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石油的搖籃——玉門油田

中國石油的搖籃——玉門油田

現今,有很多人只知道大慶油田或者克拉瑪依油田,但卻不知道「玉門油田」。玉門油田是中國的第一個油田,在這裡打出了中國的第一滴石油,打破了建成了中國的第一口油井,數以萬計的石油隨打油機的擺動而從地下抽出

鮮為人知的是,玉門還承載著一段國共合作的佳話。日寇和蘇聯聯手封鎖我國國際救援通道後,石油等戰略物資極為緊缺,當時有"一滴石油一滴血"的說法。1939年,國民黨資源委員會想要開發玉門油田,但苦於設備不足,於是便向共產黨求救,周恩來親自批示將延長油田的老設備緊急調運到玉門油田來,讓國民黨再一次看到國共合作的決心。

在解放前10年,玉門油田累計生產原油52萬噸,占當時全國原油產量的95%,玉門生產的油品,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作出了特殊貢獻。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就是從石油河畔奔赴大慶、享譽全國的。從而產生了我們歷代傳承的「鐵人精神」。著名詩人李季曾賦詩盛讚玉門:"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

在油田建立初期,沒有先進的設備依靠於人力。看著石油從地底流出,沒有設備的支持讓王進喜等人心急如焚,但不能眼睜睜的看著石油浪費,王進喜毅然決然的帶領工人跳進石油中,進行人工的攪拌。就這樣,保持著全國石油的供給。

伴隨著新中國的建立,1957年12月新中國宣布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這裡建成。先進的設備,專業性人才,研究性基地源源不斷的到來。一棟棟樓房在這裡建起,就這樣一個祁連山腳下的隔壁變成一個創造巨額利潤的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在金城 的精彩文章:

TAG:愛在金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