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茶or抹茶,確定不是通假字?

末茶or抹茶,確定不是通假字?

古時:將春茶嫩葉,用蒸汽殺青(現在中國的茶葉大部分是炒青,說來話太長,不是主題,下次有機會再講這個做茶的的工藝)然後做成團茶(餅茶)保存,有點像現在的普洱茶餅一樣,但是那時候茶葉是上層階級的享用之物,非常講究,上貢的茶餅還有龍和鳳的模印,所以也叫龍鳳團茶。

然後,喝的時候放在火上烘焙乾燥,然後用天然石磨研磨成粉末。古人磨粉的工具那是相當齊全的。

首先用茶臼(jiu)把茶碾碎。

其次茶碾。

其次茶磨繼續。

經過三道程序,茶葉成末末了~

然後可以開始點茶了,點茶師先用一茶勺,將粉末茶盛入建盞,沖入沸水,用茶筅快速擊拂,使之產生沫浡。

早在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里有記錄茶筅。茶筅是古時烹茶時的一種調茶工具。「茶筅,以勁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動,本欲壯而未必眇。當如劍背,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可見茶筅即是一種調茶工具。

宋朝的鬥茶,是看誰用泡沫做的圖畫更漂亮,更持久不散,現在看來古代人那可不是一般會玩。

在宋朝的時候日本人過來把這種喝茶方式學了回去,並發揚光大,有了今天的日本抹茶。

明朝時,開國皇帝朱元璋覺得這種喝茶方式太過奢靡,便下詔取締。不破不立,散茶隨即流行開來,並漸漸發展為現在的六大茶類。中國和日本的喝茶方式在那個時候便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有人說這體現了日本善於學習並保留外來文化的傳統,也有人說這凸顯了中國不斷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館長覺得這個問題見仁見智。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路)

世界茶文化圖書館:讀書、賞書、薦書、藏書

倡導雅緻生活、構建精神家園、傳播文化遺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