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州:文潤穰城惠民生 成風化人譜新篇

鄧州:文潤穰城惠民生 成風化人譜新篇

鄧州:文潤穰城惠民生 成風化人譜新篇

2017-12-24 鄧州頭條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鄧州古稱「鄧」或「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全球華裔「鄧姓」發源地、醫聖張仲景故里、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誕生地。近年來,鄧州市立足於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著力推動「文化強市」建設,把文化工作列入市委重大決議和市政府重大工作中,嚴格落實「四個納入」要求,從政策、機構、編製、人員和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事業發展。把文化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重點傾斜建設重大文化工程。

目前,該市投資5000萬元的花洲書院二期工程已經竣工,老年大學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5.1億元的「四館一中心」項目即將竣工。投資4億元擴建鄧國春秋園,投資180萬元在城區完善3個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廣電中心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撥付160萬元對24個綜合文化站相關設施進行完善。

南陽市委常委、鄧州市委書記吳剛和鄧州市市長羅岩濤表示,要切切實實把文化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文化惠民成果,給全市廣大群眾謀取更多的文化福祉。要用文化提振全市廣大幹群的精氣神,為新時代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在新時代有新氣象新作為。

書畫頻道走進鄧州 助推文化強市建設

5月17日至19日,「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河南鄧州」系列文化活動在鄧州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由鄧州市委、市政府和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聯合主辦。

中國美協顧問、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尼瑪澤仁,中國書協顧問胡抗美、副主席包俊宜,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苗培紅、楊明臣、唐雲來、劉恆、楊傑、劉傑、張志和、張繼、李洪海、唐輝、戴順智、張清智、邢少臣、張銅彥、於恩東、廉世和、陳良敏、楊廣馨、劉顏濤、陳克永、王裕國、於永茂、段鐵等著名書畫藝術家相聚美麗鄧州。

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鄧州

5月18日下午,在花洲書院舉辦當代名家書畫展,共展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書畫作品100餘幅,令廣大書畫愛好者流連忘返。在隨後舉行的筆會上,與會的書畫家們揮毫潑墨,更是讓書畫愛好者現場感受、體味傳統文化的魅力。第二天上午,張江舟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軍事博物館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張繼,在花洲書院舉行了書畫大講堂專題講座,為書畫愛好者們帶來了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大餐。

5月18日晚,為了讓鄧州的書畫愛好者和廣大人民群眾能夠近距離感受到書畫大家們的藝術風采,「『翰墨飄香』書畫頻道進萬家——走進美麗鄧州」大型廣場文化晚會在鄧州市人民公園廣場隆重舉行,15000餘名鄧州市民觀看了這場別開生面的文化晚會。

在著名朗誦藝術家任亞明《岳陽樓記》的深情朗誦中,書法家李洪海、於恩東分別創作了行、草書巨制《諸葛亮誡子書》和《蘇軾詞·望江南》。在美妙的音樂旋律中,由戴順智、邢少臣、陳良敏、劉傑、張清智創作的巨幅人物畫《范公講學圖》和由陳克永、王裕國、於永茂、段鐵創作的巨幅山水畫《源遠流長》創作完成。伴隨著歌舞《少年行》,胡抗美和當地少年書畫愛好者共同創作完成了《大美穰原》書畫長卷。

書畫家們還對來自鄧州各基層單位書畫愛好者的作品進行了認真細緻地點評,並提出了中肯建議。

5月19日上午,書畫家們來到鄧州花洲實驗高中。歡迎儀式上,書畫家們現場為花洲實驗高中題字留念,鼓勵大家好好學習。隨後,書畫家們來到學校美術教室,觀看學生作品,尼瑪澤仁現場授課,為師生們留下寶貴意見。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馳誠杯·美麗鄧州」書畫攝影大賽、鄧州市首屆中小學師生「墨香書畫」展示、輪椅捐贈、藝術家進基層採風創作等活動,近5萬名社會各界群眾現場感受了文化的魅力、藝術的盛宴。

