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路人不識蔣經國,搭了便車後給十塊錢小費!蔣經國反應也是不客氣

路人不識蔣經國,搭了便車後給十塊錢小費!蔣經國反應也是不客氣

到了1955年,蔣介石已然是68歲,而蔣經國這才45歲。這時的蔣介石變得越來越像一位聖賢了,很多事情開始交給蔣經國處理了。蔣介石每天有規律的生活,早起、祈禱和運動,吃過飯後,等著批閱兒子蔣經國的公文就行了。他還喜歡沉思,讀一些古書,例如儒家的經典著作,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而根據曾追隨蔣經國的一位陸軍將領回憶,剛到台灣那會,蔣介石就生活在一個地方里,說是與世隔離了。而蔣經國的作用就越顯突出了,充當其樂蔣介石的左右手和耳目了。

蔣經國 蔣介石 蔣緯國

蔣經國同父親一樣,也有著自己的生活習慣。每天早起後,先是運動過後在沖個澡。等待他的是副官送來的一大堆要審閱的公文,時間是6點半左右。公文有兩種顏色,一是黃色,代表例行事務;二是紅色,代表著緊急的要事,優先處理。看完這些繁瑣的公文後,蔣經國則到廚房吃早餐,之後帶著一些公文去見父親,看看能有什麼不同的意見。都說蔣經國是兩面派,處理事情上鐵面無私,絲毫不跟你說道理,不管是不是會為此傷害到當事人。但是在其他方面,尤其是民眾,和藹可親、非常親民。這可能跟蔣經國在蘇聯的經歷有關,在那裡的12年,想必學到了很多東西。

蔣介石 宋美齡 蔣經國

等到了蔣經國的權利日益增加後,他經常借著周日到鄉下,去同當地的老百姓交談。有統計,在1950年到1978年期間,蔣經國走遍了台灣省三百二十多個鄉鎮,經常搞微服私訪,不會先跟人報告,不打招呼就去普通家庭拜訪去了。有時候肚子餓了,隨便找一家麵館進去就是吃,當然有時也會帶些乾糧在身上。

在20世紀50年代的台北,蔣經國喜歡自己開車到處跑,也不帶什麼隨從之類的人員。有一次,他開車回到城裡的時候,在路上碰到了一個路人,讓路人搭了便車回去。路人跟他的目的地不同,但是蔣經國還是特意繞路把他送到了目的地。此人不識蔣經國啊,但是應該不缺錢的主,還特意給了蔣經國十塊錢當作小費,走後還說了聲謝謝,挺有禮貌的。蔣經國也不客氣,給錢我就收唄,也沒有把自己的身份告訴路人。回到官邸後,蔣經國把此事跟妻子蔣方良說了,還調侃道:你看,我今天還賺了一點錢咧!也不知當時蔣方良什麼反應,想必是笑翻了吧。

蔣經國 蔣方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飛聊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對兒子說這個地方應該有個湖!蔣緯國查了地圖後佩服不已

TAG:大飛聊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