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子兵法·地形篇》告訴後人,獲得全面成功須考慮的三個關鍵要素

《孫子兵法·地形篇》告訴後人,獲得全面成功須考慮的三個關鍵要素

知彼知己,勝乃不殆

GIF

《孫子兵法·地形篇》中說了六種地形。敵我雙方你可以去,我也可以去的地區,就叫做通;我進去了回不來,你進去了也回不來,這樣的地區叫做掛。通地上作戰,誰先佔領了戰略高點,誰就有利。掛地上作戰,誰先準備好對誰有利。敵我雙方出兵攻打都不利的地方,叫做支。支地上作戰,誰先耐不住誘惑出戰誰就輸。只有一個陣地,誰先奪取對誰有利,這叫隘。在隘口上作戰,要視兵力情況和地形險要而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略關鍵地叫險地。在險地上作戰,如果敵人搶先佔領,我軍則必須撤退,不可進攻。再強大的兵力也很難攻克的,必須先撤。雙方經長途跋涉來會戰,那麼這個地方叫做遠地,類似於長途奔襲,誰先出戰,對誰不利。

同時,孫子在此篇中還提出了六種非客觀因素造成的失敗。雙方勢均力敵,卻用有限的兵力去攻打十倍於己的敵人的失敗,叫做走。士兵強悍而將帥懦弱導致的失敗,叫做馳。主將強,士兵弱而導致的失敗叫做陷。中層將領不聽號令,感情用事,擅自出戰導致的失敗,叫做崩。主帥軟弱,練兵無方,管理不力導致的失敗叫做亂。主帥判斷失誤,導致前鋒失敗,叫做北。這是六種將帥帶兵打仗最容易失敗的六個方面。

GIF

這篇專講地形,但是在實際應用當中,我們要把地形之外的很多主客觀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去考察,比如說敵情,還有我方的情況,以及天氣氣候,哪一個方面少了,對於奪取全面勝利,都是不可知的,所以孫子說「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這是中國最早的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

人類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最關鍵的地方就是人有自知之明,能夠客觀的認識世界,處理好物和我兩者的關係。《三國演義》上赤壁之戰中,曹操缺乏知人之明,導致中了龐統的火燒連環記而大敗。周瑜缺乏自知之明,不能客觀對待自己,因嫉妒而亡。諸葛亮有知人之名,也有自知之明,並掌握了天時、地利等客觀環境,故此每戰必勝。在現實社會當中我們要取得事業的成功,並立不敗之地,逞匹夫之勇,是不可行的。因為勝利只會屬於那些掌握全面知識、全面能力和素質的人。

就如孫子所說,知我情、知敵情,還要知環境,三方面,天時、地利、人和皆有知,才能獲得全面的勝利。我們人要注重自己的全面提高,而不應該把希望寄托在天地鬼神之上。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取得成功。

GIF

【原文】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屆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匆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兒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敵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災,將之過也。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卒強吏弱,曰馳。吏強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先鋒曰北。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也。

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懼死。愛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亂而不能治,譬如驕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天知乃可全。

【注釋】

定:跑,這裡是戰敗逃地。

北:敗。

懟:怨恨。

GIF

【譯文】

孫子說:地形有所謂「通」、」掛」、「支」、「隘」、「險」、「遠"六種。凡是我軍可以往,敵軍可以來的地區,叫做「通」,在"通」的地形上作戰,應該搶先佔領高處和向陽的一面,保護好運糧的道路,這樣與敵交戰就有利。可以前往,但難以返回的地區,叫做「掛"。在「掛」的地形上作戰,如果敵人沒有準備,可以出動部隊打敗它;如果敵人有準備,出動部隊不能取勝,又難以返回,那就很不利。我軍

出擊不利,敵軍出擊也不利的地區,叫做「支"。在「支」這種地形上作戰,敵人利誘我,我不能出戰,而我該假裝遲卻,誘敵出戰,乘它出動一半時突然發起反擊。這樣可以取勝。在「隘」的地形上作戰,如果我軍先佔領了隘口,一定配備充足的兵力等待敵人;如果敵人先佔領了隘口,並配備了充足的兵力,就不要硬攻,敵人兵力不足,才可以進攻。在「險」的地形上作戰,如果我軍搶先佔據了險要,應該先控制向陽的高地等待敵人;如果敵人搶先佔據了險要,已經控制了高地,就應該撤退,不要進攻。在"遠"的地形上作戰,如果雙方勢均力敵,就難於出兵挑戰,勉強出兵挑戰,就會陷於不利的地位。以上六條是在各種地形上用兵打仗的基本原則,對此將帥有重要的職責,不可不認真加以考察。

作戰失利的情況,有"定","馳"、「陷"、「崩」、「亂」、「北」六種。這失敗的情況,都不是自然災害,而是將帥的失誤造成的。凡是雙方勢均力敵,卻用有限的兵力去攻打十倍於自己的敵人,因而失敗的叫「走」;士兵雖然強悍而將吏卻十分怯懦,因而指揮無力導致失敗的叫「馳";將吏雖然強悍而士兵十分怯弱,因而戰鬥不力導致失敗的叫「陷";高級將吏憤怒不聽指揮,通敵感情用事而擅自出戰,統帥不了解其才能因而失敗的叫「崩」;將帥軟弱缺乏威嚴,練兵無方,官兵沒有紀律,行陣不整齊因而失敗的叫「亂」。將帥不能正確判斷敵情,以少擊多,以弱攻強,部隊無精銳的前鋒因而失敗的叫「北」。以上六種情況,都是必然失敗的原因,對此將帥有重要的職責,不可不認真加以考察。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輔助條件。判斷敵情,奪取勝利。研究地形的險易,計算路程的遠近,這是主將的職責。懂得其中的道理,用以指揮作戰,必然勝利。不懂其中的道理,而冒然指揮作戰,必然失敗。所以當戰爭有把握必勝的時候,即使國君說不要打,也堅決要打;當戰爭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時侯,即使國君一定打,也不可以打。所以作為一個將帥,進兵不是為了求名,退兵不是為了避禍,一切都是為了保護人民,有利於君主,這樣的將帥就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愛護士兵像愛護自己的嬰兒一樣,就可以同他們共赴艱險。看待士兵己的愛子一樣,就可以同他們同生共死。但是愛護他們卻不能指揮他們,厚待他們卻不能驅使他們,他們違法亂紀卻不能加以懲治,就像驕縱慣了的孩子一樣,是不能用來打仗的。

只知道自己的部隊能打,而不知道敵人不可以打;只知道敵人可以打,而不知道自己的部隊不能打;既知道敵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能夠打,但不知道地條件不利於打。在以上幾種情況下,取勝的可能都只有一半。懂得用兵打仗人,行動必須準確無誤,措施必須變化無窮。所以說,既了解敵人,也了解自己,勝利才有把握;既懂得天時,也懂得地利,才能確保完全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倚驚鴻 的精彩文章:

《資治通鑒》「驕人」的管理藝術與處世哲學

TAG:倚驚鴻 |