弘揚「三種精神」 培育核心價值觀

9月4日,鄧州市「三種精神」宣傳活動彙報會召開,南陽市委常委、鄧州市委書記吳剛聽取彙報。「三種精神」即「憂樂精神」「雷鋒精神」「渠首精神」。

「憂樂精神」的傳承源於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慶曆五年(1045年),因「慶曆新政」改革失敗,范仲淹被罷除參知政事職務,到鄧州任知府。任職三年,他殫精竭慮、鞠躬盡瘁,重農桑、興水利、清積案、懲貪官,深受百姓愛戴。他還在風景秀麗的百花洲畔創辦了花洲書院,在院內春風堂講學。慶曆六年,應摯友滕子京邀請,范仲淹在花洲書院春風堂上揮動如椽大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傳頌不衰。

花洲書院

2002年4月,鄧州市投資1400餘萬元,對花洲書院進行了全面修整。如今的花洲書院古樸典雅、曲徑通幽,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鄧州市大力傳承弘揚「憂樂精神」,通過舉辦范仲淹廉政思想研討會,開展「廉政杯」演講比賽、「憂樂杯」徵文、萬人誦讀《岳陽樓記》、入黨宣誓等活動,在反腐倡廉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命名為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編外雷鋒團展覽館

「雷鋒精神」在鄧州的大力傳承緣於「編外雷鋒團」。

1960年8月,鄧州市560名青年應徵入伍,被分配到原瀋陽軍區工程兵某團,成為雷鋒的戰友,親身感受到了雷鋒精神。相繼複員、轉業回到家鄉後,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編外雷鋒團」。

為了讓更多的人走近雷鋒、認識雷鋒、學習雷鋒,2003年鄧州市建成了編外雷鋒團展覽館。2013年3月,編外雷鋒團展覽館內部和外部提升改造順利完工。編外雷鋒團展覽館是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第三批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已接待觀眾100餘萬人次。

「編外雷鋒團」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在「編外雷鋒團」的帶動下,鄧州市湧現出了「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武文斌、「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李華敏、「感動中原」人物曾偉等許多先進典型。

「渠首精神」源於引丹陶岔工程和移民搬遷。

引丹陶岔工程從1968年10月開始施工,到1974年8月16日通水,6年時間中,鄧州常年出動民工4萬多人,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了4.4公里長的引渠、渠首閘、8公里長的引丹總乾渠以及下窪樞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竣工通水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陶岔工程建設過程中,鄧州有2280多人致傷致殘,有141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引丹陶岔工程工地建設場景

鄧州人民不僅修建了陶岔渠首,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前後接納了6萬多庫區移民。特別是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移民搬遷中,鄧州市奉獻數萬畝良田、興建29個移民社區,接納移民6917戶30008人,佔全省移民安置總人數的近1/5。

鄧州人民用「艱苦創業、勇於創新、甘於犧牲、無私奉獻、為國分憂」鑄就了偉大的「渠首精神」。

目前,鄧州市正在開展「三種精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家庭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版畫以刀為筆 銘刻時代印記

「我們策劃的『改變地球的人們——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展』17幅作品得以專題展出,另外有5幅作品成功入選全國展,大家的心血沒有白費。」說起上次的參展情況,鄧州版畫院院長王克勤至今仍激動不已。

王克勤說的展覽,是10月27日在大連舉辦的「不忘初心·再創輝煌——全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第五回年展」。

好收成(版畫) 王克勤

「鄧州版畫院雖然成立晚,但是創作隊伍龐大,成果豐碩,精品迭出,取得這樣的成績難能可貴。」當天的開幕式上,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院長宋恩厚對鄧州讚譽有加。此屆展覽會上,全國27家工業版畫研究院共有161幅版畫作品入選,鄧州佔據5席,被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

王克勤出生於1954年,長期從事版畫研究和創作,碩果累累:2012年,版畫《爺們兒》入選「工業敘事——首屆中國工業版畫三年展」;2014年,《喜訊》在五年一屆的「第十二屆河南省美術作品展覽」上榮獲一等獎。同年,應邀到埃及參加第五屆「歡樂春節」文化交流活動;2015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之鄧州湍河渡槽之二》榮獲「新的征程·新的創造——全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第三回年展」最佳創作獎;2016年,《築造輝煌》應邀參加「放飛夢想」首屆全國版畫邀請展;今年9月,《驢友》入選第九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覽」。

