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聰明闖禍,高情商善後

小聰明闖禍,高情商善後

小聰明闖禍,高情商善後

公元279年,晉武帝派大將王渾、王濬(jun)等領兵20萬進攻吳國,王渾管長江下游,王濬的水軍則負責從成都沿江而下到建業(即今南京)。晉武帝還下詔,王濬到了下游要受王渾節制

次年正月,王渾所部攻破吳軍主力。部下建議王渾迅速引兵渡江,直指建業,王渾卻想與王溶會師後,共同見證大勝利的歷史時刻。

可是當王濬抵達三山,王渾派人請他停舟上岸商討戰事時,王濬卻借口「風大,船不能停」不予理會,獨自領兵直指建業。很快,吳主孫皓到王濬營門投降。

眼睜睜看著大功旁落,王渾既羞又怒。他立即上表朝廷,狀告王濬不聽調遣。管詔獄的官員準備用檻車把王濬押回京師處理,晉武帝沒答應,只是下詔痛批了王濬。王濬隨後上書自辯,說沒收到讓他聽從王渾節制的詔書。

見王濬爭辯,王渾又把揚州刺史的信上呈晉武帝,說王濬的部下私掠孫皓的寶物,火燒東吳宮殿。王濬再次上表聲辯:揚州刺史曾寫信給他,說孫皓把財物都發給將士了,府庫空虛;如今又說他掠得無數的財寶,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王濬回到京師,馬上就有人劾奏他,請求將他交付廷尉問罪。晉武帝打圓場稱:「王濬沒有及時接到詔書,不能算違詔。他沒有及時上表說明王渾向他宣布詔書的情況,這是不對的。不過,一點小錯不足以掩蓋他的大功。」但王渾與王濬為了爭功,還是吵鬧不休。

晉武帝與王渾是兒女親家,為了避嫌,便讓以公正無私著稱的廷尉劉頌來處理這件事,其實是想藉助專家權威的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寬恕並抬高王濬。但估計事先沒溝通好,劉頌最終做出結論:王渾立上功,王濬立中功

接到這個報告,晉武帝大怒,認為劉頌的結論不合理,把他降職為京兆太守。不過,晉武帝立馬意識到劉頌畢竟是實事求是,還沒等他就任,就讓他改任離京都較近的河內太守,算是照顧了。

小聰明闖禍,高情商善後

最後晉武帝決定,升王渾為征東大將軍(相當於二品),封京陵公;升王濬為輔國大將軍(相當於三品),封襄陽縣侯。王濬在品級和爵位上稍次,但實際待遇卻與王渾相近。

這件事雖然告一段落,但兩人心結未解,從此以後,王渾每次到王溶那裡,王濬總要安排衛士嚴加防備,然後才肯與他相見。王濬每次見晉武帝,一談起所受委屈就說話過激,還無禮地拂袖而去。晉武帝雖然每次都寬容這位功臣,但心中已有不滿。

有一天,王濬的好友提醒他說:「你的功勞很大,但還不完美。你凱旋後,應當悄悄回家,再不提平吳的功績。如果有人提起,你就說這全靠皇上的英明決策、諸將的努力。」王濬說:「我又不是爭功,只想把這個理說清楚。」好友說:「你一定要爭這口氣,那讓王渾怎麼下台?不是給皇上難堪嗎?」王濬突然明白了,從此沉默寡言,絕口不提平吳之功,最後得以頤養天年。

而王渾則避開爭論,率部鎮守壽春,妥善安撫了東吳遺民,令江東安定下來,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那位被貶的劉頌也做了危機公關。在被貶前,劉頌給晉武帝上了奏章,大多是有利國家的舉措,這多少給劉頌挽回了一些印象分。在河內任上,劉頌政績斐然,讓晉武帝對他另眼相看。

由於各方的妥善處理,晉初的這場大戲才得以從小聰明爭功開始,以高情商的善後結局,沒演化成兵刃相見的流血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碼農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不慌,不忙,不尋常

TAG:碼農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