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研製成功第一種水下點火導彈,可在超遠距離攻擊航母

中國研製成功第一種水下點火導彈,可在超遠距離攻擊航母

鷹擊-18潛射反艦導彈的研製成功,對我國的反航母體系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而除了總體型號的完成,其實還涉及到許許多多的技術突破。在鷹擊-18潛射導彈的研製過程中,共解決100多項關鍵技術,取得300多項發明專利。這之中就包括一種重大的突破,即潛射導彈的水下有動力發射技術。

潛射導彈的水下發射總共可以分為水下有動力和無動力發射兩種形式,其主要區別在於導彈在水下段運動的時候是否發動機已經點火且提供動力。比較典型的有兩種,即採用水下有動力發射的「飛魚」反艦導彈和無動力發射的「魚叉」反艦導彈。有動力發射方式的優點在於,發射深度範圍大,能夠實現從潛望鏡深度到工作深度整個範圍內的發射。不僅如此,它還具有出水速度高、能在高海情狀態下發射、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特點。

有動力發射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水下點火會帶來強熱輻射和雜訊,將對潛艇的紅外和聲學隱身造成破壞性影響。而相比之下,無動力水下發射沒有這些不利因素,主要依靠導彈運載箱將導彈推出水面,發射雜訊不明顯,但不足指出在於發射深度受限,適應海情的能力很差,只具備在4級海況下發射的能力。

據估計,採用有動力水下發射的「飛魚」導彈可以在60~100米的深度進行發射,而「魚叉」反艦導彈的發射深度為30~60米左右,通常是在潛望鏡深度。但潛射版「飛魚」導彈的最大射程太近,只有50千米左右。如果潛艇要搭載這種導彈攻擊航母戰鬥群,那麼很有可能被眾多的海空平台圍毆。因此,很多國家在後來又研製出射程更遠的有動力水下發射反艦導彈。

其中最明顯的便是俄羅斯研製的3M-54E型「俱樂部」導彈。這種導彈是從魚雷發射管之中發射的,具體形式是水下點火、有動力、無運載箱的水平發射方式。3M-54E導彈在離開水面達到一定高度後,助推器會脫落,其最大射程為220千米。再加上這種導彈在6級海況下也能正常發射,而此時反潛兵力的使用會受到很大限制。綜合上面的這些因素,用於發射3M-54E型導彈的潛艇是非常安全的。

根據官方報道的表述,中國最新研製的鷹擊-18反艦導彈射程達到3M-54E導彈3倍,意味著其最大射程可能達到600千米以上,這主要是因為它採用了亞超音速結合的技術。如果將鷹擊-18裝備給093B型潛艇,那麼該艇被發現的概率還會大大降低。再則,093型潛艇的排水量已經達到7000噸左右,主要用於執行遠海作戰任務,更加需要具備在高海況條件下的作戰能力,而採用水下有動力發射方式比無動力方式更加有利。

航母戰鬥群的建制內反潛作戰兵力原本由3個層次構成。最遠層是固定翼反潛機,作用距離200~300千米,通常會按一定的航線執行巡邏任務,由於該型飛機已經退役,所以本層次的反潛兵力已經不復存在。第二層是2~4艘攻擊型核潛艇,以弧形狀態部署在離航母100~200千米的區域。最後一層是哨戒艦和掩護幕艦艇及其搭載的直升機。前兩層的主要任務是獵殺潛艇並防止其進入發射陣位,最後一層的主要任務是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

此從理論上來講,093B在搭載鷹擊-18反潛導彈之後,就好似擁有了長拳,基本上可以在航母戰鬥群的反潛兵力作用範圍之外發起攻擊。但同時也應當注意到,航母戰鬥群依賴的反潛兵力絕非僅僅是建制內的,而且還包括岸基的P-8A或P-3C等大型遠程反潛巡邏機。再則,093B核潛艇要在這麼遠的距離打擊航母,必須有強大的ISR支援。所以並不存在什麼殺手鐧,現代海戰的對抗是體系的對抗,對手不僅僅依靠建制內兵力,我們攻擊航母的手段也不僅僅只有鷹擊-18潛射導彈。

全文完,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的空母 的精彩文章:

中國S400防空系統要當心,美國極有可能獲得相關技術信息

TAG:雲上的空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