2011年,在王克勤的動員下,呂中田、曾光定等一批鄧州本地的書畫家開始接觸並創作版畫。2014年,王光濤、周鵬、冀艷麗等一大批有美術功底的人也開始跟隨王克勤學習版畫。

幾年來,這些人已成為鄧州版畫創作的中堅力量,他們深入生活,用火熱的激情創作,鄉村、人物、工業、自然美景等在他們的刻刀下靈動呈現。

2015年,呂中田版畫《建設中的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工程》獲「新的征程·新的創造——全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第三回年展」最佳創作獎;王光濤等3人的版畫作品也入選全國級大展。2016年,周鵬版畫《百年大計(南水北調中線——湍河渡槽工地)》榮獲「時代的號角·生活的讚歌——全國工業版畫研究院第四回年展」最佳創作獎;王光濤版畫《工地一角》《新高》《築夢》,榮獲「激情燃燒·新星閃爍」第二屆中國工業版畫新秀獎。王曉彥、曾成茵等20餘人的版畫作品也紛紛獲省級以上獎項。

今年6月,「河南省鄧州版畫院」正式成立。目前版畫院有兩個創作室,創作團隊已有56人。

弘揚仲景中醫藥文化 為群眾提供健康服務

鄧州是「醫聖」張仲景故里。1800多年前,張仲景生於南陽郡涅陽縣(今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他好學精思,師從同郡名醫張伯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終於著成中醫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被後世尊奉為「醫中之聖」。

近2000年,鄧州這片熱土在張仲景醫藥文化的熏陶下,醫風濃厚、名醫輩出。古有朱肱、張泰恆等傷寒學派大家,現代有周連三、段彩庭、梅迅卿等多名老中醫,當代有國醫聖手趙清理、國醫大師唐祖宣等眾多名醫大家和一批有數百年傳承史的「中醫世家」。

近年來,在國家重視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的新形勢下,鄧州市張仲景中醫藥文化方興未艾。

張仲景展覽館

建成了全國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張仲景展覽館。館舍為四層仿古建築,共分七個展區,分別展示了醫聖張仲景著作、歷代研究、生平軼事及中醫藥發展史,現代中醫發展,鄧州市中醫藥發展史,國醫大師唐祖宣及養生保健知識、中草藥標本和書畫墨寶等,較好地展示了仲景醫藥文化和鄧州中醫藥事業發展,成為向外界展示醫聖故里中醫藥文化的窗口、全市中小學中醫藥教育基地和黨員幹部傳統文化學習基地。

創辦了「杏林資訊」公眾微信平台。利用新媒體積極宣傳各級中醫藥方針政策、仲景醫藥文化和中醫藥科普知識,自創辦以來已發文近萬條,被「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吸收為成員。

開展了中醫傳統師承和「鄧州中醫世家」命名活動。為94名指導老師和171名傳承人員確立了師承關係,命名「鄧州中醫世家」74家。成立了鄧州市經方研究專家組,整理了100餘首經方的臨床應用經驗,編纂成了近20萬字的《經方運用經驗彙編》。

舉辦了「仲景經方國際論壇暨仲景傳人師承大典」和「河南省第七次仲景學術研討會暨趙清理教授學術和中醫教育思想研討會」。向國內外中醫界彰顯了醫聖故里的中醫根脈文化和魅力,為傳承和弘揚仲景經方學術作出了積極貢獻。

突出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的特色和優勢,鄧州市先後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示範中醫院等榮譽稱號。創建「全國中醫藥振興發展示範市」的宏偉目標,更是為鄧州市張仲景中醫藥文化發展描繪了一幅嶄新畫卷。

來源:《河南日報》2017年12月22日第七版 專版

策劃:丁心強 劉法令 孟向東

執行:王中獻 劉浩博 趙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徵集師田心 的精彩文章:

我在江蘇無錫市東林書院遺址

TAG:古玩徵集師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