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力拔山兮氣蓋世,一代霸王為何如此謝幕?

力拔山兮氣蓋世,一代霸王為何如此謝幕?

西楚霸王項羽出生在秦朝時代,在暴秦統治的朝代里,註定了他不平凡人生。或許項羽的出現就是為了結束暴秦所統治的時代吧!他生於楚國將官世家,但從小不喜識字,劍術也是屬於半吊子,這時項羽袒露心跡說:「認字,能夠寫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劍術,只能對付一個敵人,不值得去學。我要學就學對付千軍萬馬的本領!」自此項羽開始學習兵法。這也許就為他不平凡人生的打下了基礎。

在巨鹿之戰中,他率領數萬楚軍以破釜沉舟,大無畏精神帶領各諸侯起義軍大敗秦軍主力。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然而本該屬於他的勝利卻由於他的剛愎自用,不聽項伯之言將劉邦斬殺於鴻門宴中,使其逃脫,讓他有了反擊的準備,在楚漢之爭中敗於劉邦,已悔之晚矣。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在他的《垓下歌》中,看出了他的無奈和哀愁。人們常說英雄總是寂寞的,但我卻覺得項羽有些分幸運,至少在他兵敗之時伴有虞姬的不離不棄。

項羽的一生結束在烏江。在垓下之戰中,被逼逃至烏江,如果他在遇到烏江亭長,聽從亭長勸告他的,回到江東整兵再圖東山,那麼他的結局是否又是另一種能?然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尊嚴,他的自尊不允許他後退。他自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願苟且回江東。他下馬開始步戰,斬殺漢兵幾百人,自己也身受重傷。看著滿地楚國將士的屍體,看著這大好江山葬於自己之手,他開始反省,開始悔恨、自責,為了自己最後的尊嚴,他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自刎於烏江,一剎那,鮮血染紅了烏江河畔,殘陽如血,在這四面楚歌,滾滾的烏江的伴奏中他倒下了,一代英雄就這樣隕落了。讓人為之感慨,為之惋惜。

後人寫了無數的詩歌來歌頌他, 李清照在詩中寫到:"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他叱吒風雲的身姿,所向披靡的戰績,掀起了澎湃的浪潮。他成了歷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讓後人為之所景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翔說天下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曾說:他霸氣逼人,比孔子偉大的多,卻被人罵了幾千年

TAG:翔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