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昌齡這首送別詩曠達至極,如此格局即便今日也沒有多少人能懂

王昌齡這首送別詩曠達至極,如此格局即便今日也沒有多少人能懂

王昌齡被譽為「七絕聖手」,在唐朝的詩人當中,也是名氣很大的。他的邊塞詩豪放洒脫,他的閨怨詩,也是哀哀怨怨,深入人心。長期的邊塞生活使得他內心曠達無比,即便是一首簡單的送別詩,也是曠達至極,其在詩中所展現出的格局,即便今日也沒有多少人能懂。

且看: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這首詩的題目是《送柴侍御》, 是王昌齡極具代表性的送別七絕。詩人的曠達自如,在「送君不覺有離傷」這一句當中就能明明白白的體現出來。

開篇寫詩人與友人之間的離別之意。「沅水通波接武岡」,當是時,詩人被貶在沅水之濱的龍標,而其友人柴侍御即將乘船前往武岡,兩地水路相通,象徵著兩人的友情也不會因實際的距離而遭到阻隔。所以才引出第二句,也就是「送君不覺有離傷」。

在古典詩詞當中,離別常常意味著永別,畢竟當時的交通和通訊條件極為有限,離別的傷感,「黯然銷魂者」,是歷代詩人們最容易抒情的。然而到了王昌齡這裡,卻直言「不覺有離傷」,詩人內心的曠達,自然是可以一覽無餘的。

而後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的心態,寫出了詩人的大格局。「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兩句的意思是說,雖然我們兩人要離別,但是你我之地中間僅有一座青山而已,距離之近,以至於天氣情況都會一致,更不用說同在同一片月光下了。

本來離別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如今在這裡卻是:青山相連,自然是同雲同雨;明月普照,分不出此鄉彼鄉。如此曠達的心境之下,自然也就不覺得有什麼令人感傷的了。

對比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更有別情真摯而洒脫之意。詩人離別不寫送別之傷,卻寫距離之近,實則還是寫友誼之深。在盛唐的詩人當中,離別雖然有所傷感,但是都被豪情所替代。王昌齡雖然一再遭貶,但仍然寫出「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句,就是明證。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