在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中,也曾出现过这种呈现拼布艺术的服装,它就是“水田衣
”
。
【水田】
“
水田衣
: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服饰中一种独特的存在。”
早在唐时,王维就有“
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的诗句,可见这种衣服在唐时就有了,到明代开始流行。
在现代一般作为道士道袍或戏曲服装的水田衣,在明代,曾是女子们热捧的着装,作为普通妇女服饰流行过。
“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
水田衣
。”
【 明 水田衣穿戴展示图 】
据传,明朝末期,奢靡颓废之风盛行,水田衣成了名门淑媛的心头好。许多贵胄人家女眷为了做一件中意别致的水田衣,甚至不惜将一匹完整的锦缎裁成碎片,再费时费力加以拼缝。
【闲敲棋子图 禹之鼎】
后世对这种弃用整幅面料,采用分割面料拼缝而成的水田衣颇有微词。
李渔《闲情偶记·治服篇》详细的记载道:
“
……则零拼碎补之服,俗名呼为‘水田衣’者是已。……毁成片者为零星小块,全帛何罪,使受寸磔之刑?缝碎裂者为百衲僧衣,女子何辜,忽现出家之相?
”
一方面,说明流行的女子水田衣,就是模仿僧人的百衲衣而来。另一方面,这种反节省而变奢靡的制作方式,也受到了李渔的强烈反对。
清朝的评论家也对这样的时装不以为然,叶梦珠说此衣“恐非象服。守礼之家,不必效之也”。
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
【穷衣】
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穷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
【长春百子图 苏汉臣】
【清 织锦绣百纳童衣】
在妇女服饰体系中流行的水田衣,到了儿童服饰中,又成了百衲衣。据传是古人用僧人作袈裟的方式,给儿童制作百衲衣(水田衣),用以驱灾祈福。
【北山洗寒图卷局部 禹之鼎 】
【清 百衲童衣】
过去,
在很多地方乡村,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有点“护身符”的意思。百衲衣的制作费时费力,一针一线,也蕴含着从古至今,所有母亲期盼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意。
【清 拼色缎“卍”字纹道姑衣】
“
领镶边采用色缎拼接的方法,在浅豆沙和石青缎拼成的方格内,以月白和石青、草绿和雪青缎料做颜色搭配,剪成菱形,以角相对,形成方格中的六菱角图案。衣身用绿和雪青色缎拼成两色方格,在方格内,以石青和肉粉色缎做卍字纹。
”
【清 拼各色缎菱形纹道姑衣】
“
此衣形制规整,制作精良,是戏曲演出中道姑、尼姑所着之身份装。因缎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又名水田衣。据《穿戴题纲》记载,昆曲《玉簪记》之《促试》、《秋江》唱段中女尼陈妙常即穿着此类戏装。
”
如今,无论是孩子的百衲衣还是妇女的水田衣,这种拼缝工艺制成的服装,只能在少部分传统节日服饰和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部分高定服装中看到了。
【壮族土僚靛青色右衽女上衣】
【云南黎族白倮人 芥菜节服饰】
金媛善(朝鲜族) 拼布艺术
以上就是本章的全部内容啦~
欢迎大家转发支持
??
并留言~
祝大家周末愉快
??
??
更多往期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中国古代服饰|有闲阶级的冬季外衣穿搭
工艺盘点|极简VS明艳VS奢华 你是哪一派?
名画服饰|月曼清游图册
浅谈高级定制和私人订制异同
旗袍旧影|画中美人
扒一扒,娱乐圈里那些穿旗袍好看的女星
旗袍名人纪|萧芳芳
旗袍旧影|《良友》封面女郎
旗袍名人纪|邓丽君
旗袍发型怎样才好看?
旗袍领的优雅进化史
《罗曼蒂克消亡史》女神群像
一袭旗袍,三个世纪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 转载请与小编联系!】
吴缝天衣
定制您的古典美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TAG:吴缝天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